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基金靜待“發令槍” 重點關注頭部基金公司

在眾多企業拿到科創板“准考證”的同時,基金公司正緊鑼密鼓申報科創板方向基金。證監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4日,證監會已受理55只科創板方向基金,其中46只已收到第一次反饋,正靜待上市“發令槍”。

業內人士認為,科創板波動較大,看好頭部基金公司的科創板方向基金。同時,包括基金公司在內的各類機構投資者應著力加大對上市公司的研究,強化主動管理能力,適應科創板更加靈活的估值體系。

已受理科創板基金55只增量資金近千億元

當前,科創板發行審核系統“蹄疾步穩”。截至4月8日,上交所已受理的科創申報企業已達到52家,其中安翰科技、晶晨股份等9家已進入問詢狀態。與此同時,公募基金公司也在加速申報科創板方向基金。

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發稿前,已有36家基金公司意向參與科創板方向基金,累計申報基金數量達68只。而證監會發布的最新資料顯示,已受理55只科創板方向基金,其中46只收到第一次反饋,正靜待上市“發令槍”。

表.科創板方向基金證監會已受理情況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胡立峰表示,2018年末管理股票市值在50億元以上的基金公司大約52家,前期按每家基金公司“1只科創板股票方向基金+1只科技創新股票方向基金”配置,預計約有100只科創板方向基金;發展一年後,科創板指數股票基金、科技創新指數股票基金也將應運而生,屆時主動、被動合計的科創板方向基金將達到200只以上。

中國銀河(601881)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此前的測算結果還顯示,預計公募基金將有3000億元資金參與科創板,其中新發行科創板基金1000億元,另外2000億元則分別來自戰略配售基金和存量股票市值調倉,各1000億元。

科創板基金“打新”、戰略配售和二級市場交易全覆蓋

目前,科創板基金按運作方式可以劃分為封閉式和開放式基金兩大類。主要投資方式是“打新”、戰略配售和二級市場交易。

招商證券基金研究分析師宗樂表示,目前已申報的科創板封閉運作基金都採用靈活配置混合形式,均屬交易所方面牽頭設計的基金產品,與其他上報的擬投科創板基金的不同之處,除了有2-3年的封閉期以外,還可以通過戰略配售方式參與未來的科創板“打新”,同時後期有轉型上市流通的考慮。

除了科創板封閉運作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外,基金公司還上報了四十多隻開放式科技創新基金,這類基金既可以投資科創板股票,又可以投資A股其他板塊的科技類股票。具體而言,可分為在大類資產之間靈活切換的混合型基金、資產組合中股票投資不低於80%的股票型基金以及可在交易所流通的上市型開放式基金(LOF)。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29日正式上市的6只戰略配售基金將有機會參與科創板的上市配售和場內投資。光大證券發佈的研報認為,根據科創板相關進展的安排,戰略配售基金2019年重點在於參與科創板一般企業的戰略配售,2020年則重點參與CDR的戰略配售。

此外,3月2日正式發佈的科創板“2+6”相關制度細則規定“現有可投資A股的公募基金均可投資科創板股票”,這意味著,基金投資者持有的所有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指數基金都將有條件參與科創板投資。

還有專家預計,科創板指數也將在未來編制,隨之而來的指數基金也將成為重要的參與者。

基金投資仍需理性重點關注頭部基金公司和主動管理能力

“科創板基金能很好地滿足廣大自然人長期投資科創板的需求。”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這既是做大股票基金的有效途徑,更是A股“去散戶化”的有效途徑。一方面,科創板基金要用投資績效這一實力說話,另一方面,基金投資者也應從“短炒、賺快錢”轉向長期投資的家庭理財觀。

也有觀點認為,科創板設定多元包容的上市條件,允許尚未盈利的企業上市,允許特殊股權結構企業和紅籌企業在科創板上市。這無疑對投資人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也包括公募基金經理。

其中,是否能夠駕馭更靈活的估值體系,找到一個有效率的價格是關鍵。但相比產業資本、風投、企業本身,公募基金並不佔優。因此應重點關注頭部基金公司,尤其是基金主動管理能力。

資深基金研究專家王群航認為,廣大自然人投資者可藉助公募基金適度參與科創板,但必須認識到科創板是一個全新的市場,投資者在選擇相關基金的時候除了要關注基金管理人過往業績外,更應該關注其投資組合風格、交易情況、投資特點等。更具體的內容,如基金的運作形式(封閉或者開放)、投資範圍等應以基金招募說明書披露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