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清明祭 走进柳永的传奇一生

读书心得 清明祭 走进柳永的传奇一生

柳永

宋代婉约派词人中,我独爱柳永的词。无论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还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都是令我印象深刻的词句。

在我看来,柳永的人生经历颇具有传奇色彩。同古时大部分读书人一般,他早期热衷投身官场。奈何仕途艰难,两次科举不中,直至第三次好不容易杀出重围,却因为之前考试时发了几句牢骚,而被宋仁宗革去功名。换做旁人,怕是早就意志消沉,自甘堕落。偏偏他是如此豁达,放弃了官场,投身于市井。大有“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之意。

既然决定投身市井,自然要某个生计。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柳永选择的工作场所是歌馆青楼。在这个为社会大部分人所厌恶的场所,柳永却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每天在这里喝酒、作词。

与如今不同,古代所唱的歌曲都是依据诗人写的诗词改编。由于柳永独特的诗词风格,使很多青楼女子都因为唱他的词而走红。就这样,这些青楼女子成为了他的“铁杆粉丝”,甚至于柳永病逝之后,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青楼女子前来吊丧。为了纪念他,更是一起商议出了个“吊柳会”,即每年清明,妓女们都要去柳永的坟地去拜祭他。而这个习俗一直持续到金人南下,宋人南迁。放眼古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读书心得 清明祭 走进柳永的传奇一生

柳永

柳永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人,这里不是说他很招那些青楼女子们喜欢,他的魅力是来源于他的豁达乐观。在这一点上,他与苏轼很像,但二人走的路却并不一样。苏轼终其一生都在官场,而柳永不是。

梁衡先生在《读柳永》中就曾提到: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柳永的后半生几乎都是在逆境中渡过,面对宋仁宗的刁难与打压,他以“奉旨填词”作为回映。可以说,宋仁宗造就了柳永,若是没有他刁难,文坛上就少了一位文学大家,今天我们也怕是难以读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般绝美词句了。

同读柳永诗词的大多数人一样,我最爱他写的《蝶恋花》。至于为什么?自然是因为那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借用此句比喻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中之“第二境”。我第一次读这首词是在高中,随之被这句词深深吸引。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我想:大概是柳永长期生活于市井,所写的诗词更贴切于普通人的生活,才会激起这么多的共鸣吧。

最后,我想以梁衡先生的一句话来结尾:呜呼,人生在世,天地公心。人各其志,人各其才,无大无小,贵贱不分。只要其心不死,才得其用,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