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結束的平成時代為何有一種“焦慮”感

平成時代的日本如何成為“落後國家”

橋本隆則/文

本文是頭條號《橋本看日本》的獨家文章,今日頭條享有獨家版權,未經允許轉載侵犯今日頭條版權權益,將受到法律追訴。歡迎把文章轉發到朋友圈。

當日本政府發言人菅義偉宣佈日本新年號是“令和”時,“平成”時代就剩下最後一個月的時間,2019年4月30日晚12點,30年的“平成”將正式宣告結束。筆者看著電視中那些在東京,大阪市中心歡呼新年號決定的人們時,心想日本右翼媒體因為明仁天皇沒有前去靖國神社參拜,就把“平成”時代塑造成一個“多災多難”的時代,如“東日本大地震”“奧姆真理教”等各種震撼日本人心靈的自然災害以及重大事件,經濟上的“停滯的20年”使得平成不景氣的代名詞,而新年號的發表似乎能把這些陰暗面全部吹走,但“平成”30年曆史還在那裡,就讓筆者覆盤看看“平成”時代到底給日本帶來了什麼。

即將結束的平成時代為何有一種“焦慮”感

平成元年,日本開始實施消費稅,同時日本衛星電視節目開始播放,筆者家中的WOWOW就是在那時加入。日本股價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之後日本股價再也沒有超越過,時間過去了30年,現在日本與30年前相比有什麼變化?

1) 日本的人均GDP由世界第2變為世界第25位

2) 外國人流入人數在經濟合作組織中名列第4

3) 個人零花錢少了約70%

4) 從過去的製造大國,變為投資大國

5) 日本女性的苗條世界第2

等等。閱讀這些數據或許可以從一個側面瞭解平成時代。筆者親身經歷了阪神大地震,東日本大地震,日本經歷了這些巨大的災難,日本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所佔比重逐年下降,進入一個停滯的時期。但是,另一方面看,“平成”時代與之前的時代相比,是沒有一次對外戰爭,沒有戰死者的時期,也就是“平成”和平時期。所以“平成”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印象,一個是“停滯”的日本,還有一個是“災害”的日本。很多人身處“平成”時代,看著周圍的國家從過去的貧窮落後,不斷變化,越來越富。其實這不是日本在變壞,而是世界都在變好,日本週圍國家都變得有錢,而日本在原地踏步。

即將結束的平成時代為何有一種“焦慮”感

即將結束的平成時代為何有一種“焦慮”感

即將結束的平成時代為何有一種“焦慮”感

“平成”之前的時代是戰後的“昭和”時代,日本利用兩場戰爭高速發展,日本就是NO1的時代,筆者在專欄中曾經提到過,當年(2000年)看到晚上北新地,很多陪酒女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打不到回家的出租車,都是拿著一萬日元面值的鈔票在路邊叫車,那時日本人都有錢。這時日本人均GDP世界第2位,到了2018年到了世界第25位,大家都沒有了錢。曾經有過一張圖,1989年(平成元年)世界第1位的公司是日本電話電報公司,第2位的公司是日本興業銀行,第4位是富士銀行,第5位是第一勸業銀行,在世界前10位的公司中日本竟然有7家公司入選。到了2018年,世界前10位的公司中沒有一家日本公司,前30位的公司中也沒有一家日本公司,日本最強大的汽車製造公司豐田公司才32位。2018年的世界是什麼公司獨佔鰲頭?第1位公司是蘋果公司,第2位是亞馬遜,第3位是谷歌,第4位是微軟,第5位臉譜,第6位阿里巴巴,全部是IT公司。從公司的價值看,1989年的NTT大約1638億美元,而2018年的蘋果公司9269億美元。並不是說日本完蛋了,而是想說時代變化太快,在產業的更新換代中,日本企業落伍了。補充一下,2018年的30位MASTERCARD公司價值也有2019億美元,世界上好的公司越來越大。

1989年日本的GDP僅次於世界第1的美國,佔全世界GDP的份額大約15%,與第3位到第5位的德國,法國,英國GDP總數相差不多。當時,東京是與紐約,倫敦地位相當的世界三大股票市場,美國,歐洲與日本的經濟中心之一。最新的世界GDP排名,日本排在美國,中國之後的第3位,但是佔世界GDP的份額僅有6.5%。從1989年到2018年,日本的GDP其實是增加了1.6倍,很多人說日本是“停滯”“失去的30年”的說法,其實日本是在穩步前進,只不過在地球村中日本是進步比較慢的國家之一。

即將結束的平成時代為何有一種“焦慮”感

即將結束的平成時代為何有一種“焦慮”感

即將結束的平成時代為何有一種“焦慮”感

重新回到世界的GDP的話題,1989年到2018年全世界的GDP增加了4倍。其中中國增加了26.1倍,印度增加了6.1倍,韓國增加了6.3倍,美國增加了3.5倍。歐洲也是增加比較慢的區域,但是其中德國增加了3倍,法國增加了2.5倍,意大利增加了2.1倍。日本GDP的增加量在全世界的139個國家排134位,高於中非共和國的1.3倍,利比亞的1.1倍,伊朗的1.1倍,剛果民主共和國的1倍。其餘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等都沒有統計。日本2018年的GDP是4.8萬億美元,如果按照世界平均增加率增加應該是因該市12.3萬億美元。現在按照日本的經濟規模,以及人口推算,說真話,日本未來將趕不上世界的增長腳步。因為,高齡化,人口減少等難關都在等待日本。

 但是從移民流入數量看,日本每年的流入量在40萬人前後,在經濟合作組織中排列第4位。如果比一口氣接受100萬敘利亞移民的德國,或者移民大國美國相比,確實差了很多,但與英國相比幾乎沒有太多的區別。注意流入量並不代表長期生活在日本的外國人數字,如果說外國純增長數2017年就有18萬人。

即將結束的平成時代為何有一種“焦慮”感

即將結束的平成時代為何有一種“焦慮”感

1989年到2017年,日本人減少最多的就是“零用錢”,也就是個人交際費,大約減少了70%,如果1989年口袋中每個月有5萬日元的“零花錢”,到了2017年只有1.5萬日元了。其中有一個可以推測的理由,日本生育率下降,孩子少了,“零花錢”大概也少了。其他的明顯減少還有被服費用。如西裝費用從過去的10萬日元,減少到現在的5萬日元。還有就是家電等家庭大件物品,同時孩子的教育費也在減。家庭生活中用在買大米以及買魚的錢也在減少。很奇怪,有的人不吃魚,可吃肉,但買肉的錢沒有增加,這說明食物費用減少了。

當然,在“平成”時代增加的費用也有。如因為智能手機的登場,通信費增加。人均擁有汽車的數量增加,汽車相關的支出增加,電費,自來水費用增加,煤氣費保持不變。醫藥品,醫療保健費用增加,其中診療費,各種按摩費增加,旅遊費用支出增加,還有網絡費用等增加。但是“平成”時代,百姓的生活還是向勒緊褲腰帶方向發展。

日本教育費中的還有一項生活費,孩子到大都市上大學,需要生活費,現在這筆費用也在減少。願因是多方面的,有孩子的家庭在減少,還有孩子數量在減少,這樣生活費支出就減少了。1989年左右,在東京上私立大學的平均每月生活費12萬日元。到了2017年,這個費用是8.6萬日元,差不多減少了30%。租房費用卻從1989年的4.8萬日元,增加到2017年的6.1萬日元,這樣的差額一比較,就可以知道每天孩子的實際生活費從1989年的2460日元,下降到847日元,差不多下降了66%左右。

即將結束的平成時代為何有一種“焦慮”感

“平成”時代的數據,可以看見,外界一直說日本是封閉國家,不接受移民,但每年有超過42萬的外國移民進入日本,實際長期居住的人數在18萬左右,這個數字非常驚人。很多人日本上了年紀的人說到年輕人就搖頭,但看看他們生活的狀況,不是非常努力?

如果不看數據,僅僅抽象地說世界經濟在變好,一般生活在日本的人很難理解,因為變好與變差是每個人的親身感受,綜合起來,生活在“平成”時代是一個令人焦慮的時代,隔壁家的青草比自己綠的道理一樣。但是,“平成”時代也有過去沒有的東西,網絡革命的出現,讓日本人知道自己的差距,這才有了“焦慮”感,日本人不再是島國的“井底之蛙”。

原名:即將結束的平成時代為何有一種“焦慮”感

請關注橋本微信公眾號sinkanaoka 這裡有有趣 完全不一樣的大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