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向海圖強打響“發令槍”

6月1日,《江蘇省海洋經濟促進條例》將正式施行。這部全國首部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的地方性法規,無疑將為江蘇海洋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對標海洋經濟大省, 江蘇“短板”待補

我省近日發佈的《2018年江蘇省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去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達到7618.8億元,比上年增長9.8%,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8.2%。海洋經濟生產總值構成中,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2893.8億元,增長8.2%。成績固然可喜,但也要看到差距。目前,江蘇海洋生產總值在全國11個沿海省份中位列第五,與江蘇經濟規模居全國第二的地位極不相稱;海洋經濟的總量與廣東、山東差距較大,與省內擁有的海洋資源也不成正比。

油船停靠、管道搭接、計算輸油量、打開輸油泵……茫茫大海中,一艘裝有千餘噸燃料油的油運船緩緩駛向幾層樓高的貨輪,為其加油。這是省政府參事、南通大學江蘇沿海沿江發展研究院院長成長春此前在浙江舟山調研時見到的一幕。“港口隨時供應燃油,涵蓋海上‘吃穿用’,還提供法律諮詢等多項海事服務。”成長春深有感觸地說,發展海洋經濟就要這樣精細,而粗放式、低質化恰恰就是當前江蘇海洋經濟的“短板”。比如:沿海地區港口建設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同質化傾向;涉海企業和項目散佈於沿海沿江地區,集中度不夠,單位土地、海域投資強度和效用產出明顯不足等。

直面不足,針對制約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政策、制度等瓶頸,為規範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提供海洋經濟健康穩定發展法治保障,經過充分論證和細緻、科學的立法程序,《江蘇省海洋經濟促進條例》制定出臺,對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較為全面的規範。

既錯位發展,又有機融合

2018年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聯合下發關於建設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的通知,支持14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我省鹽城和連雲港成功入選。

沿海地區把自身發展放到發展海洋經濟的大局之中,實現錯位發展、有機融合,才能真正形成整體合力。這在《條例》中也有所體現:“堅持江海聯動,推進海洋產業合理佈局和協調發展,形成各具特色、優勢互補、集聚發展的格局,避免同質化競爭、低水平重複。”

連雲港、鹽城、南通我省三大沿海城市如何科學定位?“三市合力發展港口物流、海洋交通運輸、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船舶、濱海旅遊、海洋工程裝備等江蘇海洋經濟支柱型產業。”成長春認為,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為契機,連雲港建成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的新型臨港產業基地;鹽城發揮廣闊的灘塗和溼地資源優勢,打造海洋新能源、灘塗旅遊、港口及工業園區基地建設的灘塗新增長點;南通則“靠江靠海靠上海”,積極構建江海河聯運體系,加快臨港產業聚集區的形成,對接服務上海。

不只是沿海城市之間聯動,下活海洋經濟“一盤棋”的理念也正向涉海企業滲透。“去年,我們投資5億多元訂造的3艘1900TEU最新節能環保型集裝箱船順利交付,陸續投放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航線營運中,大幅提升了連雲港港、太倉港至東南亞泰國、越南航線的服務能力,打通了‘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海鐵聯運、江海聯運大通道,提升了江蘇的交匯樞紐作用。” 對企業的大動作,省港口集團江蘇遠洋運輸有限公司總經理毛雪強感到特別自豪。

“推動建立港口和航運企業聯盟,促進港航企業間協調與合作。”《條例》相關條款讓毛雪強眼前一亮,他高興地說,隨著省港口集團航運板塊整合工作的推進,省港口集團港航一體的資源優勢將逐步顯現。以江蘇遠洋為龍頭的航運板塊將開闢加密近遠洋精品航線,提升對江蘇樞紐港口的餵給能力,為我省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動產業結構升級轉型和產能有序轉移提供運輸支持,充分發揮港航聯動效應。

揚起創新風帆,向深藍進軍

近年來,江蘇海洋經濟正揚起不斷創新的風帆,駛向藍海深處。鹽城大豐風電淡化海水示範項目成功出水;我國首個自主完成的浮式生產儲卸油平臺總包項目在南通完工開航;連雲港不斷整合海洋工程配套裝備科技資源,建成了一批高水平海洋工程配套裝備和系統。

省人大常委會農委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曹福亮認為,江蘇海洋產業類型多、空白點多,潛力大、見效快,應把海洋科技創新作為江蘇發展海洋經濟的一個突破口。

可喜的是,多重利好即將釋放。《條例》提出,省人民政府採取組建國有海洋投資企業等措施,重點扶持海洋新興產業、現代海洋服務業發展,以及海洋關鍵技術研發、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優化財政資金引導機制,綜合運用股權投資、貸款貼息、風險補償、獎勵等方式,激勵海洋科技創新,培育海洋特色品牌,支持列入國家、省鼓勵發展的海洋產業項目,促進海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江蘇經濟報記者 朱彬彬 洪姝翌 通訊員 蘇仁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