農村常見的水井在以前是怎麼勘察出底下有水的?

農友君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小時候一直很好奇水井當中的水是從哪裡來的,那時候絕對應該是隨便找一個地方挖下去就能夠找到水源,後來才知道原來挖井也是一門學問,水井的位置選的好不僅容易出水,水質還好。這裡我們就來看一下關於水井的一些小知識。

如何勘察地下水源?

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應該都很熟悉水井,農村人家過去的生活用水一般都是依靠水井的。小時候自己家也有一口水井,最喜歡的就是夏天的時候將西瓜放在水桶當中然後放進水井當中,等到吃的時候把西瓜撈出來,西瓜的口感非常的冰涼。並且那時候水井當中打出來的水味道非常的甘甜,不像我們自來水當中的水有一股消毒劑的味道。那麼水井的位置都是如何選擇呢?

打井是一件非常耗費人力的事情,所以說選擇好的打井位置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有經驗的打井人在選擇水井的位置的時候都有自己的一些技巧。尋找水源好的位置需要仔細的觀察當地的地理環境已經四季的變化情況。

夏季的時候,在尋找合適的打井的地方需要觀察地面的情況,如果地面潮溼,太陽曬過之後地溫低於其他的地方,說明這個地方地下有水源存在,比較適合進行打井。

下過雨或者比較潮溼的季節,四周的潮氣和積水都比較容易散去,但是隻有一個地方的積水經常是最晚散幹,並且排水的速度非常慢的話,說明這個地方距離地下的水源比較接近,也是很適合進行打井的。

如果一個地方經常會有潮氣,並且冬季上凍的時間比其它地方晚,並且地面結冰的地方會有白霜出現,春節冰化的時間又比其它地方早的話,說明這個地方也是距離地下水源比較接近的地方。

秋季出現霧氣天氣的時候,如果哪個地方的霧氣比較多,說明這個地方距離地下水源會比較接近。夏季蚊蟲比較多的時候,如果蚊子經常成群的聚集在一個地方,也說明這個地方的地下水源比較充足。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方法之外,還有些朋友會觀察當地的植被情況,如果一個地方植被豐盛,並且早春的時候草芽萌發的時間早,天氣乾旱的時候這個地方的草也很少枯萎的話,也說明這個地方的水源比較足。還有一些有經驗的朋友還專門總結了一些關於這方面的知識,比如“兩山夾一溝,溝巖有水流”、“兩溝相交,泉水滔滔”、“大山低嘴下,打井挖泉水量大”等等,看來處處留心皆學問,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再進行一些深入的研究。(三)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農村常見的水井在以前是怎麼勘察出底下有水的?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們村子就已經通了自來水,當然也是井裡的水,只是不用像以前那樣去擔水喝了。在我們這裡給莊稼澆地的水也是井水,但是會根據所分的大隊來打井。

記得在我十來歲的時候,我們大隊的井裡不出水了,一家便出了一個代表研究要新打一口井,因為每家的地畝數都不同,管事的把大家的地有多少統計出來以後,便找了打井隊來打井。記得有一天中午正吃飯呢,管事的突然來我家找爺爺說打井的打了二十多米還沒看到水,要找大家商量一下再做決定,那個時候我才知道原來並不是所有的地方打井都能出水。後來在大家的商量下,決定將井深設置在35米,如果到了35米還沒出水便立即換地方,要不會耽誤大家澆地。還好在30米左右的時候順利出水。後來聽爺爺說,以前的老井是20米,當時大家都覺得新井在20米左右就能出水,結果地下水下降太嚴重只能加深了,雖然預算超了很多,好在順利出水了。現在估計我們這裡的澆地的井最少得50米才能出水了。
那麼打井隊是用什麼方法勘察出底下有水呢?

如果是在山區,打井隊會根據地形來勘察。一般在兩個山的中間位置,或者是在容易聚水的低窪地帶,或者是植物生長很茂盛的地方,這三種地方基本地下的水資源特別豐富。

如果是在平原地區,人們會先在幾個打井適宜的地方挖幾個坑,如果坑裡的土壤比較潮溼,那就證明下面有地下水,反之坑裡的土很乾燥,那麼可能要多打十來米深才能看到水。

現在打井隊在打井的時候不僅要看哪裡容易出水,還要選擇在距離化工廠有一段距離的地方。前段時間我們隔壁村子就因為井水汙染上了新聞,井在建廠前打的,一開始旁邊建化工廠的時候人們也沒在意,但是沒過多久發現井裡的水特別的渾,又過了一段時間井水裡的水還伴有惡臭,這下農民便坐不住了,去有關部門檢測後發現井水被汙染了,人們只能要求化工廠停工賠償農民的損失。

現在農村的化工廠越來越多,地下水汙染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所以大家在打井的時候也要注意這一點。


小馬話三農


農村常見的水井在以前是怎麼勘察出底下有水的?

農人父親想當年挖了好幾年的水井,純手工挖,今天就來介紹一下農村挖水井的一些趣事,還有給大家分享一下怎麼勘察出地下有水。

咱村第一口水井,就是我們家自己挖的一口水井,沒有挖這個水井之前,全村人都要去幾里外挑水喝,你能想象那個年代,南方水資源豐富的情況下居然還要去幾里外挑水喝的情況?現在回想起來,村裡人都覺得真是窮的不可思議,連口水井都挖不出來。

因為沒錢,挑了這麼多年的水喝,實在太累了,農人父親那時還年輕,心想幹脆自己挖口水井出來,於是就在屋後選了一個位置,去外村“學習”了一下經驗,就動手挖了。

挖這個水井,現在想想真是危險,當時挖了一個長寬1米左右的正方形,一個人在下面挖,上面一個人轉動木架,用鋼絲繩把泥巴搖上來,運泥巴這個時間段,下面的人得站在角落,因為沒有安全帽,怕掉落的石頭砸住自己。

就這樣,每天能挖2米,挖到10米的時候,一鏟子下去,嘩啦啦,就挖到了水源,糟糕了,因為經驗不足,這水漲上來太快了,潛水泵抽不及時了。

那時候根本沒想到水會漲的這麼快,水井還沒有用石頭水泥固定好!第二天,四處借潛水泵回來抽水,這抽著抽著,泥土就跨方了一塊,相當的驚險。

驚險中把水泥沙子石頭沿著井底修建了上來,水井總算是固定好了,自打這以後的幾年,全村都來咱家這水井挑水喝,那水桶能排出去上百米。

從這次挖水井的經驗上,農人的父親總結出了幾個經驗:1、先挖土在固定不可取。2、挖深不可預料。3、水源位置選擇很關鍵。4、只能冬天挖。


因為農村當時對水井的需求還很大,自此農人的父親冬天農閒就做起了挖水井的工作。還經過了改良,每天挖一米,自己還製作了一個模型,每挖一米固定一米,這樣就再也沒有塌方風險了,那時候包工不包料,挖一米120,兩個人就是60塊錢一天。

再後來,有了打水井鑽機,鑽頭、鑽桿、岩心管、鑽架,挖水井的效率大為提升,不過價格不便宜。

農人的父親以前是怎麼勘測水井下有沒有水呢?

現在挖水井有專門的探測儀器,能探測地下幾百米深,以前沒有的時候怎麼知道下面有沒有水呢?方法當然是有的(這裡僅限南方,北方沒挖過,可能情況不一樣)。

根據農人父親的描述,這水井位置的選擇就是找到地下河的走向,怎麼找呢,比如一個村子,下面多少會有地下河的,然後村子的周邊看是不是有自然形成的塌陷,只要找出2-3個凹坑,連成一條線,就是地下河的走向,沿著這個走向上的點挖下去,十有八九是有水的,用農人父親的話說,挖了幾年的水井,從未失手。

以上就是咱們挖水井的經驗,有不同意見的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農人解說


農村常見的水井在以前是怎麼勘察出底下有水的?

如今農村裡基本上是家家戶戶都通了自來水了,只要水龍頭一打開,就會有水嘩嘩的流出來。而在過去,農民都是要去井裡擔水的。絕大多數的農村都是一個村子共有一口水井,不過也有些人家會自己打一口水井。這樣在房前屋後打水井,用水還是要方便很多的。那打水井,怎樣才能勘察出地下有沒有水呢?

在過去打水井,一般都會先找風水先生看一下地形的,畢竟這些人在這方面的經驗還是比較足的,一個地方有沒有水,他們往往幾眼就能看出來。其實地下都是有水的,只是離地表的深淺不同而已。在農夫的老家這邊,因為地理位置偏高,而且是在山頂上,所以要挖井的話,往往要挖很深的地方。

在2003年的時候,家裡也挖了一口井。但是當時是採用機器挖的,那個打井的師傅說了,無論在哪路但是可以打井的,只要你說出位置,然後鑽頭往下鑽就可以了。鑽到20米的時候還沒有水,30米依然沒有,後來鑽到了40多米就出水了。這個也是有道理的,因為地下肯定有水,只是離地表的深淺不同而已。

不過再往前幾年,我的舅舅家裡打井,那就是純人工挖井了,所以還是需要找一下位置的。聽我舅舅說,他當時的方法就是看那個地方比較潮溼,如果經常有積水,或者是地表一直比較潮溼,那地下往往不深處就有水。舅舅就是依據這個經驗,在自家的屋門前,挖了一口5米多深的水井。而他的鄰居家,挖了七八米還沒見到水。

農夫的觀點是,只要不斷往下挖,一定會挖到水的。就像下面這張漫畫所說的道理一樣:


農夫也瘋狂


農村常見的水井在以前是怎麼勘察出底下有水的?水井是我國古老智慧結晶,我國水井探測和使用是處於非常領先的地位,漢武帝時期在西域屯田養兵,將打井技術流傳至西方,我們的打井技術確實是超前的,這項技術其實也側面的將很多不易居住之地,都變成了繁華的城市和一些村落,對於人類文明發展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過去可沒有現在的精密儀器進行勘測,很多都是依靠經驗和一些土方法找到水眼。



過去有一部老電影叫做“老井”,專門描述過去打井的難處和經歷,在自來水沒有普及之前,水井對於我們的生活是最為重要的環節,沒有水源和水井的地方是很難居住的,打井的技術也是日新月異,從過去的淺水井到現在的深水井、地熱井,深度和精確度都有了質的提升,過去打井有專門的找水口訣,按照口訣尋找適合出水的環境,這也是全憑經驗來操作,具有一定閱歷的打井人,一眼望去就能將泉眼分佈看個差不多,很多時候在專業人員選擇的位置上打井,都是八九不離十的。



除了要有專業的知識之外,在過去還會充分的利用自然環境的特徵,和一些植物的生長特性進行尋找水源,像一些根系旺盛紮根相當深的野生植物,別處都是長的稀稀疏疏,但有一片卻生長極為旺盛,植株根部土壤潮溼有水汽,這個地方就是很好的出水之地,表面地下水源充足,這些都是過去智慧的結晶,通過對植物環境是很容易取得水源。

還有一種民間流傳的打井找水的小方法,在選址之後,在合適的地方放上一些黃豆,然後使用大碗將黃豆扣住,保持密封的環境,待的一晚上過後,掀開碗看一下黃豆有何變化,如果黃豆沒有發生變化,則表明地上水汽較少,地下水位和水源都不是理想之處,是不適合在此地進行掘井的,而黃豆有明顯的腫脹變化,則就是地下水氣相當的旺盛,水源也是很理想的,是完全可以進行挖掘。



雖然很多時候打井成果,但並不代表水質可用,過去很簡單和聰明的檢測水質的技巧,就是在打好的水井之中,養上幾條魚,或者養上兩隻烏龜,魚兒和烏龜生長良好,則表面水質安全可以飲用,要是魚兒或者烏龜死亡,很明顯的是水質發生了變化,是不適宜人類飲用的,關於水井的說法還有很多,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農村常見的水井在以前是怎麼勘察出底下有水的?

打井見水在我們南方來說還真不算難事,可說是隨便什麼地方都能打出水來,既便10不來水,那就加深到20米、30米就總有來水的,當然,這種沒頭沒腦式的方法雖靈,但有可能因井太深而總不見水就可導致浪費或放棄等。因此,人們在打井之前還是得經過一翻綜合的觀察、考量,再動手打井,以使來水更豐富、打水的成本最低等。而這找水的方法基本有這幾點:

農村打井找水的方法之一是觀察山體的形態和走勢。

在農村,每座山總有山脊、山谷、山溝之分,如果是在山腳之處打井,那在山溝、山谷的下方或者是山溝、山谷所對應的地方打井,就總比山脊面對的方向更容易打到清澈的井水。且在這樣的地方打井所需的井的深度、水的清純度都是最好的。這可是農村最常見的也是最有效的一種尋水方式!

農村打井找水的方法之二是看水的來去方向。

在一些地方,因山離得比較遠,那就得靠其它方式來定了。如附近田地有無泥腳深的常年不幹的田、有草叢濃密常年溼潤的地方、再就是常見的有明顯浸水也就是泡泉水的地方。那在這些地方打井就總比較空易打出好的泉水來。再就是依據這些溼潤之處再參考附近的地形來定,如從溼潤之處看遠處哪個地方有凹地,那麼打井的地方只要與凹地、溼地連成三點一線,就更容易打到好的來水井了。

最後就是打井的時候,最好是打到有青石的地方。這樣打出來的井水才最清甜,而不是靠上層的土壤中的浸水來當作用水。當然,這主要還是在南方或山地土層不深的地方有用。像我們家郷就是這樣,基本只要在山腳之處的凹地打個七八米就能見到石頭,而再打一至兩米,那肯定能打穿幾層層石,這樣打出來的泉水才是最好的井水。而不是上層土壤中比較混沌的浸水,特別是在下大雨之後,就更是如此了。



最後,打井的時候,最好還是乾燥的秋季打井最合適。因秋季雨水本就很小,這時候打的井才能保證井水常年不幹枯。像一些春天打的井,因隨著雨水的減小,那麼就有可能在秋季形成乾井!


湘村小之草


在昕瑞生態當地農村,家家戶戶都有水井,現在還在使用井水。我們屬於江西丘陵地區,山高水長,不用挖多深就有水,一般4米~13米就有水。雖然丘陵地區是很好找水源,但水質是有很大的差別的。要水源充足且水質好,就需要有經驗的打井師傅才能分辨出來。

“山有山脈,水有水路”,有豐富的地理知識的人才能找到好的水源。

在丘陵地區,不缺水源,但要找到好的水源是有方法的。在昕瑞生態當地農村,有口百年古井,古井只有三十平方米,只能存放五十立方的水。這口古井卻擔負著全村幾十戶人的水源供應。在以前每天早上和傍晚,有很多人來挑水。全村幾十戶人同時挑水,這口古井都能供應充足,不會斷水。即使特別乾旱的年景,這口古井也能滿足全村人得用水需求。相傳這口古井是以前的地理根據水路而選址的。這口古井建在小山坡的山腳下,水井深度不到2米,卻能滿足50戶家庭的用水量。農村老人說“山有山脈,水有水路”,只有找到了水路,才有源源不斷的水源。這些都是有豐富的地理知識,理解山脈水路的人才能找到好的水源。

現在家家戶戶有水井

以前,當地村民都是到百年古井挑水喝。現在都建了新樓房,在樓房附近打一口水井。說實話,現在會看水源的人越來越少,我們的房子一般都建在山腳下,“山有多高,水有多深”,在山腳下找水源很簡單,植被茂盛的地方就有水源。特別是山坳中,水源比較充足,一般挖5~10米就有充足的水源,這種水源一般是地表水不是地下水,經驗豐富的農村老人能找到山泉水。在這樣的地方挖一口水井能滿足一家人的生活用水。在其他地方挖水井,一般上面是瓦礫泥,下面是河泥,再挖到河沙就找到了水路,這才是地下水,一般要挖10米左右。

現在有專門的水井挖掘設備,一直深挖,一定有水。

現在農村沒有多少人會看水路,現在傻瓜式挖井的方法就是用挖井設備打井。打井人不會看水源水路,5米沒有水,挖10米、20米、30米,甚至更多,一直深挖一定有水。在昕瑞生態當地農村,一般挖8~20米就有水源。

結語:“山有山脈,水有水路”,挖水井也是有技巧的,一般瞭解地質構造,有豐富的地理知識的人能比較準確的找到水源而且水源的水質好。不過現在很多人都不會看水源了,都是用機械打井,一直深挖,總能找到水源。


昕瑞生態


農村常見的水井在以前是怎麼勘察出底下有水的?

農村常見的水井在古時候,農村憑著自己的聰明與智慧勘察出土壤底下有水源的呀,到了現代社會,農村人打井都使用機械化了,就不用去勘察什麼了,只要用鑽機把井打深一點也就井中有水了是吧。

農村過去打井時能夠勘察出底下有水的條件之一,周圍必須要樹木茂盛

農村人過去在屋場四周打井,必須要選擇樹林茂盛的山邊上去打,為什麼?

大家都知道,樹木的生長髮育離開水源,只有水源豐富的地方,樹木才會繁枝葉茂,再加上山上林木茂密,土壤又容易保溼保水,不容易造成乾旱。

如果你打井時,選擇好挨著樹木茂盛的山坡下一方打井的話,肯定不但水資源豐富,而且水質非常好清澈,無環境汙染,並且有樹木的地方不會因為山洪暴發造成水土流失,選擇在這樣的地方打水井比較安全可靠的了。

農村人過去打井能夠勘察出底下有水的條件之二,就是這個地方必須要經常有泉水浸出土面

在農村七星老農家鄉,過去我們打井時,就是先天晚上搬一鋤頭,在這個地表面經常有泉水浸出來的地方挖一個一米深的眼,而且這個眼的四周必須要無岩石,不是膠性土壤,而且要沙性土壤才水質好,如果第二天發現這眼中浸滿了不混著的,不生鏽,無氣味的清澈泉水,就說明這個地方可以用來打井了。

當然,農村人打井首先也會選擇好遠離人畜化糞池,遠離了農田有農藥化肥汙染的地方了。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農村常見的水井以前是通過大家勘察出水井周圍有茂密的森木與地面有大量的山浸水,和山溝中有大量的潺潺流水滲出來判斷出底下有豐富的水資源了的,象這樣子的才能適合於大家打井的,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都發表一下自己的經驗與看法吧!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我國幾千年的社會發展,水井的作用功不可沒。一是井水的衛生作用明顯,二是在地表水不豐富的地方,打井取水更顯彌足珍貴,使人類從地下獲得了水資源。過去的城市中沒有供水管網,城市中遍佈水井,百姓生活用水也全靠井水滿足,甚至還有很多人專門從事為人挑水上門掙錢餬口。那麼以前對地下勘察在沒有設備的情況下是怎麼尋找到地下水源的呢?

先來了解一下陰陽先生這個名詞。陰陽學說在我國的哲學體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比如古時中國的哲學家,把世間的一切萬物都用陰陽來概括,天為陽地為陰,上為陽下為陰,男為陽女為陰,外為陽,裡為陰......中醫就是把陰陽與五行結合,形成了完整的中醫理論基礎,幾千年來為百姓解除各種病痛的折磨,既經濟綠色又簡省環保。陰陽先生是懂得八卦,知道周易,瞭解風水的一群人,上至皇宮大內,下至普通百姓的身邊,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於宮殿住宅、村落甚至墓室的選址、建造以及諸如舉行大典、選擇嫁娶日期、水井的選址都由他們來確定,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如唐朝的李淳風、袁天罡。這些人所代表的是古代人民對天文、地理經驗的積累,是長期生存在大自然中的一種經驗的總結。

尋找水源地,人們通過對地形的勘察總結出了諸如:”大山突一嘴,打井多有水“;“兩山嘴相對,嘴下有好水”等地理諺語,並代代相傳。在城市打井、村落裡打井,人們往往也會找到陰陽先生——這些地理專家,尋查水源地,然後才開始打井。老家的村子裡有一口古井,要供村裡幾百人吃水。父親說他曉事時就已經有這口井了。小時天天要跟著父親去挑水,後來我長大後自己去挑水。仔細觀察,發現這口古井選址在山勢突出來的一段完結後的地方打井,水勢相當旺盛,至今不衰,還供應著附近人家吃水。

古井離家太遠,挑一擔水來去兩公里路,父親後來找了一位先生在家附近尋找水源,在房側50米的地方挖了一口井。因為地勢高,我們不相信有水,但父親還是挖下去了。到5米左右的時候,水出來了,一家人都非常高興。不過水不大,只能供一家人吃水用,後來這位先生碰巧有事從我家旁邊過,父親非常感謝他,並給他說了井水的情況,他讓父親再往下深挖一米,果然出水量大增,靠近我家的幾位鄰居都從我家井裡取水吃,再也不用跑那麼遠去挑水了。

現在農村也開始集中供水,不再需要請人找水源了。同時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下勘察設備也越來越先進,深埋地下的石油都能找出來,找找水源又何其輕鬆呢?



閬人侃農事


在以前農村還沒有通自來水的時候,都是靠用著水井來喝水的。一般村裡面會有幾口公井,供著全村人使用,一旦去晚了就得排很長的隊了。所以不少農民都會互相打井,就是為了解決喝水的問題。

農村常見的水井,在以前是怎麼勘察出底下有水的?

不過在以前打井可是沒有什麼探測設備的,全都是靠經驗來挖的,那麼農民是如休勘測底下有水的呢?老農家裡就是有一口井的,小時候就看過大人們打井,要說是如何勘測的,其實還真的沒有太多的方法,全都是憑哪裡有空地哪裡方便就去哪裡打而已。

因為在以前地下水位還是很高的,沒有現在一樣濫用地下水,所以說只要堅持打下去,都是會有水的,不會出現打不出水的問題,根本不需要勘測的。不過並不是說打井都會打成功,還是會有一些廢井產生的,這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其實在農村這些廢井並不是說打不出水,基本上都是可以打得出水的,只不過一旦是遇到了巨石的話,那農民基本上就沒有辦法了。要知道別看井口很大,但是越往下來挖就越小,如果石頭擋住了井口的話,那就是一口廢井了,因為在以前是沒有鑽井的機器供農民使用的,他們也是用不起的。

所以遇到巨石基本上就是廢井了,只能夠填了換地方再挖了。那當然有時候挖到了水,但是附近並不是沙石,無法沉澱水的話這樣的水也不乾淨,很多時候也不能夠用的。

可以說在以前農村打井完全就是看運氣,遇到大石擋路就無法再挖了。好在以前地下水位也高,挖個10米就可以見得到水了,一般都是幾戶人家一起來幫忙,就算是廢了也不損失錢的。

總之,以前農村真的沒有勘測底下是不是有水的設備,一般都是哪裡草長得茂盛就去哪裡,哪裡有空地就去哪裡挖的,真沒有那麼多的講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