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之《大學》《中庸》中的名句欣賞

“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四書五經”是舉世聞名的東方“聖經”,光照千秋的文化瑰寶。數千年來,它啟迪了炎黃子孫對宇宙自然的體悟、對人生哲理的深刻認識、對人倫天理的創造性闡釋,提供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和經驗。其中的格言警句、妙語佳言、成語典故至今仍大量地體現在各類文化書籍和日常生活、社交活動中。

“四書”之《大學》《中庸》中的名句欣賞

《大學》

1、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譯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終,明確它們的先後次序,那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譯文:想要修養自己的身心,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態,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態,就先要證實自己的誠意,想要證實自己的誠意,就先要豐富自己的知識,豐富知識就在於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譯文:有錢的人房間裝飾得很華麗,有仁德的人心裡寬暢,身體自然也安舒了。

4、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譯文:君子有個大原則,就是必須用忠誠信義來爭取民心,驕橫奢侈就會失去民心。

5、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譯文:創造財富有個大原則:生產的人多,消費的人少,創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緩,這樣國家財富就可以經常保持充足。

“四書”之《大學》《中庸》中的名句欣賞

《中庸》

1、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譯文:天賦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養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譯文:喜歡向別人請教,而且喜歡體察人們淺近的話語;消除消極的東西,而宣揚人們的善行;善於把握事情的兩個極端,採用恰當的做法施行於人民。

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譯文:廣泛地學習知識,詳細地詢問事物發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確地辨別是非,踏實地去實踐。

4、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譯文:由於誠懇而明白事理,這叫做天性;由於明白事理而做到誠懇,這是教育的結果。真誠就會明白事理,能夠明白事理也就能夠做到真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