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將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空殼社”專項清理工作

農業農村部將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空殼社”專項清理工作

日前,農業農村部決定聯合財政部、水利部等11部委於今年4月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空殼社”專項清理工作,針對“無農民成員實際參與”“無實質性生產經營活動”等6類主要問題進行清理整頓。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村民以抱團形式發展現代農業、連接市場的有效載體,能解決傳統農業分散、組織化程度不高等問題,對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有著重要意義。近年來,各地農民專業合作社不斷湧現,但一些地方的合作社成效並不明顯。

農業農村部將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空殼社”專項清理工作

當下,各地存在的“空殼社”主要有3種類型:

“撈油水、套資金”型。各地政府為扶植合作社,會在市場準入、財稅補貼、政策等方面給予優惠,一些動機不純的農民、農資經營戶、涉農企業或公司為了拿到政府補助、騙取扶貧資金、享受政策紅利,就成立一個合作社,卻沒有心思考慮合作社的真正發展。

“糧草未備、兵馬先行”型。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需具備人才、資金、優勢特色產業等資源。一些農村缺乏各類資源,即使面臨農產品特色優勢不明顯等現狀,仍然要求基層成立合作社,合作社發展自然不容樂觀。

“栽盆景、堆假山”型。一些地方政府為完成脫貧考核指標,或者出於政績宣傳的考慮,盲目追求合作社成立的數量、農民入社率,催生了一批“要我發展”的合作社。再加上一些地方合作社辦理門檻很低,隨便拉幾個人,到工商部門一登記,就可成立合作社。

不管是哪種類型的“空殼”合作社,因為群眾不能獲得真正的利益,而且在合作社中沒有話語權,在管理、決策、分配等方面沒有參與感,積極性必然不高。

此次針對“空殼社”進行專項清理,就是針對各類問題,分類處置、對症下藥,註銷一批、規範一批、引導一批、服務一批,讓“合作”不僅僅體現在牆頭、表現在紙上,讓更多具有“實料”的合作社出現,讓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真正成為幫助群眾致富、助力鄉村振興的有力載體。(人民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