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剷掉馬路邊麥田種植綠化樹,您怎麼看待這樣的農村綠化?

紀錄鄉土


我不認同此類農村綠化方式。這類方式,難免是有意為之,為了綠化而綠化,刻意實施“面子工程”的嫌疑!



為什麼不贊同呢?

地點:是馬路邊而不是莊前屋後。

有農村生活經歷的人都知道,在農村,一般都在莊前屋後、村子周圍栽植樹木,一般很少刻意到遠離村莊的馬路邊去栽樹。因為,農村栽樹,一來為了綠化環境;二來為了樹木長大後當木材使用,蓋房子、做傢俱;三來大樹根下也是夏天人們納涼的好去處。而在馬路邊栽樹,不符合農村人的習慣。



方式:是剷掉麥田而不是利用空閒地。

不管是在莊前屋後、還是村莊周圍、亦或是馬路邊,栽植樹木很少佔用耕地,是儘量選擇空閒地塊。而且,農民是很少在農田周邊種樹的,因為這樣不利於農作物生長,而對於以種地衛生的農民來說,這是絕對幹不了的事情。再者,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讓農民剷掉產糧的麥田來種樹,相信農民絕對不是農民意願的體現。



栽植樹木、綠化環境,是好事。有一句老話說得好——“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所以,種樹搞綠化,農民是願意的;但是,剷掉麥田來種樹,相信大多數農民不會選擇用此類方式來搞綠化。

您認同剷掉麥田在馬路邊種樹的農村綠化方式嗎?

歡迎點擊右上方紅色【關注】,【農策分析】帶您瞭解更多三農資訊、幫您解讀更多涉農政策。

農策分析


頭些年,我們幾個村的道路兩邊高大的白楊樹長的可帶勁了,每次看到都心情舒暢。有時到鄰村去玩,車都不坐,就為了享受在在楊樹林裡那種放鬆的感覺。

後來村裡說白楊樹影響道路兩旁的莊稼生長,把兩邊的樹木砍了個精光買了,現在每次回去,看到村裡村外光禿禿的一片,妻涼的很!風沙比以前大多了。到了冬天,一下大雪,風把雪吹到馬路上堆積起來,過往的車輛也很苦惱,一到了那時,車子都不願進村,怕被雪托住。

我只想問,當初那麼好的樹都砍了,現在又要植,怎麼想的?




四葉菜兒


你好,我是頭條號園林小秦,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這件事情其實不是一個地方在這樣做的,我老家那邊也是這樣的。可能做法不太一樣而已,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我老家那邊路邊好像都是30米左右的綠化吧,這是僅僅是樹苗,沒有綠籬和地被植物。你明白了吧。僅僅就是樹坑那麼一點麥子被毀了,不影響整體的小麥收益的。你知道嗎,補助也是可以的,比起種麥要划算一點的。一般來說,我們這裡的做法比較多。你提出來的把大面積麥田毀了搞綠化,我還沒有見過呢?

以上是個人建議,僅供參考。歡迎關注我,我會更努力回答大家問題。如有不懂可以私信我。







園林小秦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環保是美好生活的追求。但不可只搞形式主義,搞面子工程。

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路邊栽上一些樹木,當春日來臨,綠樹成蔭,開車行駛在漫漫長途的路上,的確能愉悅心情,減少些疲勞。

但中國人口眾多,糧食安全更加重要,為了綠化美化,而將路邊的小麥剷掉栽樹,佔用大量的耕地,我認為是不足取的。

國家一再強調並制定了法律,嚴格限制基本農田用於非農用途,而在路邊植樹佔用的許多就是基本農田。

為佔用路邊耕地植樹,一些地方拿出了高額資金補貼所佔用的土地,這樣加重了財改負擔。

保護和建設綠水青山,不能只搞在面子上,應下大力氣將荒山荒坡或沙灘等搞好植樹種草,做到真正的綠水青山,而不應只是在路邊佔用耕地栽些樹,讓人看起來此地綠化工作做的很好,而實際上遠處或深處卻草木寥寥,豪無生機,環境得不到真正的改善。

綠水青山是我們的追求,但只浮躁地搞搞面子上的事,而不是下大力氣艱苦奮鬥,不是一步一個腳印地把應搞好綠化的地方搞好綠化,不但得不來綠水青山,還會搞壞環境。

(圖片來自於網絡)





春日之虎


新農村建設,搞得不象鄉村,又不象城市的”四不象”。形式主義極其嚴重,浪費國家資金,還遭農民反對。

我認為新農村建設的標準:應該是留得住青山,留得住綠水,記得住鄉愁。城市種草種花,農村種菜種瓜:瓜果滿枝,田園風光,這才是農村的大美。

我揚州沙頭,地處長江之邊,是天然的水美鄉村,首要任務是治汙,保護空氣、水源、土壤的清潔。沙頭有條主河,從水源來說,主河河道疏浚、清淤、防坍是第一位的。政府撥款,要學城市公園化,剷菜、砍竹種草種花,遭農民強烈反對。河岸是居民區,家前屋後,農民種菜,增加收入,美化鄉村,有何不好?栽景觀樹,種花種草,這種臭美,誰來欣嘗!再說,住家前後,變景區(事實成不了),居民隱私誰來保護?好在,錢用完了,也停了,成了半吊子工程。不久必剷草再種菜。浪費啊!


示一兄2O1


現在農村馬路邊剷掉麥田種植綠化樹,無論怎麼說,都是在改變土地用途。如果沒有履行相應的報批手續,這種做法非常顯然是不合法的。

麥田屬於糧食生產田,是種植小麥等糧食作物的耕地。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和國務院《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的有關規定,是嚴禁擅自改為林地的。






近些年來,不少地方出現了在可耕地裡種樹的現象。有的是地方政府推動,有的是村組或村民的自發行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可耕地的變相減少,影響了糧食生產。




為了遏制佔用耕地種樹等違規違法行為,2004年3月20日,國務院以國發明電[2004]1號下發了《關於堅決制止佔用基本農田進行植樹等行為的緊急通知》,強調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切實保護基本農田,要求堅決制止佔用基本農田進行植樹等行為。其中要求切實做好保護基本農田“五不準”中就包括,不準佔用基本農田進行植樹造林、發展林果業和搞林糧間作以及超標準建設農田林網。不準違法佔用基本農田進行綠色通道和城市綠化隔離帶建設。同時還要求,進行綠色通道建設要因地制宜,嚴格限定道路沿線綠化帶寬度,道路沿線是耕地的,道路用地範圍以外每側綠化帶寬度不得超過5米,其中縣鄉道路不得超過3米,佔用基本農田的,應履行報批手續。



國家法律和法規、政策,是用來執行的,也是必須執行的。追求綠樹成蔭、景色宜人當然好。但無論如何,都不能顧此失彼,把植樹造景的行為建立在違規違法上。對那些存在鏟麥種樹的地方來說,反思自己、對號檢查是應當的。合規合法的,大可繼續做下去。違規違法的,自行糾正也應當沒有什麼可以商量的餘地。


飛火流星905


我覺得這樣做有點不妥,咱不從違法不違法這方面考慮,難道說道路兩旁綠化有必要做的那麼高大上嗎?必要的綠化不能說不搞,但道路兩旁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的綠化帶,我認為真沒有必要,難道說我們的糧食真的多的吃不完剩下的地不如來栽樹嗎?還是認為種糧食不如種樹經濟價值高,自己的地來種樹,買外國的糧食吃這樣更划算?

我們道路的主管領導真是大手筆,以道路每十米就毀一畝糧田為代價來搞綠化,他們的白線完全不顧國家的耕地政策的紅線,數萬畝耕地不再生產糧食,為的是好看,為的是形式。農民在耕地裡建個豬舍種個果樹都是不允許的,都是改變耕地用途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這真是隻許周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這些讓老百都感到愕然的事情,不知道有關領導是如何決策的,我們真的要去買外國的便宜糧食而不惜自家的土地嗎?


用戶6969253864032豐


大道兩旁栽兩行樹既遮蔭又美化環境,,原本很好。這兩年藉著美麗鄉村建設把道路兩邊建綠化帶,動輒幾十米上百米實在是過分了,先不說政績和形式主義,關鍵是有無必要。中原地區大片是基本農田,是良田,是滋養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糧倉,孕育了幾千年華夏文明,是農耕文明的基石,隨著社會發展,人口繁衍生息日益增多,人均耕地日益減少,現在耕地已到了剛能顧上生存的底線。所以國家畫上了耕地紅線,這是國家基石,無糧不穩。雖然這些年種糧成本有點高,很多從國外進口糧食平衡了我國糧食市場,甚至有個別地方儲糧過多,農民賣糧食難的現象,但是從長遠和國家戰略上,吃糧還是要依靠自己,我們的耕地不能減。再一方面說中原大地廣袤的田野一樣是製氧和碳循環的利器,公路兩旁上百米的美麗誰去欣賞呢?開車趕路分散注意力,行車不安全;百姓上路觀景既不安全又有汽車尾氣不健康。所以說現在打造公路兩旁百米綠化既勞民傷財,動國家根基又惹群眾煩感,還是慎重吧。


劉147031303


我個人覺得把麥田裡的麥苗剷掉換成綠化苗木是屬於違法行為,要是沒有審批首續應該的話可以報警處理。不要和他客氣因為我國有土地法有明文規定,任何人在沒有審批手續冒然改變耕地性質應與查處。

假如說人家有正式的法律手續人家也給種麥子種植戶已與補償,人家是正式和法栽樹那樣的話咱們就無權過問了。

人家已成包地塊只是咱們看著會有所可惜,但是要換位思考的話假如你是承包方還有工期按圖紙施工就應該在耕地上進行毀麥田栽樹。即便剷掉漲勢好的麥子只是咱們看著可惜也是無能為力了,咱們有時候干涉不了別人怎麼幹只要人家和法你就啥也不用說了。

反正言而總之就是一句話只要他不違法咱就不理他,但是他要是沒有手續施工的時候咱們一定要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咱農民的合法權益是不容冒犯的,假如他們已經幹了咱們就得給自己違權咱進行報警處理。


盟思劍1


現在剷除公路邊麥田,種植綠化樹,你對此怎樣看待?剷除農村公路邊麥田,種植綠化樹,我認為若是國家計劃,在國道,省道上種植綠化樹,且手續合規合法,對農民麥田合理補償的情況下剷除是可行的,,,若無任何正規文件,隨便剷除,那就是違法違規,那就是有關部分,不作為,亂作為,瞎胡整的土政策,對於這樣隨意剷除麥田,植綠化樹的部門或個人,要從嚴從重依法追究,嚴肅處理!作為農村普通公路,沒有必要搞綠化帶,搞形式主義,剷除農民麥田,就傷了百姓的心,民以食為天,世界上那個人不吃飯能行?農民靠田地生存,隨便剷除那些土政策,農民是不歡迎的!多年來農田銳減,若遇大的自然災害,那人們吃飯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聽老人說,過去有一財主,在自然災害面前,睡在大大的銀元堆子上餓死了全家人!請記血的教訓應當吸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