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網約車第一股誕生 那二手車第一股優信怎樣了?

最近,全球網約車第一股誕生了,它既不是優步也不是滴滴,而是美國另一家小規模網約車平臺Lyft,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後,Lyft開盤價87.24美元,較72美元的發行價上漲21.49%。截至收盤,Lyft報78.29美元,漲幅達8.74%,市值226.07億美元。

大洋彼岸的Lyft首秀如此亮眼,不由得令人想起中國二手車第一股優信。今年,優信股價表現亮眼一度觸及最高價5.86美元,區間最大漲幅為47.42%,這正是優信自身業務增速穩健,前景可期的表現。

美國東部時間3月20日,優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戴琨接受了美國彭博社(Bloomberg TV)專訪時表示,優信打破了二手車跨區域購買的難題、實現了自身業務的強勁增長。

全球網約車第一股誕生 那二手車第一股優信怎樣了?

這幾年,二手車行業迅速發展,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1-2月,全國二手車累計交易量200.51萬輛,同比增長1.15%;累計交易金額為1284.05億元,同比增長5.21%。然而盈利問題仍然是老生常談,一點水花即可激起千層浪,此前在優信公佈的財報數據中顯示,2018年12月,優信實現單月盈利,比起多如雪花的各家二手車電商的數據報告,這一數據更加權威,對窺見二手車行業價值有著重要的參考作用。

優信曾靠2B業務起家,後開始重點發力2C業務,而2C業務的全年戰績讓優信的底氣十足。2018年第四季度來自2C業務的營收為9.4億元,營收貢獻率高達82%。

數據如此亮眼,可以說,優信的全球購業務功不可沒。在3月29日,零界·新經濟100人2019年CEO峰會上,戴琨同樣表示了優信對全國購業務的重視,並認為全國購將是行業的未來走向。他強調,優信集團的主要業務是全國購,相當於把二手車的交易整體搬上了網上,希望消費者在線看車、在線購買。"三年前我自己不信,總覺得這太難了,要改變消費者傳統的認識。業務邏輯上,要在整個在線交易的過程中重新佈局所有供應鏈的環節,這個事太難做到。但其實這就是終局。"

過去,用戶要通過線下大量的實地走訪選車,優信的全球購業務發揮互聯網公司的技術優勢,從海量車源到提供數字化透明及一站式服務,包括VR看車和海量車源池的建立,讓用戶在家中就可以親身感受到全國的優質二手車,還可依託人臉識別、電子化存儲等黑科技實現電子化簽約,並在原有服務基礎上,從金融服務、客戶服務、後續用車服務等方面對服務體系進行了全面升級,尤其在金融服務方面,與客戶簽約前增加了視頻知情確認環節,確保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的知情權。

2018年第四季度,優信二手車全國購成交量為22000輛,這意味著22000人在未看到實體車的情況下即完成購買決策。近年來,受益於國家活躍二手車市場有關政策紅利的釋放,特別是取消二手車限遷的政策,二手車市場交易量實現了快速增長,使得優信的優勢逐漸被放大。

業內人士認為,優信另一最大優勢則是超級供應鏈系統。

根據戴琨介紹,在過去八年的時間裡,優信集團成功打造了二手車行業最具革命性的超級供應鏈系統,有效地解決了二手車交易鏈條上車源發現、車輛檢測、展示、交付及金融等衍生服務難題。兩者合力構建了優信集團的護城河。

優信二手車不僅開拓了市場先河,也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在激烈的二手車競爭中佔據了市場主動。正如優信集團董事長&CEO戴琨上市時所說的,"未來,優信將通過在產品、服務的不斷創新,逐漸改善和解決傳統二手車市場存在的誠信、真實、物流、保障、金融等諸多問題,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提升供應鏈效率,以及如何增加消費者服務體驗上,其中進一步加深整個車輛在售後服務過程中的投入是重中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