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不是笑话,请教会你的孩子学会反抗

晨晨没到年龄上公立幼儿园,爸妈担心他在家天天看电视,不利于他的成长,于是就送晨晨到一家私立幼儿园的小小班做插班生过渡半年,到了下半年晨晨再进公立幼儿园读书。谁知晨晨从幼儿园回来的第一天,老师就向妈妈“告状”:“你家晨晨把班里同学的手臂咬了一个大印子。”妈妈仔细了解了情况。原来,晨晨早上到了班上,就有几个小男孩围着晨晨,后来其中一个男孩还动手打了晨晨,晨晨也不是任人捏的软柿子,扑到那男孩身上,狠狠地咬了他一口,那男孩痛得大哭,还把老师引来了。妈妈得知后,虽然知道晨晨今天的举止是出于自卫,但嘴上还是教育孩子“以后不许打人了”。后来,妈妈了解到,班里再也没有人敢欺负晨晨了。

家长天真地认为现在已经是文明社会,多得是孩子喜欢的东西,怎么会有心思去“霸凌”别人?但近些年有关“校园霸凌”的报道不绝于耳,而且霸凌者的年纪越来越小。“校园霸凌”从未消失,只是方式变得多样化而已。

“霸凌”不是笑话,请教会你的孩子学会反抗

一、“校园霸凌”的有哪些类型?

1. 明打。

这是比较传统的霸凌方式。包括:敲诈、勒索、打人等。这类霸凌者多是男生,他们一般图钱,如果是打人,一般是公开化或者在某个街头对人拳打脚踢,然后一走了之。被霸凌者按照受伤程度从重到轻依次为:心理—肉体—金钱。

2. 暗揍。

这类方式是近些年随着科技的发达而衍生出来的。一般多见于女生,她们不图钱,霸凌的原因也只是因为看某个女生不爽,就把这个女生抓到卫生间或是天台,用各种方法凌辱她。比如:剪头发、踢下体、脱衣服、浇水、还要用手机拍视频上传发布扩散。这对被霸凌者的心理造成的创伤是极大的。被霸凌者按照受伤程度从重到轻依次为:心理—身体(生命)—金钱。

“霸凌”不是笑话,请教会你的孩子学会反抗

3. 冷暴力。

这是“杀人于无形”中的狠招,这类冷暴力施暴者之中甚至不乏有品学兼优的孩子。霸凌者对不喜欢的对象不打不骂不说话,有意无意地避开他,不和他走在一条道上,不坐在他身边,不和他一起在卫生间等等,总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孤立他。这类被霸凌者受伤的虽然只有心理,受伤程度却不比第二种霸凌方式来得小。

网络有一个视频,主题是有关“你是否曾是校园暴力者?”令人惊讶的是,视频里的许多人都是到了成人之后,随着自己的学识和经历的增长,再回想自己学生时代的那些不良行为,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曾经竟然是校园霸凌者。他们自己都不明白当初为什么会做这些欺负、伤害同学的事情。

“霸凌”不是笑话,请教会你的孩子学会反抗

二、为什么孩子会被“校园霸凌”?

1. 学校风气不好。

如果一个学校师资、生源都不好,那这个学校的风气也不会好。老师不想教书,孩子不愿学习,精力无处释放,那就用欺负同学来打发日子,刷存在感。孩子之间相互影响,就形成了霸凌团体。

2. 孩子刚进入新环境。

就像文章开头的晨晨,刚加入新的班级,对班里的一切都不熟悉。那几个班里的“小霸王”一看有新人来,心里就痒痒,要给新人一个“下马威”。

3. 孩子自身比较特殊。

比如孩子的样貌、身材、行为举止和大家不一样,大家会把他视为异类加以排斥。比如严歌苓的小说《芳华》中何小曼因为比别人会出汗,练舞的时候身上发出阵阵臭味,所以大家都不愿意与她为伍。

“霸凌”不是笑话,请教会你的孩子学会反抗

4. 孩子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向老师打小报告,爱出风头惹人厌烦,或是经常掀小女生的裙子等等,大家真心不喜欢这样的同学,自然就疏远他,不和他玩。

综艺节目《奇葩说》中有一集有关伤害的话题,蔡康永老师认为,对于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就算时隔再久,也不会原谅,而是算了。受伤害的人已经被伤害了,只能自己蹲在一个昏暗的小角落独自舔舐伤口,校园霸凌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是会伴随孩子一生的。

“霸凌”不是笑话,请教会你的孩子学会反抗

三、“校园霸凌”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1. 内心极度痛苦。

除去上述孩子被“校园霸凌”的第四点原因,其他三点对于孩子而言,他都是很无辜的。他们被校园霸凌者欺负,却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他们唯一的感觉就是痛苦、无助、难过、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郭敬明的小说《悲伤逆流成河》的女主角易遥就是受不了“校园霸凌”,最后跳湖自尽。

2. 产生自卑心理。

网络上有采访,关于那些曾经被霸凌的孩子成人后情况如何。大部分人都表示自己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很自卑,就算换了一个新的环境,依旧会认为大家不喜欢自己,自己也不敢主动去和别人交朋友。明星郑爽曾经就被“校园霸凌”,尽管时隔多年,如今自己已扬眉吐气,光彩夺人,但回首往事,依旧心怀委屈、泪流满面。

“霸凌”不是笑话,请教会你的孩子学会反抗

3. 反成施暴者。

有一项心理研究表示,被长期“校园霸凌”的孩子,长大后的攻击性、报复心、欺凌他人的可能性会比同龄人要大的多。因为他们从小就在这样的校园氛围中成长,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同理心,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让别人不伤害自己。一旦自己强大,就会反过来成为霸凌者,去欺负别人。

最近一则新闻引发热议,一名母亲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中被打,直接冲到学校把打自己孩子的同学揍了一顿。虽然评论底下很多网友大力支持这名母亲的做法,但是这位母亲违反了法律,目前已被拘留。那么,当孩子遭受“校园霸凌”,家长难道只能袖手旁观吗?

“霸凌”不是笑话,请教会你的孩子学会反抗

四、想要孩子正确处理“校园霸凌”,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

1. 灌输“勇敢反抗”的理念。

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告诉孩子“在幼儿园,如果别人打了你,你就还手;如果别人没有打你,你也不能主动去打别人。”千万不能反过来责怪孩子“为什么他只打你,不打别人,肯定是你先去抢了别人的玩具。”或是“没关系,大家都是同学,让一让别人就好了。”这样会让孩子再遇到“校园霸凌”的时候,变得胆小懦弱不敢反抗。

2. 强身健体。

幼儿园的“校园霸凌”一般是打架,争抢。说白了讲究的是体格,体格强壮,就没人敢来欺负。因此,家长要注意经常让孩子强身健体,增强体格,在关键时刻能够保护自己。

“霸凌”不是笑话,请教会你的孩子学会反抗

3. 三十六计,跑为上策。

当然,如果碰到“霸凌者”太过强大,能够用钱解决就用钱解决,不能用钱解决,明摆着硬来是“死路一条”,就要学会智取,打不过人就跑,跑到安全的地方,找人求救。家长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保命要紧,面子是其次。

4. 做坚强后盾。

无论孩子是不是先打别人,家长最初都要无条件地站在孩子这边,向老师和同学了解清楚情况,再做定夺。要让孩子知道,家长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如果被人欺负了,一定要回家告诉家长,家长会保护孩子。

家长别小看“校园霸凌”,更别小看幼儿园的小朋友年纪小,那些校园霸凌者一旦尝到了“以强欺弱”的滋味,就会不断地对弱者施暴。所以,家长别再教孩子忍让、忍让,该出手时就出手,坚决勇敢地对“校园霸凌”说“不”!

今日互动话题:你的孩子是否曾遭受“校园霸凌”,你是如何解决的?欢迎在下方留言,一起分享育儿小技巧。

————————

我是文竹妈妈,家有两宝,大宝5岁,小宝3岁。一人带两娃的艰辛让我更懂得如何照顾宝宝。

文竹妈妈专注育儿知识分享,为宝爸宝妈排忧解难。欢迎各位与我分享育儿过程中的小问题小确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