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甘油三酯4.87,三天后再测1.92,什么药也没吃,这可能吗?

【专业医生天天和您说健康】

体检甘油三酯4.87,三天后再测1.92,什么药也没吃,这可能吗?

张先生体检报告显示甘油三酯是4.87mmol/L,医生建议他积极干预治疗。张先生认为自己平时的生活比较注意,血脂应当不会有什么问题,对体检结果表示怀疑,于是三天后又到医院做了一次检测,甘油三酯的检测结果是1.92mmol/L,难道是体检结果出错了吗?

大多数得知自己甘油三酯升高时,第一反应就是该怎么治疗?如何才能降下来?需要吃什么药?事实上,当甘油三酯升高时,首先应当问的是为什么会升高?影响甘油三酯的因素有哪些?然后再说该怎么治疗,有些甘油三酯升高的情况并不需要特殊治疗。

首先,甘油三酯是一项与日常饮食密切相关的血脂指标,它主要是由食物中的脂肪酸与碳水化合物分解产物甘油,经肝脏合成的一种脂肪,因此检测前的几天吃了什么食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非常大,比如检测前有人吃了火锅涮了不少肉还喝了酒,有人吃了烤肉串还吃了大碗面,有人吃了羊杂汤等等,都会造成甘油三酯的大幅升高。这也就是甘油三酯每次检测结果都不一样,有时差别很大的原因。

经了解,张先生在体检前一天参加了同学聚会,吃了大餐还喝了不少酒,致使甘油三酯达到了4.87mmol/L;看到检测结果后,张先生恢复以往的生活习惯,三天后甘油三酯1.92mmol/L,表明甘油三酯升高主要受到了饮食因素的影响。

体检甘油三酯4.87,三天后再测1.92,什么药也没吃,这可能吗?

其次,甘油三酯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是血管内皮细胞中沉积的脂肪的主要成分,但它并不能直接进入细胞内,需要在血脂中一项叫做低密度脂蛋白的脂肪运送下才能进入细胞,因此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更为重要。也正因如此,《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对甘油三酯升高进行了分层:

  • 合适水平:小于1.70mmol/l
  • 临界升高:1.7-2.25mmol/L
  • 升 高:2.26-5.63mmol/l
  • 极 高:大于等于5.64mmol/L

之所以有这样的分层,是因为甘油三酯升高时,不同人需要采取的干预治疗措施不同,主要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 没有其它疾病,经检测低密度脂蛋白低于3.37mmol/L,甘油三酯处于升高范围内,只需要通过合理饮食,比如清淡少油、主食限量、增加优质蛋白、加强运动、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干预1-3个月,甘油三酯即会有明显下降,大多可维持在合适水平。

第二种 如果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疾病,首先应关注低密度脂蛋白是否控制在1.8mmol/L以下,其次应采取上述生活方式干预措施,经1-3个月复查甘油三酯,如仍处于升高水平,就应服用降脂药将甘油三酯降至合适水平。

第三种 如果甘油三酯处于极高水平,有些人可能达到10-20mmol/L,这样的高水平不仅仅会引起血管的病变,还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发生,而重度坏死性胰腺炎是可致死的急症,应当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配合服用降脂药尽快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

另外,可能有不少人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饮食也注意了,运动也进行了,有的人还吃了降脂药,但甘油三酯从4.87mmol/L降到了1.92mmol/L后就再也降不下来了,这又是为啥?该怎么办呢?

体检甘油三酯4.87,三天后再测1.92,什么药也没吃,这可能吗?

血脂的高低决定于机体的代谢机制,有些人受遗传因素或受全身其它疾病的影响,甘油三酯始终表现为临界升高,此时重点要关注的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研究表明:正常人如能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1mmol/L以下,将极大地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因此在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力争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达标更为重要,即便甘油三酯有轻度升高也能接受。

因此,在血脂检查时应重点检查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但在一些体检中只包含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两项检查,想检测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需要另加检测费,从上述的分析中可知,这样的检测费该加就加吧,因为健康可是无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