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还在为孩子选择人生?对孩子的爱就是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利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当你看到他们为了梦想坚定向前时,能够感受到他们全身都在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在高考指挥棒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多人都习惯了随大流,你考跟单员,我也考去考,你考会计从业资格证,我也去考一个。但是有多少人未来不是把这一张证书压在箱底呢?

我们始终应该明白的是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想过怎样的生活。真正能够提升我们能力的是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证书,而不是大家考什么自己就去考什么。

在读书上,我们也习惯了听从父母的安排,想学考古的同学,父母会告诉他难就业,编制少,还是学计算机好,毕业后加着最晚的班,吃着价格最高的外卖,但是那种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

父母因为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希望孩子未来稳定地过一生,出发点没毛病,但是没有考虑孩子的意愿。大家都补课,你不去补课落后在起跑线上,以后找不到好工作怎么办?毕业前就去考公务员,这样才能安安稳稳地过一生。

父母还在为孩子选择人生?对孩子的爱就是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利

△纪伯伦

纪伯伦说,“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孩子对人生的自主选择权其实全在孩子自己手中,毕竟未来的酸甜苦辣全由他们自己经历。没有人可以为孩子的未来负责和买单

父母还在为孩子选择人生?对孩子的爱就是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利

△亨利居住的小屋

在150多年前,亨利·大卫·梭罗从全球顶级高校哈佛大学毕业后,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成为医生、教师或者律师。即使在现在,还是会有很多人认为他疯了吧。他试着当过老师,但是他不喜欢惩罚学生。他试过在父亲的铅笔厂工作,但是一点都不喜欢,虽然他很有生意头脑。

父母还在为孩子选择人生?对孩子的爱就是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利

△亨利采集的鸟蛋

亨利的兴趣在树林中,像任何一种狐狸或鸟儿一样了解树林是他的梦想。他希望在树林中听到鸟声就能辨别出是哪种鸟,看一看脚印就知道是哪种动物,不错过四时的花开花落。

父母还在为孩子选择人生?对孩子的爱就是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利

△瓦尔登湖

自然能让他活得更开心。整个冬天,还有夏天的大部分时间,亨利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写作。每年他就工作六星期,比如修补房屋、测量土地,哈佛大学的高材生做这些绰绰有余,而且肯定可以做得很好。

父母还在为孩子选择人生?对孩子的爱就是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利

他们的邻居却认为他在浪费时间,亨利记录他在树林里生活的故事,足足记了七千页,这就是他的《瓦尔登湖》,我是暴风雨和暴风雪的观察者,我也曾看护镇上的野生动物,还浇灌过红红的越橘、沙樱和荨麻、赤松、黑梣,还有白葡萄藤和黄色紫罗兰。

在常人的认识里,名校毕业不去做医生、律师等高薪职业而是住在乡下的确令人难以费解,估计会成为很多人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

父母还在为孩子选择人生?对孩子的爱就是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利

我们看到很多年轻人现在都敢于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为了服装设计师的梦想,大学毕业后从工厂学徒做起;

放弃高管的身份,回老家开一家民宿;

告别城市中的生活,回乡创业,做起了种植水果,网上销售的新农业。

父母还在为孩子选择人生?对孩子的爱就是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利

其实人的基本需求很简单,就是吃饱穿暖,只要满足了这些,自己开不开心才是衡量一生幸福的指标。

主动选择过自己人生的人往往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即使他没有读过很多书,但是他能够看透人生的本质。

也许书只看过一本,但是他对书的理解是活学活用,深刻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是他的能力却超过读过很多书的人,因为他对书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高效的。

父母还在为孩子选择人生?对孩子的爱就是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利

就像张三丰和王语嫣,张三丰对知识的运用大多是在社会上磨炼而成的,他创立了武当派,还创立了太极等武功,成为《倚天屠龙记》公认的天下第一。

父母还在为孩子选择人生?对孩子的爱就是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利

王语嫣虽然熟读武学经典,被称为武学词典,一招一式都记在脑海中,但是无法写出《九阴真经》这样的武学经典,武学招式也只限于纸上谈兵。

父母还在为孩子选择人生?对孩子的爱就是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利

二、拥有独立的思想,不会轻易为别人的思想而左右。常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人生过了大半的人遗憾如果当时怎么样,我就可以过上另一种生活,其实很多种情况是梦想对于自己没有那么紧迫和重要,没时间、没条件也只是借口而已。

父母还在为孩子选择人生?对孩子的爱就是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利

三、行动力强。能够实现梦想的人,往往都是想在前,行动还能跟上,把想法落到实处。

父母还在为孩子选择人生?对孩子的爱就是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利

△被分到草原五班的许三多,一个人孤独地在草原上练习踢正步

《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在草原五班的时候,大家都在混日子,他却严格要求自己,把被子叠得方方正正,越野跑在包里放砖头。七连解散后,他也依旧像往常一样自律,按时起床,坚持训练。所以,当进机会来临时,许三多进入了A大队。

看这部剧最大的感受就是连队里虽然开始有很多人不理解他,认为他是个傻子,但是在他的坚持下,他用坚持练成了过硬的素质,赢得了他人一致的认可,并且还感染到身边的人。

社会学和经济学中讲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从积极方面说,一个人只要越努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强,身边的资源也会像他倾斜,这就是为什么一个能够坚持自己的作家可以从获小奖到获大奖,最后会获得更多的荣誉和社会资源。

父母还在为孩子选择人生?对孩子的爱就是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利

《亨利的工作》讲的是亨利·大卫·梭罗的真实人生。亨利选择了更重要的生活方式,他不是为了钱而工作,而是为了更重要的东西。亨利享受这种生活,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快乐。

父母还在为孩子选择人生?对孩子的爱就是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利

早晨,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走路去工作,在湖边挖紫草根,站在山坡上望着远处的云朵,但是他知道今天是不会下雨的。在小溪边砍一根松枝,在田地里发现一个狐狸窝,提醒霍斯默太太晚上不要让你的鸡出来,然后在窗台上留下一束芬芳的松针。

父母还在为孩子选择人生?对孩子的爱就是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利

上岸后,来到越橘丛中,摘浆果把口袋装满。亨利回到小屋,开始他的工作,开始写一本书,为了写作他一整天都在关注、照顾树林里和镇上的各种各样的东西。“今天,我在树林里散步。”他这样写道。

父母还在为孩子选择人生?对孩子的爱就是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利

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可能,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会过得开心又舒适,收获到内心的满足感。

图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及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