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留下一堆“後遺症”

隨著氣溫的回升,我市部分老舊小區改造未完成的工程再次開工。老舊小區改造本是一件惠民利民的好事情,不少“高齡”小區在改造後居民的生活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然而改造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成了這些“高齡”小區新的“遺留問題”,例如屋頂漏雨、地面不平、玻璃窗有裂縫等等。連日來,記者走訪了我市部分改造後的老舊小區,發現遺留的問題還真不少。

地下管網未改造成了心病

“老舊小區改造的時候就沒有改地下管網,家裡的更沒有更換,年久了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4月6日,在奈倫小區六號樓二單元李女士的家中記者看到,直徑約5公分的自來水入戶管道壁上全都是水,李女士說,這是管道壁破損導致的,旁邊鏽跡斑斑的水錶下方懸掛著一個塑料袋,裡面裝著的全都是跑出來的自來水。“2017年小區進行了老舊小區改造,換了窗戶,樓道颳了膩子、換了防盜門,院裡重新做了硬化、美化,小區就像是換了一個樣子,我們大家都非常開心。但是小區地上幾乎所有能改的都改了,唯獨沒有更換地下管網,自來水上水不太好,下水就更別提了。”李女士說。

老旧小区改造留下一堆“后遗症”

奈倫小區居民家自來水管道漏水

管網的老化不僅給居民的生活帶來嚴重不便,而且部分居民甚至利用管網跑冒滴漏的現象“偷”起了水。家住第六中學附近的王先生向記者介紹,因為部分小區在老舊小區改造的過程中沒有更換自來水管網,由於自來水管網老化,跑冒滴漏的現象時有發生,致使居民水錶用水量與小區水錶用水量相差甚遠。“如果把這部分用水量均攤到居民身上,我們也不願意,多年來糾紛不斷,居民也是怨聲載道,如果在老舊小區改造的過程中就能將這些管網納入改造的項目一併改造了,也就沒有這麼多的麻煩事了。”王先生說。

需要改造的管網不僅僅是上下水 ,還包括燃氣管道。毛紡廠大院也是“高齡”小區,2016年這個小區也做了老舊小區改造,但是昨日記者在小區院內卻看到每棟樓每個單元的燃氣入戶表箱破爛不堪,原本應關閉的表箱幾乎所有的都敞開著,大多數燃氣計量表就那麼直接裸露在室外,而且周圍還密密麻麻地連接著各種線纜,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牆皮脫落 防盜門損壞

隨著城市的不斷髮展,老舊小區的改造也不僅僅侷限於“穿衣戴帽”。在2016年、2017年改造的老舊小區中,有很多小區不僅外牆重新進行了噴塗,就連單元樓道也重新颳了白,讓生活在其中的居民確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乾淨整潔。

然而,樓道里的膩子在沒過多久之後就開始脫落。在奈倫小區六號樓的樓道內記者看到,大片大片的牆皮已經脫落,有些地方已經露出了紅色的磚牆。類似的情況在我市很多改造後的老舊小區都頻繁出現。家住人和小區的王女士說:“小區改造完也就是兩三年的時間,但是現在這些牆皮就開始脫落了,質量確實讓人不敢恭維。”

老旧小区改造留下一堆“后遗症”

毛紡廠大院鏽跡斑斑的防盜門

在溫馨家園小區院內,原本改造後的小區各方面的環境都讓居民拍手稱好,可是用了沒有多久之後,部分防盜門就出現破損,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毛紡大院防盜門破損的情況更為嚴重,記者在小區院內看到,部分單元的防盜門已經開始大片大片地掉漆,藍色的防盜門上鏽跡斑斑,而且有些門已經完全關不上,整棟樓外牆上滾刷的塗料也開始出現脫落。

楊先生居住在回民區意達小區,原本小區進行改造他是舉雙手歡迎的,可沒想到改造完之後自己家反倒出現了漏雨的現象,家裡屋頂上的膩子脫落,經常是外面下大雨家裡下小雨。“小區是在2016年進行的改造,但是前一年的10月份施工人員就將屋頂的油氈進行了清理,第二年2月份下了一場大雪,整個小區頂樓的住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漏水現象,家裡的一些木質傢俱被水浸泡之後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居民找施工方進行賠償,但是施工方卻並沒有解決,後來又重新鋪設了油氈,漏雨的情況有所好轉,可仍有居民家中存在漏雨的情況,到現在都沒有解決。”楊先生說。

窗戶有縫隙 井蓋不配套 遺留問題難解決

產品有質量問題可以更換或者退貨,然而,小區改造遇上不滿意的地方卻遲遲得不到解決。家住法院宿舍樓的鄧先生就遇到了一件鬧心事,小區在進行老舊小區改造之後,他家陰面臥室的玻璃與窗框之間出現了一條約0.5釐米的縫隙。“安裝玻璃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玻璃小、窗框大的問題,直到有一天颳風,坐在臥室裡突然覺得冷嗖嗖的,這才發現玻璃與窗框之間有一條縫。我們小區只有一棟樓,施工隊改造完之後早已經撤離,我找到社區,但是社區也沒有辦法幫我們解決。後來我只能在縫隙裡塞一些碎布條擋風,到現在這件事也沒有解決。”鄧先生說。

相比鄧先生的問題,家住四合興社區的吳女士遇到的問題就更鬧心了。“改造完之後,暖氣反倒沒有改造前那麼熱了。我們都上了年紀,特別怕冷,但是又找不到施工方,只能找社區。”吳女士說。然而,讓她頗感無奈的是,社區多次聯繫了施工方,但施工方稱並不是他們的責任,讓她找專業的暖氣工檢查。

面對類似的問題,不僅居民沒有辦法解決,就連社區工作人員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在蒙地亞小區D4號樓的後面,記者看到從東到西不足50米的地方竟有二十多個井蓋。“井蓋多倒是無所謂,重要的是井蓋和井圈大小不符,車輛經過時總會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音,尤其是每天晚上,特別影響睡眠。”D4號樓居民張先生說。因為太吵,居民將這一情況反映給了社區,但是社區多次找施工方仍舊得不到解決。

大學西路街道辦事處學府花園社區王主任介紹,蒙地亞小區是2013年進行的老舊小區改造,但是改造完之後,施工方到現在都沒有移交小區地下管網的相關工程。小區裡的井蓋也不止一次出現過破損,而且井蓋與井圈存在不吻合的情況,以至於車輛經過的時候會出現很大的聲響,井蓋周圍的混凝土、麵包磚也因為車輛的碾壓出現不同程度的破損。為此,社區和物業不止一次進行過維修。“老舊小區改造本來是一件好事,居民也是受益頗多,但遺留的問題也比較多。遇到問題,居民找不到施工方就只能找社區,但是社區有時候也無能為力。為此,在今年的兩會上,我們有代表還專門針對老舊小區改造提交了建議,希望能夠引起重視,儘快解決這些遺留的問題。”王主任說。

改造工期長 對居民生活影響大

2018年,園林小區開始進行老舊小區改造,但是進行到一半由於氣候原因不得不停工。昨日,記者在小區院裡看到,院裡沒有綠化,裸露的黃土被風吹得到處都是,北門附近新建的一棟建築仍處於停工狀態,西牆邊還有兩處施工工人居住的簡易工棚。

老旧小区改造留下一堆“后遗症”

南苑小區院內堆放的建築材料

南苑小區已經停了一個冬季的改造工程這幾天開始施工,記者昨日在小區院裡看到,工人正在滾刷外牆塗料,幾乎每棟樓的施工現場都堆放著各類材料,垃圾桶旁邊堆滿了施工過程中用於遮擋居民家玻璃窗的白色塑料薄膜。而2號樓東側的過道上還擺放著兩臺機器,機器上的管道、電線則隨意搭在綠植上。

“老舊小區改造我們還是歡迎的,但是這麼長時間的施工對我們的生活多少都會有一些影響。”採訪中有居民向記者反映,改造過程中還存在亂扔垃圾、施工材料亂堆亂放等問題。

記者從敕勒川街道辦事處瞭解到,南苑小區的改造工程從2017年就開始了,改造內容主要包括外牆保溫、滾刷塗料、屋頂加蓋瓦片、更換防盜門等,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一直拖到現在還沒有完工。

(呼和浩特晚報記者 王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