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铲掉马路边麦田种植绿化树,您怎么看待这样的农村绿化?

纪录乡土


我不认同此类农村绿化方式。这类方式,难免是有意为之,为了绿化而绿化,刻意实施“面子工程”的嫌疑!



为什么不赞同呢?

地点:是马路边而不是庄前屋后。

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在农村,一般都在庄前屋后、村子周围栽植树木,一般很少刻意到远离村庄的马路边去栽树。因为,农村栽树,一来为了绿化环境;二来为了树木长大后当木材使用,盖房子、做家具;三来大树根下也是夏天人们纳凉的好去处。而在马路边栽树,不符合农村人的习惯。



方式:是铲掉麦田而不是利用空闲地。

不管是在庄前屋后、还是村庄周围、亦或是马路边,栽植树木很少占用耕地,是尽量选择空闲地块。而且,农民是很少在农田周边种树的,因为这样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而对于以种地卫生的农民来说,这是绝对干不了的事情。再者,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让农民铲掉产粮的麦田来种树,相信农民绝对不是农民意愿的体现。



栽植树木、绿化环境,是好事。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所以,种树搞绿化,农民是愿意的;但是,铲掉麦田来种树,相信大多数农民不会选择用此类方式来搞绿化。

您认同铲掉麦田在马路边种树的农村绿化方式吗?

欢迎点击右上方红色【关注】,【农策分析】带您了解更多三农资讯、帮您解读更多涉农政策。

农策分析


头些年,我们几个村的道路两边高大的白杨树长的可带劲了,每次看到都心情舒畅。有时到邻村去玩,车都不坐,就为了享受在在杨树林里那种放松的感觉。

后来村里说白杨树影响道路两旁的庄稼生长,把两边的树木砍了个精光买了,现在每次回去,看到村里村外光秃秃的一片,妻凉的很!风沙比以前大多了。到了冬天,一下大雪,风把雪吹到马路上堆积起来,过往的车辆也很苦恼,一到了那时,车子都不愿进村,怕被雪托住。

我只想问,当初那么好的树都砍了,现在又要植,怎么想的?




四叶菜儿


你好,我是头条号园林小秦,很高兴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这件事情其实不是一个地方在这样做的,我老家那边也是这样的。可能做法不太一样而已,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我老家那边路边好像都是30米左右的绿化吧,这是仅仅是树苗,没有绿篱和地被植物。你明白了吧。仅仅就是树坑那么一点麦子被毁了,不影响整体的小麦收益的。你知道吗,补助也是可以的,比起种麦要划算一点的。一般来说,我们这里的做法比较多。你提出来的把大面积麦田毁了搞绿化,我还没有见过呢?

以上是个人建议,仅供参考。欢迎关注我,我会更努力回答大家问题。如有不懂可以私信我。







园林小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环保是美好生活的追求。但不可只搞形式主义,搞面子工程。

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路边栽上一些树木,当春日来临,绿树成荫,开车行驶在漫漫长途的路上,的确能愉悦心情,减少些疲劳。

但中国人口众多,粮食安全更加重要,为了绿化美化,而将路边的小麦铲掉栽树,占用大量的耕地,我认为是不足取的。

国家一再强调并制定了法律,严格限制基本农田用于非农用途,而在路边植树占用的许多就是基本农田。

为占用路边耕地植树,一些地方拿出了高额资金补贴所占用的土地,这样加重了财改负担。

保护和建设绿水青山,不能只搞在面子上,应下大力气将荒山荒坡或沙滩等搞好植树种草,做到真正的绿水青山,而不应只是在路边占用耕地栽些树,让人看起来此地绿化工作做的很好,而实际上远处或深处却草木寥寥,豪无生机,环境得不到真正的改善。

绿水青山是我们的追求,但只浮躁地搞搞面子上的事,而不是下大力气艰苦奋斗,不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应搞好绿化的地方搞好绿化,不但得不来绿水青山,还会搞坏环境。

(图片来自于网络)





春日之虎


新农村建设,搞得不象乡村,又不象城市的”四不象”。形式主义极其严重,浪费国家资金,还遭农民反对。

我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应该是留得住青山,留得住绿水,记得住乡愁。城市种草种花,农村种菜种瓜:瓜果满枝,田园风光,这才是农村的大美。

我扬州沙头,地处长江之边,是天然的水美乡村,首要任务是治污,保护空气、水源、土壤的清洁。沙头有条主河,从水源来说,主河河道疏浚、清淤、防坍是第一位的。政府拨款,要学城市公园化,剷菜、砍竹种草种花,遭农民强烈反对。河岸是居民区,家前屋后,农民种菜,增加收入,美化乡村,有何不好?栽景观树,种花种草,这种臭美,谁来欣尝!再说,住家前后,变景区(事实成不了),居民隐私谁来保护?好在,钱用完了,也停了,成了半吊子工程。不久必剷草再种菜。浪费啊!


示一兄2O1


现在农村马路边铲掉麦田种植绿化树,无论怎么说,都是在改变土地用途。如果没有履行相应的报批手续,这种做法非常显然是不合法的。

麦田属于粮食生产田,是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的耕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和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是严禁擅自改为林地的。






近些年来,不少地方出现了在可耕地里种树的现象。有的是地方政府推动,有的是村组或村民的自发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可耕地的变相减少,影响了粮食生产。




为了遏制占用耕地种树等违规违法行为,2004年3月20日,国务院以国发明电[2004]1号下发了《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强调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要求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其中要求切实做好保护基本农田“五不准”中就包括,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和搞林粮间作以及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不准违法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同时还要求,进行绿色通道建设要因地制宜,严格限定道路沿线绿化带宽度,道路沿线是耕地的,道路用地范围以外每侧绿化带宽度不得超过5米,其中县乡道路不得超过3米,占用基本农田的,应履行报批手续。



国家法律和法规、政策,是用来执行的,也是必须执行的。追求绿树成荫、景色宜人当然好。但无论如何,都不能顾此失彼,把植树造景的行为建立在违规违法上。对那些存在铲麦种树的地方来说,反思自己、对号检查是应当的。合规合法的,大可继续做下去。违规违法的,自行纠正也应当没有什么可以商量的余地。


飞火流星905


我觉得这样做有点不妥,咱不从违法不违法这方面考虑,难道说道路两旁绿化有必要做的那么高大上吗?必要的绿化不能说不搞,但道路两旁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绿化带,我认为真没有必要,难道说我们的粮食真的多的吃不完剩下的地不如来栽树吗?还是认为种粮食不如种树经济价值高,自己的地来种树,买外国的粮食吃这样更划算?

我们道路的主管领导真是大手笔,以道路每十米就毁一亩粮田为代价来搞绿化,他们的白线完全不顾国家的耕地政策的红线,数万亩耕地不再生产粮食,为的是好看,为的是形式。农民在耕地里建个猪舍种个果树都是不允许的,都是改变耕地用途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真是只许周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这些让老百都感到愕然的事情,不知道有关领导是如何决策的,我们真的要去买外国的便宜粮食而不惜自家的土地吗?


用户6969253864032丰


大道两旁栽两行树既遮荫又美化环境,,原本很好。这两年借着美丽乡村建设把道路两边建绿化带,动辄几十米上百米实在是过分了,先不说政绩和形式主义,关键是有无必要。中原地区大片是基本农田,是良田,是滋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粮仓,孕育了几千年华夏文明,是农耕文明的基石,随着社会发展,人口繁衍生息日益增多,人均耕地日益减少,现在耕地已到了刚能顾上生存的底线。所以国家画上了耕地红线,这是国家基石,无粮不稳。虽然这些年种粮成本有点高,很多从国外进口粮食平衡了我国粮食市场,甚至有个别地方储粮过多,农民卖粮食难的现象,但是从长远和国家战略上,吃粮还是要依靠自己,我们的耕地不能减。再一方面说中原大地广袤的田野一样是制氧和碳循环的利器,公路两旁上百米的美丽谁去欣赏呢?开车赶路分散注意力,行车不安全;百姓上路观景既不安全又有汽车尾气不健康。所以说现在打造公路两旁百米绿化既劳民伤财,动国家根基又惹群众烦感,还是慎重吧。


刘147031303


我个人觉得把麦田里的麦苗铲掉换成绿化苗木是属于违法行为,要是没有审批首续应该的话可以报警处理。不要和他客气因为我国有土地法有明文规定,任何人在没有审批手续冒然改变耕地性质应与查处。

假如说人家有正式的法律手续人家也给种麦子种植户已与补偿,人家是正式和法栽树那样的话咱们就无权过问了。

人家已成包地块只是咱们看着会有所可惜,但是要换位思考的话假如你是承包方还有工期按图纸施工就应该在耕地上进行毁麦田栽树。即便铲掉涨势好的麦子只是咱们看着可惜也是无能为力了,咱们有时候干涉不了别人怎么干只要人家和法你就啥也不用说了。

反正言而总之就是一句话只要他不违法咱就不理他,但是他要是没有手续施工的时候咱们一定要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咱农民的合法权益是不容冒犯的,假如他们已经干了咱们就得给自己违权咱进行报警处理。


盟思剑1


现在铲除公路边麦田,种植绿化树,你对此怎样看待?铲除农村公路边麦田,种植绿化树,我认为若是国家计划,在国道,省道上种植绿化树,且手续合规合法,对农民麦田合理补偿的情况下铲除是可行的,,,若无任何正规文件,随便铲除,那就是违法违规,那就是有关部分,不作为,乱作为,瞎胡整的土政策,对于这样随意铲除麦田,植绿化树的部门或个人,要从严从重依法追究,严肃处理!作为农村普通公路,没有必要搞绿化带,搞形式主义,铲除农民麦田,就伤了百姓的心,民以食为天,世界上那个人不吃饭能行?农民靠田地生存,随便铲除那些土政策,农民是不欢迎的!多年来农田锐减,若遇大的自然灾害,那人们吃饭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听老人说,过去有一财主,在自然灾害面前,睡在大大的银元堆子上饿死了全家人!请记血的教训应当吸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