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甘油三酯4.87,三天後再測1.92,什麼藥也沒吃,這可能嗎?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

體檢甘油三酯4.87,三天後再測1.92,什麼藥也沒吃,這可能嗎?

張先生體檢報告顯示甘油三酯是4.87mmol/L,醫生建議他積極干預治療。張先生認為自己平時的生活比較注意,血脂應當不會有什麼問題,對體檢結果表示懷疑,於是三天後又到醫院做了一次檢測,甘油三酯的檢測結果是1.92mmol/L,難道是體檢結果出錯了嗎?

大多數得知自己甘油三酯升高時,第一反應就是該怎麼治療?如何才能降下來?需要吃什麼藥?事實上,當甘油三酯升高時,首先應當問的是為什麼會升高?影響甘油三酯的因素有哪些?然後再說該怎麼治療,有些甘油三酯升高的情況並不需要特殊治療。

首先,甘油三酯是一項與日常飲食密切相關的血脂指標,它主要是由食物中的脂肪酸與碳水化合物分解產物甘油,經肝臟合成的一種脂肪,因此檢測前的幾天吃了什麼食物對檢測結果的影響非常大,比如檢測前有人吃了火鍋涮了不少肉還喝了酒,有人吃了烤肉串還吃了大碗麵,有人吃了羊雜湯等等,都會造成甘油三酯的大幅升高。這也就是甘油三酯每次檢測結果都不一樣,有時差別很大的原因。

經瞭解,張先生在體檢前一天參加了同學聚會,吃了大餐還喝了不少酒,致使甘油三酯達到了4.87mmol/L;看到檢測結果後,張先生恢復以往的生活習慣,三天後甘油三酯1.92mmol/L,表明甘油三酯升高主要受到了飲食因素的影響。

體檢甘油三酯4.87,三天後再測1.92,什麼藥也沒吃,這可能嗎?

其次,甘油三酯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心腦血管病發生的一個危險因素,是血管內皮細胞中沉積的脂肪的主要成分,但它並不能直接進入細胞內,需要在血脂中一項叫做低密度脂蛋白的脂肪運送下才能進入細胞,因此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更為重要。也正因如此,《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對甘油三酯升高進行了分層:

  • 合適水平:小於1.70mmol/l
  • 臨界升高:1.7-2.25mmol/L
  • 升 高:2.26-5.63mmol/l
  • 極 高:大於等於5.64mmol/L

之所以有這樣的分層,是因為甘油三酯升高時,不同人需要採取的干預治療措施不同,主要分三種情況:

第一種 沒有其它疾病,經檢測低密度脂蛋白低於3.37mmol/L,甘油三酯處於升高範圍內,只需要通過合理飲食,比如清淡少油、主食限量、增加優質蛋白、加強運動、戒菸限酒等生活方式干預1-3個月,甘油三酯即會有明顯下降,大多可維持在合適水平。

第二種 如果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等疾病,首先應關注低密度脂蛋白是否控制在1.8mmol/L以下,其次應採取上述生活方式干預措施,經1-3個月複查甘油三酯,如仍處於升高水平,就應服用降脂藥將甘油三酯降至合適水平。

第三種 如果甘油三酯處於極高水平,有些人可能達到10-20mmol/L,這樣的高水平不僅僅會引起血管的病變,還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發生,而重度壞死性胰腺炎是可致死的急症,應當在改變生活方式的同時,配合服用降脂藥儘快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

另外,可能有不少人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飲食也注意了,運動也進行了,有的人還吃了降脂藥,但甘油三酯從4.87mmol/L降到了1.92mmol/L後就再也降不下來了,這又是為啥?該怎麼辦呢?

體檢甘油三酯4.87,三天後再測1.92,什麼藥也沒吃,這可能嗎?

血脂的高低決定於機體的代謝機制,有些人受遺傳因素或受全身其它疾病的影響,甘油三酯始終表現為臨界升高,此時重點要關注的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研究表明:正常人如能將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1mmol/L以下,將極大地降低動脈粥樣硬化、心腦血管病發生的風險,因此在建立良好生活習慣的基礎上,力爭將低密度脂蛋白控制達標更為重要,即便甘油三酯有輕度升高也能接受。

因此,在血脂檢查時應重點檢查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但在一些體檢中只包含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兩項檢查,想檢測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需要另加檢測費,從上述的分析中可知,這樣的檢測費該加就加吧,因為健康可是無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