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巡查機制 設監督牌子 巍山致力實現違建“零新增”

2019-04-08 10:1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孫新萍 通訊員 盧良王劍

建巡查机制 设监督牌子 巍山致力实现违建“零新增”

4月3日,記者走進巍山鎮城建辦,見數人聚攏著,正探討著什麼。原來,巡查人員在巡查時發現仙學塘村仙莊有一戶人家的陽臺上出現了新違建,有工作人員已前往現場,他們正討論如何更好地推進下一步工作。

巍山鎮已實現金華市級基本無違建鎮創建,村裡違建已基本拆除。2018年,該鎮拆違14萬多平方米。2019年至今,該鎮在第一時間發現8起新違建,做到即查即拆,拆除面積300餘平方米。

“三改一拆”和“無違建”創建行動目的是,拆出發展空間,拆出公平公正,拆出和諧美麗,讓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助推百姓居住環境品質提升。巍山鎮常務副鎮長鬍向陽說,巍山鎮探索走出以源頭管控、長效機制入手,致力實現違建“零新增”常態化之路。

建巡查机制 设监督牌子 巍山致力实现违建“零新增”

一線巡查聯動作戰

前不久,有人向鎮裡反映,大山村大爽自然村有人在違建施工。聯村幹部、規劃員等馬上前往反映的施工現場查看。只見原來拆掉的一處堂屋區域,有人正在打地基。此區域沒有列入村莊規劃,工作人員當場責令停止建設,並下發停建、限期拆除違建通知。

第二天,相關人員再次現場確認時,違建施工還在繼續。鎮城建辦在組織、研判後迅速行動,前往現場拆除新增違建。

巍山鎮積極探索防違控違長效機制,出臺《關於加強危舊房拆後重建監管工作的通知》,建立村級巡查、片級巡視、鎮級督查三重巡查監管機制,管控責任層層分解。工作人員以日常巡查為抓手,強化源頭髮現、源頭治理,依法從嚴、從重、從快對偷建、搶建行為採取強制停工措施,強力查處控制新增違法建築,杜絕出現新增違法建築。

巍山鎮拆後重建自然村已實現巡查監管全覆蓋,發現相關人員管控工作不力,監管不到位造成嚴重後果的,上報鎮紀委約談。2018年巍山鎮就此共約談聯村幹部、村幹部65人次,在全鎮範圍形成震懾效應。

同時,巍山鎮還以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為抓手,強勢推動鎮區違法建築拆除,全力開展遮雨棚、彩鋼棚、藍色屋頂專項整治行動;結合“清零入園”“雙十整治”行動,全速推進低散汙企業整治,嚴厲查處違法違規生產企業,立查立拆。

建巡查机制 设监督牌子 巍山致力实现违建“零新增”

一塊牌子全民參與

走進仙學塘村,看到拆後重建戶區域都設有一塊牌子,牌子上寫有業主、土地批准文號、批准時間、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編號、批准建設規模、四至範圍、監督責任人、投訴舉報電話等內容信息。巍山鎮城建辦主任黃淼軍說,設立這樣一塊牌子,一舉多得。首先對拆後重建戶來說,有一種自我約束的作用;其次,可營造一種公開、透明的重建氛圍;再次,一塊牌子的設立就是一次很好的宣傳,最關鍵的是可實現違建全民監督,提升全民無違建意識,形成群防群治。

巍山鎮還加大村裡的規劃修編,明確區域規劃內容,哪裡不能建,哪裡可以建,就有了方向和約束。全鎮拆後重建村規劃報批率已經達到100%。

同時,巍山鎮把各級有關“三改一拆”的政策彙編成冊,發放到每個村,並組織培訓。

下一步,巍山鎮將加大宣傳力度,加大對典型案例執法拆除曝光力度,將宣傳工作貫穿於整治工作全過程,讓幹部群眾充分認識非法佔用土地、違法建設等行為的嚴重後果,切實提高基層幹部和群眾依法依規合理科學用地意識、守法觀念,動員群眾舉報和打擊違法用地、違法建設行為。

胡向陽說,在確保違建“零增長”的同時,還要做好拆後利用文章,齊心協力,打造最美好生活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