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负债过重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如何应对?

省委秘书长


最近,不少专家和政府部门开始研究建立三张资产负债表,即政府资产负债表、企业资产负债表、居民个人资产负债表。政府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还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居民负债率在2007至2017年之间变化却很大:1、居民债务率从原来的18%升至50%。2、居民的储蓄率增速从48.8%降为7.7%。

此外,另据《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2018年中国城市家庭户均总资产是161.7万元,户均净资产是154.2万元。同时报告还说,城市家庭总资产中住房资产占比已经高达77.7%。显然,房子占了居民总资产的绝大部分,而其他的财产估值只有20%略多一些。

实际上,要说我国城市居民负债率只达到50%左右,那肯定是有所保留的。如果说2015年之前,房价上涨可能是炒房者或开发商一起哄抬房价,而在2015年之后,则是全民加杠杆,现在城市中七八成家庭是买房加杠杆的,四大行在2018年新增贷款中六成以上是居民房贷。一直以来,房贷业务都被银行视为“香饽饽”,优质贷款。

现在问题来了,全民负债率过高(主要是居民房贷),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什么危害呢?第一,由于背负债务率过高,导致居民后续消费意愿不足,那国家整体的消费能力就无法被激活。而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若一直无法得到解决,那会导致经济复苏乏力,马上居民收入减少,消费能力进一步受压迫,由此会形成恶性循环。

第二,全民负债过重会导致国家货币政策受到掣肘。当社会整体负债过高时,加息将会加大居民支出负担。政策制定者要考虑加息过后,高负债社会群体是否承受得起。如果贸然加息,很可能导致弃房断供者增加。但是,如果通胀过高,不加息又不行,届时会处于左右两难的境地。

第三,对于居民来说,背负起一身债务之后,意味着可支配的收入也降低了。而手里边钱少了,一旦发生意外风险或者疾病等重大消费支出,将对家庭整体造成更大的负担,也无法更好的面对风险。

第四,负债率过高,让年轻的购房者过多的承担起高房价的痛苦,不敢跳槽或失业,不敢创业实现梦想,不敢生孩子只能做丁克家庭。高负债率无疑是限制了年轻人的人生发展空间。比如,在高负债率之下,每月要大量房贷要归还,年轻人不仅是创业梦想付诸东流,而且连辞职改换工作发展环境的勇气都不存在了。

应该说,全民负债过重不仅对社会发展不利,对于经济稳定增长更不利,应该适度加以调节,一方面,提高房贷审核门槛,降低个人房贷的占比。同时,提供更多的公租房和保障房,满足刚需群体的置业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可以进一步下降个调税,或者让房贷能够抵扣掉个调税,尽可能的减轻房贷者的还款压力。

全民负债过重,主要还是高房价惹造成,这不仅会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会给经济带来冲击。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是,高房贷使年轻人不敢跳槽和创业;群众可支配收入减少,抵御风险能力就差。而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货币政策受高房价影响,不敢轻易加息。而居民可支配减少,对于启动国内消费,经济结构调整,是百害而无一利。全民负债要有度,否则各种隐患层出不穷。


不执著财经


《全民负债过重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如何应对?》

有人问:

全民负债过重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如何应对?


我们知道,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创造财富。

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只要停止劳动一个星期,社会就会灭亡。

那么,。我想一下,假设全民都不欠债,全都是亿万富豪,结果是什么?

全体老百姓都是富豪的结果,就是没人去劳动了,于是社会灭亡了。


所以啊“全民负债过重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如何应对?”

全民负债过重是好事,道理很简单……

俗话说得好,无债一身轻,领导骂你两句,问你为啥不加班?

你来一句:老子不伺候,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你就辞职走人了。

大家都不欠债,都不缺钱,都被领导骂一句,全国人民都辞职不干活了……

结果是什么?

结果就是,经济崩溃,社会灭亡。


现在全民负债过重……

比如,你月薪1万,欠债1千万,你被领导骂了,说你不加班,你敢辞职吗?

有一千万的债务在哪里压着,即便你火冒三丈,你也不敢辞职,你只能老老实实撅着屁股干活……

你不敢辞职,大家全部没人欠债几千万,大家被领导骂了,大家也不敢辞职。

于是大家只好勤勤恳恳,撅着屁股干活……

我国的工作效率立刻就提高一大截……
于是我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全民负债过重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如何应对?”

现在明白了吧?

全民负债过重导致的结果是,全国老百姓玩命加班干活还债,每天加班16个小时,为经济腾飞做贡献,这是好事,不是坏事。


如果大家都不欠债,都是富豪,那就全部回家睡觉去了,就没人劳动干活了。
所以啊,应对办法就是:全国老百姓要去借更多的债,欠更多债,这样劳动积极性就会继续高涨,搞不好每天加班24小时还债……

那就最好了,亏了我一个,幸福14亿人,造福子孙后代。

我是陈旭,我打工时,创造过5年从员工升职到私企老总级别的成绩,现在我是老板,别墅业主。如果你觉得我讲的话有道理,记得点赞、关注、加我哦!

——陈旭(chenxusir)网名:屠龙有术(tulongys)

-------------------------------------------------

陈旭精选文章:

富豪的发财思路,穷富的关键所在,穷人知道了必将升官发财

今日头条链接地址:https://www.toutiao.com/i6408430091080057345/

-------------------------------------------------


屠龙有术


最近,不少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开始研究建立三张资产负债表,即政府资产负债表、企业资产负债表、居民个人资产负债表。从初步形成的研究成果来看,中国政府资产负债表表现最佳,许多土他、自然资源、国企等构成了巨大的净资产总额,真可谓家大业大,不完全统计,净资产值在300万亿元以上。居民个人资产负债表现良好。根据《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2018年中国城市家庭户均总资产是161.7万元,户均净资产是154.2万元。同时报告还说,城市家庭总资产中住房资产占比已经高达77.7%。

2007年-2017年,中国普通居民有两个金融数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居民储蓄率,48.8%降为7.7%。

2、居民债务率(杠杆率),18%升到50%。居民储蓄率是指月存款占月收入比例。月入一万,存两千,储蓄率就是20%。

居民杠杆率是指月还债额占月收入的比例,负债包括房贷月供,卡债,花呗,校园贷,民间借款等。月入一万,房贷五千,债务率是50%。

虽然居民总债务率不高,但需要警惕的是

居民存款越来越少,居民债务越来越大。这符合一般人的直观感受。只要一买房,你家就进入最低生存模式了,什么钱也不想花,一心一意还房贷,夏天打车都舍不得。

当然居民负债过重的家庭还不多,主要是买房带来的影响。建议:一、租房不买房减轻负担,减少债务。二、不要提前消费,寅吃卯粮。特别是90、00后消费观念、消费偏好已经改变,有向欧美靠拢的趋势。三、政府加大风险控制,金融业对个人信用贷款要进一步提高门槛。


周思梦想


最明显且直接的影响就是抑制消费,影响内需啦。这个问题再往上传导就是生产的减弱与投资积极性的削弱。再进一步就是经济的减退!

其实这个问题在中国发生会更严重,这主要跟中国国民的消费习惯有关,中国国民不像美国人民热衷与提前消费,做为一个有忧患意识传统的国家,高储蓄一直是中国经济的常规形象,这也间接影响我国前期经济增长的严重依靠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

随着出口疲软,拉动内需的这个策略的地位越来越被重视,但这几年的房地产的极速发展,房贷让中国国民负债水平极速升高。这对我国的拉动内需政策钳制巨大。大家不敢消费,不想消费。这也是摆在我党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

我觉得应对方法大概有几个,第一,完善社会的各类基本保障体系,如医疗。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

第二,减税减费,提高国民的基本收入。

第三,推进经济领域的法制建设,切实保障国民的切身经济利益。特别是物权法的落实与分配制度的完善。

第四,积极运营各类金融手段,推进经济发展。

能想到的大概也就这些了,欢迎大家指正补充!


上古小胖


全民负债过重,说明提前透支了消费能力,大家手里的钱被提前花光,后果比较严重。比如现在的我国,由于高房价等原因,整体消费浮躁,就有这个趋势。

高负债主要有以下几个危害:

一、国民经济:需求不足,增长乏力。

由于负债过高,提前消费,今天把今后的钱都花光了,导致后续居民消费意愿不足。那国家整体的消费水平就不高,整体经济形势就不会太好。经济形势不好又会导致居民收入减少,整体增长乏力,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二、国家货币政策制定受限制

由于利率水平将直接影响负债的利息,所以当社会整体负债过高时,加息将对加大居民的支出负担。所以,在制定政策时,会综合考虑这个影响。

三、对于居民来说,可支配收入减少,应对风险能力下降。

负债水平过高,居民手头的可支配收入会减少,相当于手里边的钱就少了,储蓄少了。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意外风险或者疾病等重大消费支出,将对家庭整体经济造成更大的负担,也无法更好的面对风险。

四、社会稳定性和创造性

负债过高,每个人心里都是非常的紧张和浮躁的,这时如果再有其他的外部冲击,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而且由于家庭负债过高,大家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就会变得很低,不敢尝试过于创新和冒险的活动。从而抑制了社会整体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能力。

如何应对

其实我国一直在致力于降低居民负债水平。

倡导理性消费。比如购房方面,提高居民购房首付比例,从而达到降低购房贷款比例的作用。

这两年一直在推行的减税降费政策也是在致力于减少居民的额外支出,增加可支配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居民的债务负担。

总体来说,高负债的危害比较大。但还有一种说法,负债对于居民来说是好的,就是在预期通胀下,居民当前负债长久来说会随着通胀而减少。当然,可能也只有这一个好处吧。


树人财经


结果是金融风险,负债着无家可归,引发社会动荡。对策:一:不管什么性质的银行有步骤地收回所有房屋贷款,迫使年青人卖房,政府提供廉租房,有效地降低个人金融杠杆。同时拍卖腾出的住房,让一次性付款的买房者接手,时机成熟后开征房屋空置税,从而打击炒房。二:银行收回的资金,用于扶植新兴产业,中小微企业,科技企业,第三产业,可成立政府主导下的产业基金,用以提高实体经济发展能力,从而带动就业。三:各级政府停止以土地为依靠的地方财政,停止审批房建项目,已审批待建的,根据情况能终止的一律终止。同时,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美丽乡村,改造乡村,助力乡村走农村产业合作化道路,改革宅基地政策,鼓励青年下乡,特别是青年干部下乡,只有农村问题解决,全国一盘棋才能皆活。到时,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空头口号才能真正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真正鲜活。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此步骤时,特别要强调不可矫枉过正,讲究步骤,稳重求进,只有踏实做好每一步,才能达到目的。要科学论证,讲科学方法,树决心,有信心地完成这一重大使命。这些,是解决国内问题的一点建议。


牛眼cj


据《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透露,我们居民部门负债占可支配收入比达到90%,而2007年还不足35%。全民负债过重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负债最重的一代年轻人

据汇丰银行公布的一组数据,我国90后人均负债12.79万元,90后总人口是1.715亿人,他们负债总额接近22万亿元。

90后除了背负着沉重的房贷,日常消费贷款也非常多,买手机、买车、旅游,90后都是采取借贷消费,是银行消费贷的主力军,甚至远超80后。是真正的“暴花户”。

居民的资产到哪里去了

我们的负债那么严重,那么我们的负债形成的资产到哪里去了?

据《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披露,我国城市家庭总资产中住房资产占比高达77.7%,而美国这一数字为34.6%。据SOHO的潘石屹估算,当下我国的房子总市值是65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总和。

美国的房地产总市值是30万亿美元,欧盟为20万亿美元,日本为10万亿美元。

申万宏源的专题研报指出,到2018年末,我国居民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4.9万亿,而在2009年,这个数字为3.5万亿。

全民负债过重会导致什么结果

房价十数年的上涨,存款利息永远追不上房价上涨速度,越存越穷,再不买房就永远买不起房了,这些理念慢慢地越来越深入人心,最后导致出现居民存款搬家的现象,银行存款慢慢的变成了钢筋水泥,储蓄作为经济的压舱石消失了。

与此同时,居民的负债开始快速增长,从2007年负债占可支配收入比不足35%,转眼在2018年达到90%。

这意味着如果房价一旦开始下跌,则居民如果依靠可支配收入很难覆盖风险。特别是一些高杠杆负债者将被首先压垮。

关注楼市,关注股市,我是“天下会会天下”,欢迎关注!


天下会会天下


金融系统先大量放贷,推高了资产价格,目的就是经济掠夺百姓财富!然后百姓,中小企业,不得不去贷款,最终就是全民负债!所以说,金融信贷的无节制扩张,是罪魁祸首!最终结果就是要么崩裂,要么继续放贷,引起通胀!但必须要说,这是一个无法持续的游戏!


超157334873


全民负债导致的结果是″天下大乱″。应对办法是:先发展生产,自力更生,稳定民心,防内乱,御外乱。争取逐年民富国强。


扶正2


不管是那个部门做的统计 数据分析,摆在老百姓眼前的就是大批的负债家庭,可怜的工资在高物价面前不堪一击,为了一套房子,为了孩子上学,为了在病魔降临的那一刻能躺在病床上得到治疗,普通的老百姓不敢吃喝,不敢消费,基本的生活没有保障之前,让老百姓敢消费不过是一句空话,左右一回头都是给银行打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