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认为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跟大鹏老师学语数


1、最重要的一点,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想要让孩子热爱劳动,那问问你自己,你热爱劳动吗?


这很重要,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妈是有点轻微洁癖的,所以家里从来都是干净整洁。现在我一个人生活,受我妈影响,我也是看不得住的地方有丁点乱。不管多忙多累,一点会好好的整理一番。我身边也有不少反面教材,去他们家我脚都不知道怎么下,据我观察,他们父母也不是多勤快的人。这可能就是潜移默化的作用吧。


2、主动创造机会让孩子做事,当然,这个事不仅指做家务,也包括运动,逛超市等,千万不要觉得他会做的不好,做的慢。多夸奖,让他从劳动中获得认可感和喜悦感。最主要的是,要让他从这些小事情里面懂得热爱生活。


3、再来可能就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了吧。之前看过一个电视节目,一个高年级学生抱怨他妈妈让他做的家务太多了,希望可以减少一些。

他妈妈是这么说的:

家务是生活的一部分,儿子已经长大,应该开始学习承担家庭生活的责任。生活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家务劳动的能力会锻炼你的动手能力,会让你有耐心有爱心。你必须学习,而且还要做的更多。


教习网


谢谢!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家长要有狠心,要舍得!

我的两个孩子,从小跟我父母长大,用‘’娇生惯养,溺爱‘’来说,一点不为过!可是他们都很爱劳动,他们离开姥姥,来我这里上学,我就开始培养他们,吃完饭,大的洗碗,小的扫地擦桌子,时间长了,习惯成自然,他们从不委屈,攀比,你干多了我干少了,他们会互相帮助,哥哥照顾弟弟……!

有一次,我外出学习10天,孩子都不大,我很不放心,学习结束就急忙回家,我走到院子时,听见两个孩子在家跳高的声音,我呐闷:哥俩在家干什么呢?我走进屋子看,两个人在蒸馒头,他爸爸和的面硬了,孩子揉不动,跳着高地揉!等我爱人下班回家,告诉我,你不在家,两个孩子蒸的馒头比你蒸的好!我听了很高兴!

其实,家长朋友,你想想,每个孩子都有动手劳动的愿望,是大人不给孩子机会,把它噩杀在摇篮中,孩子看见大人包饺子时,会说:我包,我包!大人会不耐烦地说:不用你,你干还不如我自己干好!要不说:你去写作业吧!……!

孩子有了劳动习惯,他上班后,都从打水扫地开始,不嫌脏和累,领导喜欢,同事开心。孩子们发展的很顺利!


沐清风明月


现在很多的家长对孩子非常宠爱,在家像小霸王一样,一点家务也不干,其实这样并不好。不喜欢劳动的孩子,以后对自己的发展一定是没有什么规划的。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我们的祖先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养活着自己。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物质水平不断提升,当代孩子的动手能力却越来越差,孩子们对待劳动也没有了以前的热情。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些锻炼机会,给一些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健康成长,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以下几点做法可以借鉴:

第一,父母本身要起到榜样作用。想要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首先自己要热爱劳动,积极地干家务活。这样才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能够慢慢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如果父母本身就特别懒,家务活碰也不碰,那孩子自然是有样学样,一切都向父母看齐。如果干一件事情,要求别人达到标准,首先自己要做到。

第二,不能急于求成。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这也可以干,那也可以干,就指使着孩子干活,这反而失去了劳动本身的意义。刚开始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言传身教,慢慢教会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安全的家务活。而且最需要注意的是安全和卫生,防止孩子受到什么伤害。可以让孩子自己叠被子、叠衣服,扫地之类的,循序渐进。劳动的本质不是让孩子干活,而是让孩子懂得劳动的意义,明白不能不劳而获。

第三,学会培养孩子对于劳动的乐趣。兴趣和乐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对某一件事有兴趣,他才会主动地去了解,去劳动。孩子的模仿能力都是很强的,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自己在做一些事的时候,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了解这件事情,对它产生兴趣,最好让孩子亲身感受一下。





跟大鹏老师学语数


小孩子小的时候都爱劳动。

大家应该都有这种体验,小孩走路还走不稳,就拿着比自己还高的扫把,簸箕在那非要扫地。在家抢着要抹桌子。然后大人在边上喊,有的是一把从孩子手里夺过去,说什么“等你长大再干”。


大人总是对孩子过度保护,有的是觉得孩子做事肯定做不好,做坏了还要大人重新收拾,更加麻烦。所以干脆不要孩子干。

同样的现象还有,有的家庭保姆带孩子,一般保姆为了省事,在孩子应该学吃饭的时候,非要喂饭。因为这样又快又省事,孩子自己吃,不但吃的慢,而且吃的一地都是,保姆还要搞卫生。还有的在孩子应该走路的时候,非要抱着,表面看这个保姆对孩子真好,其实她们大部分是为了省事,让孩子自己走路万一摔着,东家要责怪。另外,小孩子好动,走又走不好,保姆得弯着腰,一路跟着孩子跑着跑那,累得很。所以干脆不让孩子自己走。


学说话,学走路,学做事,对孩子来说都有一个敏感期。过了那个阶段,你再培养教导,往往事倍功半。

不让孩子在该做什么事的年龄去做事,是剥夺了他学习权利。

等孩子大了,你再觉得他懒,想让他做事就难了。因为已经养成了不干活的习惯。

我记得我已经小时候非常想洗碗,有一次我妈同意我洗全家的碗,我开心地一边洗一边唱歌。可是也就那么一次,后来我妈啥事都不让我干,怕我干砸了,于是现在我成人了,还是懒得做家务,洗碗更加是深恶痛绝的事情之一。



所以,建议父母们多放手让孩子做事。有时候放手给孩子,需要父母更大的耐心、包容心以及养育的智慧。


鱼潜的平凡日子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题主提出热爱劳动的问题,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

中国人自古就崇尚劳动,尊敬劳动,认为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一直以来都提倡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传统。

近些年,由于社会的多元化,劳动价值的商品化,学生一心朝拜去读书,毕业后参加工作的青年男女,很多人由于工作压力增大,逢假日,就想懒散一下,女主人不愿自己烧饭或者不会烧饭,就上饭馆嘬一餐;男主人懒于或者不屑于打扫卫生,就请小时工代替自己做杂事。我们先且不论孩子在读书期间该不该劳动劳动,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大人外出,孩子吃饭怎么办?孩子考不上学了,什么都不会怎么办?考上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吃饭靠上饭馆,长期下去健康卫生不讲,哪有自己做饭香?家务事雇工,额外负担不讲,有没有自己动手的那么贴、那么光?还有,这里的香,这里的贴和光所带给自己的精神愉悦是无法言喻的,也是更好、更积极的休闲。在这里,我只想谈及有这样的极少数现象,绝对没有指责具体人的意思,请千万别对号入座。

而且,不热爱劳动,有可能带入工作中变成劳动意识淡薄,甚至发展到好逸恶劳,拈轻怕重,一碰到费力费劲和困难的事就挑挑拣拣,出现频繁跳槽。

我国现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现行的一些体制正在逐渐打破和消失,未来时代更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这就需要我们从现在起,从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抓起。

我们要做好下面的三个基本工作。

一,强化孩子的劳动认识。学校和家庭都要加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和品德教育结合起来,高度认识:立德树人,劳动成才。

二,以身垂范。老师多教导,家长子示范,行动是最好的语言,示范是最好的潜行默化。

三,创造机会,手把手教方法。小事小到扫地,整理床铺,收拾房间;中事中到洗衣,煮饭;大事大到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公益劳动,例如植树,清洁义务工等,只要可能,多给孩子拓宽一些劳动机会。

家校协同发力,全方位提倡鼓励孩子自己动手的劳动精神,唱好一首劳动者之歌。


钱德铸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特聘咨询师 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 陈默老师的回答:

<strong>

我总是被问到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这种问题。我想跟大家说的是,注意力有天生的条件,有人他的神经功能很强,注意力就很好,有人神经功能很弱,他的注意力就不好。你看有一些孩子在0到3岁的时候,他睡眠都是浅睡眠,等到他上学了以后,就是那种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他的神经功能弱,我们总是觉得,要让孩子养成行为习惯,在课堂里的学习里去培养习惯,但是你要考虑,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神经条件比较弱,人跟人的注意力差异是很大的。

影响注意力的另一个原因是情绪,如果一个孩子情绪很糟的话,他注意力情况会很糟,这个是可逆的,当他情绪好的时候,注意力就恢复了。

至于他在家里的生活习惯,比如刷牙洗脸,这个就要看孩子与家长的关系。一个孩子跟家长的关系不太好的话,通常就这样不听家长话,你讲什么都不听。所以家长要先跟孩子搞好关系,你讲什么他才会听。我现在不知道这孩子多大,如果这个孩子超过初中以上了,也就不要谈什么做规矩了,如果他是幼儿园小学,你可以给他立规矩。

具体的方式是,提前给他讲好,这件事情该怎么做,然后让这孩子重复又重复,重复好几遍,他就知道你讲的这个应该怎么做,他等到他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一定要按照你原来说的这种方法去操作,一点不能打折扣,经过一段时间他就会养成规矩的,我现在不知道你的孩子多大,所以没办法跟你说你孩子的年龄具体要注意什么。

所以你不要去想我是没有养好他习惯,不存在这种问题。小孩子情绪好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合作,情绪不好什么事情都不合作,关键是孩子的情绪,很多家长只会责骂孩子,一天到晚讲负面的话,所以孩子情绪就很不好,什么事情也不合作。

<strong>


新东方家庭教育官方号


我来说说这个话题吧

通过我身边的例子:家长爱运动,孩子也热爱,家长龟式生活,孩子也不好运动。


培养孩子热爱运动,可以这样做:

1、提供运动场地、运动环境

举个例子,正逢清明假期,父母可以带孩子去踏青、爬山,提供孩子运动的氛围,孩子才能感受到爬山的乐趣,才会热爱户外,热爱流汗💦

2、带领孩子一起运动,陪伴是最好的教学

举个例子,平时周六周日家长可以下楼陪孩子一起小区跑几圈,跳绳等,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如果家长窝沙发上玩手机,孩子肯定也去看电视了。

3、鼓励孩子热爱运动

如果父母不爱运动,也要鼓励孩子运动,比如让孩子与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如果孩子踢足球的话,家长可以在一旁给孩子加油。



4、培养孩子一项运动擅长

当孩子在某一项运动中得到优越感后,自信油然而生!从此也会爱上运动。

我家孩子特别爱运动,游泳、跳绳、滑雪、篮球,都是他喜欢的运动项目,由这些运动结交不少优秀小伙伴,平时周末他们就约着一起出去玩,我也比较放心。


天天话育儿


这个问题提的好,劳动,在我们国家里对劳动有很多解释,比如劳动光荣、劳动教养、劳动改造等,劳动到底应该怎么定义呢,劳动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我们看到工人们需要劳动,农民需要劳动、无业游民需要劳动、犯了错误要劳动、犯法了要劳动改造……而我们国家里另一种情况是,当领导的不劳动、公务员不劳动、有钱人不劳动、有地位的人不劳动、有名望的人不劳动、有权力的人不劳动等等,由此可见劳动是属于下层人的专利或者犯错误、犯法的人的必须事物,劳动在我们国家和社会里已经被贴上了低级、低等和没有本事或者惩罚错误的专属标签,劳动是痛苦、劳动是折磨、劳动是惩罚、劳动是……这样的思维情况下,大部分人都选择逃避劳动,比如在一个家庭中最没有地位的人家务劳动最多,最有地位的人家务活干的最少或者不干,在一个公司或者社会中也是同样的道理。

作为家长不喜欢干家务,为了干家务活夫妻双方还经常争吵不休,有时候还会为此打架,甚至导致夫妻双方离异,这样的家庭氛围的影响下,从小孩子的心智模型建立中就已经种下了劳动可耻的潜意识,加上长大以后进入社会还是这样定义劳动,孩子们从内心就对劳动非常抵制,也就不喜欢干活了。

要想改变这一切,我们做家长的首先应该改变自己对劳动的看法和定义,夫妻双方都主动干家务做饭,在干家务的时候要身心愉悦地干,劳动完成后要与家人共同分享干家务的快乐,然后,逐步影响和带动孩子一起干家务,最终改变孩子对劳动的兴趣和认知。

以上只是个人浅薄的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明德树人教育机构


热爱劳动是好习惯,是值得重视和培养的品质。其实,劳动不仅对孩子们,而且对咱们每个人来说,都极为重要。

正是劳动加智慧创造了人类,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一切。人的才能来自实践、来自劳动。实践(包括劳动)出真知,实践验证认识正、误,实践检验认识效果,实践推动认识过程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笔者心里曾经长期有一个大惑不解的问题。小小的岛国日本,人口密度大,经济、科技等发展速度却如此惊人。特别是二战以后,日本在一个被打得稀巴烂的废墟上仅仅用几十年便恢复了元气,重新崛起为世界强国。其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后来通过资料介绍,才知道其根本动力在教育,在于对人才的培养造就。人才培养必须从孩子抓起。所以,归根结底,日本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从小就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自己动手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良好习性。这样培养教育出来的孩子长大后,无论是劳动能力还是智力都很强。他们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义务、成就事业。

既然劳动实践如此重要、至关成败,那么,该怎样使咱们的孩子热爱劳动实践呢?笔者通过长期观察和生活体验,认为务必采取两方面措施。

一是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基础教育阶段起就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孩子从幼儿园开始,特别是小学阶段,老师要亲自示范,告诉孩子们做好日常生活事务。如生活自理,打扫清洁卫生、洗衣做饭等。年龄长大一些后,如小学四年级以上,学校应定期组织带领学生们参加工厂、农村的各种生产劳动。让学生们在生产劳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获取对各种事物的直接感觉(感性认识)。

二是家庭应注意从小就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优良品性。父母要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做各种家务劳动。尤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有规律的作息时间,讲究日常的卫生整洁,经常整理打扫房间家具衣被等。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最具体、最亲近的导师。父母的模范行为和良好的家教、家风(行为作风)会在孩子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烙印,也从根本上影响孩子的思想智慧和行为习惯。

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齐抓共管,共同培养训练,使孩子在有利的生活环境中耳濡目染,模仿学习中逐渐成长成熟。这样的孩子肯定会成为既热爱劳动、有实践经验,又有知识文化的宝贵人才。(完)


柔柔春风1


1/7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劳动计划,并规定好每个劳动所使用的时间,这样不仅劳动起来井然有序,而且可以提高劳动效率。

2/7

提前教给孩子一些劳动应该知道的常识,让孩子知道每一步应该如何做。

3/7

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参加劳动,但孩子在劳动者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进行指导、解决。

4/7

在劳动中家长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些劳动障碍,磨练孩子的劳动意志。

5/7

平时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一些家务劳动,如何父母一起做饭、洗衣、整理房间等,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还可以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

6/7

对于孩子在劳动中的优秀表现,家长要及时的给予表扬,让孩子体验到劳动成功的乐趣。

7/7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不是经过一次、两次劳动就可以形成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要持之以恒,不能够抱着一劳永逸的思想。

影响孩子的成长因素有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孩子的成绩不如人意,大多数因为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笨。关键的因素在父母,在父母如何培养和引导孩子。大咖认为只要父母能正确引导孩子养成以下几种好习惯,孩子的学习难题将会迎刃而解。

一、做事要专心,学习需要集中精力。

孩子学习时,家长要做到绝不让他受到任何干扰,并规定他学和玩的时间,培养他专心学习的习惯。无论孩子学什么都要求他要专心。学语文就专心于语文,学数学就专心于数学。绝不允许学的时候想着玩,玩的时候又怕耽误学习。一心不可二用,否则一切努力都是徒劳无功,即使天天坐在书桌旁也只是装样子,是浪费时间,是自己欺骗自己和别人。学习的时候就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地安心学习,玩的时候就放空自己、无忧无虑地快乐玩耍。

二、做事要雷厉风行,麻利、利落,学习不能磨磨蹭蹭、拖沓。

做事麻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习惯,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孩子雷厉风行的作风。由于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很多人都是要磨蹭很久才能开始工作,很多宝贵时间就在这种磨蹭中被浪费掉了。

从小教育孩子学习时要全神贯注,要让他们知道,只有高效的学习,每天只需一两个小时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那样你才能有更多的时间运动、休息,参加各种活动,做你喜欢做的事情。

做事果断、行为利落,才能成为完美的人,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有所作为。这不仅适用于孩子现在的学习,更适用于孩子以后的工作生活。

三、做事要精益求精,学习不能不求甚解。

对于家长来说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孩子在学东西的时候总喜欢浅尝辄止,只是简单的理解一些表面的东西就以为自己都学会了,这是非常要不得的,尤其是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习上,一定要严禁不求甚解,以培养他精益求精的习惯。

教育孩子就像砌砖,只有严格要求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很不喜欢做事不求甚解的人,他们总是“差不多就行”,其实差很多。我们教孩子从小做事要认真,要做就努力做好。不管学习还是爱好,都要求精。要告诉他,任何事情做精了,就一定有价值。

四、做事要坚持不懈,学习更需如此。

人一生总会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很多难以预料的问题和困难。我们从小要教育孩子,确定目标后就要全力以赴,只要坚持不懈,铁杵也能磨成针。我们家长要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出各种方法鼓励他坚持、坚持、再坚持,直到成功,以此来训练他的毅力。注意力是坚持的前提,所以我们要以此为切入点来训练孩子,培养他的毅力,让他深刻的体验到坚持不懈就会成功的道理,以让他形成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