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還在為孩子選擇人生?對孩子的愛就是給他自由選擇的權利

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人很清楚自己要什麼,當你看到他們為了夢想堅定向前時,能夠感受到他們全身都在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在高考指揮棒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很多人都習慣了隨大流,你考跟單員,我也考去考,你考會計從業資格證,我也去考一個。但是有多少人未來不是把這一張證書壓在箱底呢?

我們始終應該明白的是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想過怎樣的生活。真正能夠提升我們能力的是和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證書,而不是大家考什麼自己就去考什麼。

在讀書上,我們也習慣了聽從父母的安排,想學考古的同學,父母會告訴他難就業,編制少,還是學計算機好,畢業後加著最晚的班,吃著價格最高的外賣,但是那種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

父母因為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希望孩子未來穩定地過一生,出發點沒毛病,但是沒有考慮孩子的意願。大家都補課,你不去補課落後在起跑線上,以後找不到好工作怎麼辦?畢業前就去考公務員,這樣才能安安穩穩地過一生。

父母還在為孩子選擇人生?對孩子的愛就是給他自由選擇的權利

△紀伯倫

紀伯倫說,“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孩子對人生的自主選擇權其實全在孩子自己手中,畢竟未來的酸甜苦辣全由他們自己經歷。沒有人可以為孩子的未來負責和買單

父母還在為孩子選擇人生?對孩子的愛就是給他自由選擇的權利

△亨利居住的小屋

在150多年前,亨利·大衛·梭羅從全球頂級高校哈佛大學畢業後,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成為醫生、教師或者律師。即使在現在,還是會有很多人認為他瘋了吧。他試著當過老師,但是他不喜歡懲罰學生。他試過在父親的鉛筆廠工作,但是一點都不喜歡,雖然他很有生意頭腦。

父母還在為孩子選擇人生?對孩子的愛就是給他自由選擇的權利

△亨利採集的鳥蛋

亨利的興趣在樹林中,像任何一種狐狸或鳥兒一樣瞭解樹林是他的夢想。他希望在樹林中聽到鳥聲就能辨別出是哪種鳥,看一看腳印就知道是哪種動物,不錯過四時的花開花落。

父母還在為孩子選擇人生?對孩子的愛就是給他自由選擇的權利

△瓦爾登湖

自然能讓他活得更開心。整個冬天,還有夏天的大部分時間,亨利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寫作。每年他就工作六星期,比如修補房屋、測量土地,哈佛大學的高材生做這些綽綽有餘,而且肯定可以做得很好。

父母還在為孩子選擇人生?對孩子的愛就是給他自由選擇的權利

他們的鄰居卻認為他在浪費時間,亨利記錄他在樹林裡生活的故事,足足記了七千頁,這就是他的《瓦爾登湖》,我是暴風雨和暴風雪的觀察者,我也曾看護鎮上的野生動物,還澆灌過紅紅的越橘、沙櫻和蕁麻、赤松、黑梣,還有白葡萄藤和黃色紫羅蘭。

在常人的認識裡,名校畢業不去做醫生、律師等高薪職業而是住在鄉下的確令人難以費解,估計會成為很多人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

父母還在為孩子選擇人生?對孩子的愛就是給他自由選擇的權利

我們看到很多年輕人現在都敢於去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為了服裝設計師的夢想,大學畢業後從工廠學徒做起;

放棄高管的身份,回老家開一家民宿;

告別城市中的生活,回鄉創業,做起了種植水果,網上銷售的新農業。

父母還在為孩子選擇人生?對孩子的愛就是給他自由選擇的權利

其實人的基本需求很簡單,就是吃飽穿暖,只要滿足了這些,自己開不開心才是衡量一生幸福的指標。

主動選擇過自己人生的人往往都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即使他沒有讀過很多書,但是他能夠看透人生的本質。

也許書只看過一本,但是他對書的理解是活學活用,深刻的。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是他的能力卻超過讀過很多書的人,因為他對書中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是高效的。

父母還在為孩子選擇人生?對孩子的愛就是給他自由選擇的權利

就像張三丰和王語嫣,張三丰對知識的運用大多是在社會上磨鍊而成的,他創立了武當派,還創立了太極等武功,成為《倚天屠龍記》公認的天下第一。

父母還在為孩子選擇人生?對孩子的愛就是給他自由選擇的權利

王語嫣雖然熟讀武學經典,被稱為武學詞典,一招一式都記在腦海中,但是無法寫出《九陰真經》這樣的武學經典,武學招式也只限於紙上談兵。

父母還在為孩子選擇人生?對孩子的愛就是給他自由選擇的權利

二、擁有獨立的思想,不會輕易為別人的思想而左右。常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人生過了大半的人遺憾如果當時怎麼樣,我就可以過上另一種生活,其實很多種情況是夢想對於自己沒有那麼緊迫和重要,沒時間、沒條件也只是藉口而已。

父母還在為孩子選擇人生?對孩子的愛就是給他自由選擇的權利

三、行動力強。能夠實現夢想的人,往往都是想在前,行動還能跟上,把想法落到實處。

父母還在為孩子選擇人生?對孩子的愛就是給他自由選擇的權利

△被分到草原五班的許三多,一個人孤獨地在草原上練習踢正步

《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在草原五班的時候,大家都在混日子,他卻嚴格要求自己,把被子疊得方方正正,越野跑在包裡放磚頭。七連解散後,他也依舊像往常一樣自律,按時起床,堅持訓練。所以,當進機會來臨時,許三多進入了A大隊。

看這部劇最大的感受就是連隊裡雖然開始有很多人不理解他,認為他是個傻子,但是在他的堅持下,他用堅持練成了過硬的素質,贏得了他人一致的認可,並且還感染到身邊的人。

社會學和經濟學中講馬太效應,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從積極方面說,一個人只要越努力,就會變得越來越強,身邊的資源也會像他傾斜,這就是為什麼一個能夠堅持自己的作家可以從獲小獎到獲大獎,最後會獲得更多的榮譽和社會資源。

父母還在為孩子選擇人生?對孩子的愛就是給他自由選擇的權利

《亨利的工作》講的是亨利·大衛·梭羅的真實人生。亨利選擇了更重要的生活方式,他不是為了錢而工作,而是為了更重要的東西。亨利享受這種生活,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快樂。

父母還在為孩子選擇人生?對孩子的愛就是給他自由選擇的權利

早晨,呼吸一口新鮮空氣,走路去工作,在湖邊挖紫草根,站在山坡上望著遠處的雲朵,但是他知道今天是不會下雨的。在小溪邊砍一根松枝,在田地裡發現一個狐狸窩,提醒霍斯默太太晚上不要讓你的雞出來,然後在窗臺上留下一束芬芳的松針。

父母還在為孩子選擇人生?對孩子的愛就是給他自由選擇的權利

上岸後,來到越橘叢中,摘漿果把口袋裝滿。亨利回到小屋,開始他的工作,開始寫一本書,為了寫作他一整天都在關注、照顧樹林裡和鎮上的各種各樣的東西。“今天,我在樹林裡散步。”他這樣寫道。

父母還在為孩子選擇人生?對孩子的愛就是給他自由選擇的權利

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可能,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會過得開心又舒適,收穫到內心的滿足感。

圖片來源於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以及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