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和離婚的原因有哪些?除了高房價外還有什麼

二套非普通自住房首付70%”帶來的現金壓力,以及首套和二套在貸款利率和費率上的不同,讓一套總價數百萬元的房子,差別以數十萬元計。

在限購政策收緊的大城市,房票的魅力之大,或許超出人們的想象——為了房票離婚或不登記結婚,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並不少見。

​而且,隨著女性在心理和經濟上愈加獨立,婚姻也成為了越來越多年輕人主動的選項,而非必需品。

不婚和離婚背後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數據,2018年全國結婚率為7.2‰,創下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從2013年的9.9‰到2018年的7.2‰,全國結婚率在過去的5年裡經歷了連續的下降。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公佈的2018年全國登記結婚和離婚數據,2018年全國結婚登記人數為1010.8萬對,離婚登記人數為380.1萬對。在結婚率連續5年下降的同時,離婚率則連續15年上升。

​其中,離結比(一定時期內離婚對數與結婚對數之比)高達38%。這意味著:在100對夫妻登記結婚時,就有38對夫妻登記離婚。

除了高房價還有什麼

根據2018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大數據管理和服務平臺發佈的大數據專題報告,全國法院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間民事一審審結的離婚糾紛案件中,超過七成(73.40%)的離婚案件由女方主動提起。

​在婚姻存續期間的指標上,婚後2年至7年為婚姻破裂的高發期。就離婚的原因而言,77.51%的夫妻因感情不和向法院申請解除婚姻關係;14.86%的夫妻因家庭暴力向法院申請解除婚姻關係。

​除了試圖減少房價高企帶來的壓力或規避限購政策,結婚率下降、離婚率上升還有政策、經濟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

現在女性擇偶標準越來越高,從外表到性格,再到能力素養和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三觀,“合意不容易,而一處不滿意就可能無法進入結婚殿堂”。

另外,女性在經濟上越來越獨立,完全可以自己負擔得起租房或買房,婚姻不再是減輕經濟負擔的必然選擇。如果說以往結婚的一大目的還是為了生育下一代,如今的政策趨勢也逐漸支持不結婚也可以合法養育孩子。同時,養兒防老的觀念也在改變,生兒育女和結婚一樣亦不再是必然,而是主動的選擇。

國際經驗顯示,社會經濟的發展會導致結婚率和生育率降低

​韓國統計廳最近發佈的《2018年結婚及離婚統計報告》顯示,2018年韓國人口每1000人中登記結婚數量為5對,較上年減少0.2對。這一數值創下了1970年以來的最低值。

​日本的結婚率則在2017年創下了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的最低水平。根據日本國家人口與社會保障研究所的數據,目前,日本5300萬戶家庭中,超過三分之一是“單身戶”,這一比例預計到2040年將升至40%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