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課這樣“活”起來

3月29日,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辦的第八屆全國中青年馬克思主義學者高峰論壇上,如何讓大學思政課“活”起來,成為專家學者們探討的焦點。江蘇高校近來為辦好思政課做出的豐富探索,讓人耳目一新,給參加高峰論壇的專家學者提供了豐富的案例。

把思政課搬到“45分鐘之外”

3月24日上午,一場別開生面的思政課在南京金陵機器製造局遺址開講。來自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師範班的同學們聽得很興奮也很認真。

“19世紀,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洋務派’為改變國家的落後面貌,提倡學習西方技術,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建立自己的國防工業,在南京建立的金陵機器製造局,是洋務運動工業化生產的代表作。”同學們一邊參觀,一邊聽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剛的講解。

為什麼將思政課搬到這裡?王剛解釋說,通過參觀,同學們會更有現場感,更能體會到當時洋務派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歷程,最終堅定“要探索中國自己的革命道路”。“這次在金陵製造局遺址實地參觀,讓我對洋務運動的歷史有了更清晰、更直觀的理解。”蔣思成同學說。

南京理工大學的思政課老師張海玉也嘗試將思政課延伸到課堂45分鐘之外。作為電光學院2016級的輔導員,張海玉還堅持與大學生通過郵件等進行交流。她的“小暖解憂雜貨鋪”,經常收到學生的匿名來信,每一封信都寫滿學生當前的困惑,張海玉都堅持一一回信。她還在年級開設了“我們說”工作坊,每隔幾周的週日下午,她會與同學們一起圍繞時事展開討論,主題涵蓋“川航迫降事件”“高鐵霸座男”“《焦點訪談》2018雷霆專項行動”等。此外,每個工作日,張海玉都會在年級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上發佈推文,如《談談“目標導向”那些事》《談談“厚積薄發”那些事》《談談美好的大學生活那些事》等,結合學生身邊近來發生的事,分享自己的感受。

把身邊的感動引入思政課堂

3月20日晚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學樓裡,一門新的選修課《理解中國》引來眾多旁聽者。

“要讓學生熱愛我們的國家,首先要讓學生理解我們的國家。因為理解所以認同,因為認同所以熱愛,因為熱愛,才能真正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談到開設課程的初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何畏說,大學生思想活躍,容易受到各種社會思潮的衝擊和影響,這些思潮中有積極正面的,也有消極負面的。“這是一門針對歷史虛無主義、普世價值、新自由主義等社會思潮,回答青年學生心中疑問的新課。”“這門課讓我們更深入地瞭解我們的國家。我們在享受制度優勢的同時,也要理解發展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我們會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材料與科學技術學院大三學生王翔說。

“除了《理解中國》之外,我們一直在尋找與學生相契合的材料,以生動可感的事例引導學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智說,學院在“兩個面向”上做了一些探索,一是面向行業,即以航空航天民航為特色的行業精神,一個是面向地方,結合本地豐富的革命文化資源。

“雨花英烈和雨花英烈精神是我們寶貴的資源。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時指出,雨花烈士的事蹟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為民犧牲的大無畏精神。”王智介紹,這幾年來,雨花英烈事蹟通過專題和案例引入的方式走進思政課堂。“這些都是我們黨走過的革命道路,是由分佈在很多地方的具象或是抽象的印跡組成的,具象的包括展覽館等,抽象的包括我們概括出來的精神等。通過重新呈現這些印跡,讓年輕人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我們的道路是從前面走過來的,我們現在還在走,未來還要繼續走下去。”

翻轉課堂讓學生站上講臺

課堂教學也可以有新模樣。

“同學們,這個學期我們翻轉課堂的主題是新中國成立70年與中國道路。”南京大學仙林校區逸夫樓B313教室近日坐得滿滿當當。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沈伯平將這學期翻轉課堂的主題佈置下去後,同學們都躍躍欲試,開始尋找合作伙伴,組建演講團隊。

“翻轉課堂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將思政課的政治性與學術性相統一,理論和實踐相統一,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相統一,不斷推進高校思政課的改革創新。”沈伯平介紹,學生不再是坐在講臺下被動接受,而要對選題進行思考,蒐集大量相關資料做成PPT,上臺表達自己的觀點,接受老師和同學的提問。

商學院經濟系大三學生王超曾作為組長,在翻轉課堂的講臺上發言。他告訴記者,圍繞“中國道路的歷史經驗和世界意義”這一主題,他們組的14名成員協同作戰,有過分歧和觀點的激烈碰撞,最終達成一致,雖然PPT經歷五六次修改,但這也是一段極為珍貴的經歷。

沈伯平表示,希望學生在充分挖掘相關資料的前提下,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的精彩歷史瞬間、重大歷史事件、重大歷史成就等,探究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成功經驗。通過這種方式,增強當代大學生的“四個自信”。

東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助理劉波也非常鼓勵學生走上講臺。不同的是,劉波更希望學生自己尋找問題。他認為,不少學生能夠把握當前社會思想文化中的核心問題,而且視角非常獨特。“有的同學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問題研究中,能從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形象的變化,來客觀梳理近年來國外對中國形象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