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穩”與“進”的辯證篇章

全省糧經作物種植比調整為35:65,產業革命帶動農業增加值增長6.8%、增速居全國第1位

全省累計對3918戶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帶動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70.6%

民營經濟佔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5%,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0%

擊鼓催徵,行穩致遠。在全國經濟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經濟增速連續8年位居全國前列的貴州,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努力探索,不斷前進。

細看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成績單,“穩”和“進”的辯證從中折射——

培植後發優勢、奮力後發趕超,貴州在“進”。經濟增速繼續保持趕超進位勢頭,2018年農業增加值、投資、貸款餘額、居民收入、數字經濟增速居全國第1位。

質量提高、效率提升,貴州更“穩”。以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為主攻方向,全省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經濟結構繼續優化,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穩”的風采獨具

行穩,方能致遠。

回望歷程,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關鍵詞:“穩”。全省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把穩的舉措做實,讓進的動力迸發。

穩,在信心上。基礎牢,則信心足,有信心,則動力足——

看大局,基本面穩。全省經濟自2003年開始,持續1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19年,我省提出更加聚焦高質量,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平穩運行、穩中有進。

看個體,就業穩。2018年民生福祉實現全面增進,城鎮新增就業77.7萬人,規範化培訓農村勞動力63萬人。2019年,我省提出新增城鎮就業75萬人。更加大力開展“雙創”,以創新創業帶動更多就業。

看未來,預期穩。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2018年,我省14個貧困縣脫貧摘帽,減貧人數為近5年來最多。2019年,我省提出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10萬人,18個縣通過脫貧摘帽考核驗收,17個縣達到脫貧摘帽標準。同時定下高質量發展目標:新經濟、綠色經濟、製造業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分別提高到20%、42%和25%左右,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9%,森林覆蓋率達到58.5%。

穩,在活力上。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齊齊發力。

穩金融。我省提出健全“借用還”與“責權利”相統一的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機制;加快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盤活存量資產,提高政府償債能力。同時提出用好省級債務風險應急資金池,完善省市資金池聯動機制;著力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穩外貿。深入實施推動企業沿著“一帶一路”方向“走出去”行動計劃。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泛珠三角區域,深化產業、商貿、科技等領域合作。

穩外資。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以內,省級政務服務網上可辦率達到100%。建設全省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監督平臺。重點產業招商引資到位資金5000億元以上(人民幣),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王淑宜)

網友點評(溫馨提示:文明上網,理性發言,發言時請遵守相關法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