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良方《补中益气汤》,10种加减运用,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经旨而订出的以甘温为主的补剂。

君药——炙黄芪

甘温补升,善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千古良方《补中益气汤》,10种加减运用,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臣药——党参

甘补而平,善补中益气,兼能养血;炒白术甘补扶正,苦燥利水,善补气健脾、燥湿助运;炙甘草甘平偏温,既益气补中,又调和诸药。三药合用,既增强君药补中益气之功,又除水湿

佐药——陈皮

辛散苦降而温,善理气健脾开胃,以补药停滞;当归甘补辛散温通,善补血和血,以利中气化生;大枣甘温,善补中益气;生姜辛微温,善温中开胃。四药相合,既助君臣药补中益气,又理气健脾开胃,使诸药补而不滞,促进补力发挥

使药——柴胡、升麻

柴胡苦辛微寒,轻清升散;升麻辛微甘性凉,升散清泄。二药合用,可助君药升举下陷之清阳。

千古良方《补中益气汤》,10种加减运用,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总之,《补中益气汤》的功用,乃为调补脾胃、升阳益气,主治身热有汗、头痛恶寒、懒言、食不知味、渴喜热饮、四肢倦怠、不耐劳作、动辄气喘、脱肛、胞宫下坠等一切清阳下陷之证,脉可见虚软或浮大无力。后世对补中益气汤的应用,有了广泛的开拓,大凡正虚为主,或兼挟实邪或不兼,均可以本方加减化裁,取得很好的疗效。

现在给大家介绍10种《补中益气汤》的加减运用 :

1、《补中益气汤》加羌活、防风、蔓荆子、川芎

可以调理内伤发热,或里虚不足兼有外寒者。证见发热,间作不休,微汗,至颈而还,口不知谷味,可用补中益气汤加羌活、防风;头痛甚者加蔓荆子、川芎。如伴有泄泻而热不退,可加附子。此里虚不足,若反用汗下则贻误病机。

千古良方《补中益气汤》,10种加减运用,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2、《补中益气汤》加干姜、五味子

可以调理内伤久咳而不愈,可见潮热、微汗、咳嗽痰稀,不思饮食。是为气虚痰饮,不必理痰治嗽,正气足病自除。

3、《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子

可以调理脾肺气虚,或心肺气阴两亏之畏寒、肢体怠倦、痰涎自出、心悸等症。本方有生脉散合补中益气汤之义。如前所述,方师治疗气虚阴耗久咳案,此后余每遇此等证屡用屡效。

4、《补中益气汤》加半夏、茯苓

可以调理气虚臂痛、体软痰涎、头目晕重、身如虫行的脾气不升、气血不能营之证。

5、《补中益气汤》加山栀

此以补中益气汤补气除阴火,加山栀以清三焦之火。主治劳伤中气,怒动肝火,证见气怯腹胀、口苦心烦或口舌生疮等症。

千古良方《补中益气汤》,10种加减运用,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6、《补中益气汤》加黄柏

李东垣有因饮食劳倦,口干嗌干者加葛根,伴有肾水亏乏者加黄柏以救肾水,泻阴中伏火之治。又或烦扰不止加生地黄以补肾水。余治中气陷,肾下垂血尿或慢性肾盂炎久治不愈者,有一定疗效。

7、《补中益气汤》倍加参、芪、

可以调理元气下陷。

8、《补中益气汤》加半夏、木香

可以调理胸痛,腹痛,左关脉弦之脾虚肝乘证。

9、《补中益气汤》加附子、人参

可以调理形寒肢冷、心悸、自汗、脉浮大按之弱或沉细结代等阳气虚寒证。

10、《补中益气汤》加柴胡、黄柏、山栀、茯苓、木通,

可以调理小便淋沥、气虚、膀胱湿热未清之证。

千古良方《补中益气汤》,10种加减运用,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补中益气汤》与丸药的配合应用:

凡饮食劳倦,夜寐难成或心烦者,可配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丸。

凡饮食劳倦、思虑伤心脾者,可配归脾丸、人参养荣丸。

凡中气不足、纳谷少思或口漾清水者,可配香砂六君丸。

凡中气不足,脾胃虚寒,食后腹胀者,可配附子理中丸。

凡中气不足,气病无力排解而便结者,可配六味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

凡气虚肾弱,腰腿痿废者,可配健步虎潜丸。

凡脾虚肝旺,可配左金丸。

凡脾胃亏损,停食痢疾,可配香连丸。

凡脾气素弱、月事不调者,可配逍遥丸等。

千古良方《补中益气汤》,10种加减运用,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在文章最后在向大家阐述一下我的五行同调观点:五行相生相克,一脏失衡,则其余五脏皆失守,身体诸多表症皆发于五脏,五脏不安就会导致五行失守,继而导致:失眠,多梦,易惊醒,耳鸣,心慌气短,胃胀,便溏,盗汗,湿热郁结,痰湿不化,肝气郁结,月经不调,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等五脏相关症状,调理首要也不在于病急乱投医一股脑的出现什么就改善什么的单一调理,需追根朔源五行同调,方可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