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之最——搏克

搏克是蒙古族傳統的體育娛樂活動之一,草原上的人們把蒙古式摔跤稱作"搏克"(蒙語結實、團結、持久的意思)。它是蒙族三大運動(摔跤、賽馬、射箭)之首,不管是祭敖包,還是開那達慕,"搏克"都是絕對不可缺少的主項。

"搏克"為蒙古語,意為摔跤,它是蒙古族"男兒三藝"之一,屬蒙古族傳統的體育項目。搏克--蒙古語,是結實的意思,"攻不破、摔不爛、持久永恆"。它絕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體育運動、而確確實實是曾在13世紀在我國建立舉世聞名的大元帝國的蒙古族先進文化的結晶。

內蒙古之最——搏克

·

搏克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西漢初期開始盛行,元代廣泛開展,至清代得到空前發展。蒙古自治區各地尤其是錫林郭勒盟、通遼市、呼倫貝爾市、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阿拉善盟等地都有流行。

烏珠穆沁草原是蒙古族搏克的搖籃。為了把搏克運動發揚光大,東烏珠穆沁旗於1984年成立了摔跤協會,將每年夏天的6月10日定為"搏克節"。2003年,國家體育總局把搏克運動與中國式摔跤融為一體,正式納入全國摔跤錦標賽中。

內蒙古之最——搏克

·

搏克歷史悠久,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搏克自我反思、自我創新、與時俱進發展成為符合現代文明的先進體育運動項目。搏克的歷史發展和規則演變、大致可分為"最野蠻、野蠻、文明、現代文明"四個階段;野蠻的氏族社會,人類為了生存,在與野獸和同類的搏鬥中發展了搏克,當時以"生死"為取勝標準;第二階段(13世紀蒙古族興起)和第三階段(元朝建立),搏克運動開始用於政治、軍事以及經濟和文化娛樂,勝負標準從"生死"逐步演變為"雙肩著地"和"軀幹著地"即負;當代中國的搏克,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勝負標準又發生了質變,及膝關節以上任何部位"一點著地"即為負;也就是"點到為止",勝方決不二次用力。

內蒙古之最——搏克

·

蒙古族自古以來就以能騎善射和身強力壯著稱。《元史》說:"元起朔方,俗善騎射"。元朝建立後,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明確規定蒙古族男子必須具備賽馬、摔跤、射箭三項技能,這三項技能便是蒙古族的"男兒三藝"。 摔跤--摔跤,蒙語為"搏克",是蒙古族的長項,我國體育運動會摔跤項目的獎牌,多為蒙古選手包攬。蒙古族摔跤的歷史較為久遠,西安出土的漢初匈奴遺物的銅牌上即有摔跤圖案,其摔跤的架式與今天的蒙古式摔跤的摔法十分相似,而且圖案還以樹和馬為襯托,據考證應該是蒙古族摔跤史的重要線索。蒙古族摔跤,起初具有很突出的軍事體育性質,主要用以鍛鍊體力、毅力、技巧等。元朝的帝王十分提倡摔跤運動,每逢舉行重要宴會,都要有摔跤交手競技助興,並像中原歷代王朝用武舉選士一樣,把摔跤定為武舉取士的一項重要內容。當時摔跤的佼佼者可以獲得很大的榮譽。

內蒙古之最——搏克

·

搏克運動的比賽形式古樸而莊重。按蒙古族傳統要求,參賽選手上身穿牛皮或帆布製成的"卓得戈"(緊身半袖坎肩),裸臂蓋背,"卓得戈"邊沿鑲有銅釘或銀釘,後背中間有圓形的銀鏡或"吉祥"之類樣字,腰間繫用紅、藍、黃三色綢子做的"策日布格"(圍裙),下身穿用32尺或16尺白布做成的肥大"班澤勒"(褲),"班澤勒"外套一條繡有各種動物或花卉圖案的套褲,腳蹬蒙古靴或馬靴。優勝者脖頸上配套五色彩綢製成的"將嘎"(項圈)。它是搏克手獲勝次數多少的標誌,獲勝次數越多,"將嘎"上的五色彩綢條也越多。

搏克比賽在悠揚激情的"烏日亞"讚歌聲中開始,比賽場地無特殊要求,有一塊平坦草地或土質地面即可舉行。選手們揮舞著壯實的雙臂,跳著模仿獅子、鹿、鷹等姿態的舞步入場。比賽規則簡單明瞭,不限時間,參賽者也不分體重,膝蓋以上任何部位著地為負。搏克運動要求選手腰、腿部動作協調配合,在對抗中充分顯示自己的力量和技巧。

內蒙古之最——搏克

·

比賽時,摔跤手要穿專門的摔跤服:上身著牛皮或帆布製成的緊身短袖背心,蒙古族親切的稱其為"召格德"。上面釘滿了銀質的"大號圖釘",後背中央還有代表著"吉祥"類的字樣,背罩紅、黃、藍三色做成的"布條披肩"。下身穿肥大的摔跤褲,外面在套一條繡有動物和花卉圖案的套褲,腳蹬蒙古靴。這身"行頭"一亮相,就"震"住了在場的所有觀眾。雙方交手時要高唱挑戰歌,然後會跳著獅舞出場,顯得相當有氣勢。裁判員發令後,雙方握手致意,各施展撲、拉、甩、絆等技巧以制勝。比賽要求不得抱腿,不得搞危險動作,除腳掌外,其他膝蓋以上的任何部位著地即為失敗。與其他民族式摔跤不同的是,搏克比賽不受年齡和體重的限制,也無時間限制。

內蒙古之最——搏克

·

搏克的大眾性體現在對待參加者的資格要求上,不分年齡,地位、民族、地域和運動經歷,只要在額滿之前報名都可下場參加比賽,而且規則面前,人人平等。據說,從前偶有外鄉過路的乞丐要參加摔跤,也絕對沒有被冷落的時候。倘若正好與王爺摔跤手相遇,而王爺的摔跤手嫌棄他,不屑與他較量,照例會宣佈乞丐為勝利者。

正式比賽時,下場的運動員一般最少為64人,最多可達1024人。在直接對抗性運動項目中,如此蔚為壯觀的宏大場面,真是絕無僅有。上場運動員足蹬馬靴、身穿牛皮飾釘交衣,在歌聲中跳躍入場,個個宛如巴斯達克的勇士,給人留下威武彪悍的難忘形象。

內蒙古之最——搏克

·

搏克自始至終努力確立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友愛、和諧的平等關係:對人體而言,搏克追求無比強壯和健美;對社會生活而言,搏克追求人與人之間互敬互愛、和平團結、和諧友愛、持久永恆的平等和無限博愛的美好關係。這種文化內涵始終貫穿著搏克的整個發展過程。搏克運動體現了對生活的大徹大悟、超凡灑脫。

2006年蒙古族博克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內蒙古之最——搏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