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究竟是南京大學、南昌大學,還是南通大學

【語言文字規範問題大家談】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發展,特別是智能手機的普及,網絡語言逐漸迎來了發展的高潮,並對漢語本身形成了一定的衝擊和影響,出現了諸如“打call”“童鞋”等新詞語。這些新興縮略詞、混合詞、字母詞、諧音詞等,不僅在網絡上大受歡迎,也“走俏”於生活的各種場景中。那麼,應該如何看待這些新興詞語,是否需要對它們進行一定的規範,本期,我們約請了四位學者就以上問題進行探討,以饗讀者。

一個“南大”幾家搶,說的是幾年前的一樁公案。2015年,南昌大學在其官網發佈《南昌大學章程》,將其簡稱定為“南大”,這就與早就約定俗成的“南京大學”的簡稱重複,引發了輿論關注。討論中,人們聯想到南寧大學不叫南大就只能叫寧大,可寧夏大學、寧波大學又有問題了;寧夏大學叫“夏大”就與“廈大”讀音重合了。這就刺激了網友們製造噱頭的幽默才能,如把廈門大學說成“門大”,把汕頭大學稱為“頭大”,把太原大學叫作“太大”,等等。

為什麼高校都如此重視簡稱呢?第一,根據計量語言學的統計,漢語詞語的使用頻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詞語長度,詞語越長,使用頻率越低。就是說,一所大學有一個精短的、響亮的簡稱,對於提高學校的知名度,讓人們更順口提及,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二,人們日常交流中,簡稱入句,常常更合乎說話的韻律和節奏,如“駐京部隊”“來滬人員”就比“駐北京市部隊”“來上海市人員”更符合“2+2”節拍的閱讀呼吸習慣,因而更容易被說話者選擇。第三,使用簡稱做談論的話題更容易讓聽話者記住談論的對象,比如“中科大這幾年發展很快”就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幾年發展很快”效果更好。

大學的簡稱問題在語言學上歸屬縮略詞語範疇。一般認為,人們喜歡用縮略詞語是說話者總想用盡量簡短的話語說清自己的意思(語言經濟原則下的惰性心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人類大腦信息處理能力是有限度的,句子太長會讓聽話人記住了後面的忘了前面的,因此把句子內部的一些部分進行壓縮可以更利於語句理解;再有就是前面說的大學簡稱的自身表達優勢。由於這些原因,各民族語言都有使用縮略詞語的習慣,比如在英文文獻中,一些較長的單位、概念,只要後面還要提及,都會在首次出現該詞語時,標註由首字母組成的縮略語,比如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貿易組織),後面再提到該組織時,就用WTO代替。漢語的縮略方式也很豐富,除了採取英文這種辦法,對詞語的縮略形式還有:①簡縮法(網絡紅人—網紅);②節除法(如“政治協商會議”的縮略語“政協”);③中心詞共享法(如“大中小學、進出口、出入境”等);④中心詞共刪法(如“比先進、學先進、趕先進、幫先進、超先進”構成“比學趕幫超”);⑤句子壓縮成詞(如“軍轉民、專升本、利改稅”);⑥一縮再縮,縮略語根據使用場合被再次縮略(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中”);⑦“合音字”,從兩個音節中選取部分音素構成一個新的音節(“兩個”—“倆”,“三個”—“仨”,“不用”—“甭”)等。

近年來網絡傳播的方便和快捷,激發了網友的創造力,大量新型縮略詞語進入交際領域,並從線上延伸到線下。如“土肥圓、營改增、高富帥、儍白甜、不明覺厲、喜大普奔、人艱不拆、十動然拒”等。這些新型縮略詞語,很多是把一個完整的事件壓縮成三個或四個音節。但新造縮略詞語大量使用,其負面效果也迅速顯現出來。一是新造縮略詞語太過隨意,穩定性差,幾乎每天都在產生和消失,造成了使用者的記憶負擔;二是有些縮略詞語意義比較冷僻,很多人往往不知其意,造成交際障礙;三是中小學生出於追求時髦的心理,在日常交際和作文中使用網絡縮略詞語,模糊了規範語言的學習。

那麼,縮略詞語應當如何規範呢?一方面要嚴格要求。官方文件、出版物、學校教學不應使用或出現網絡縮略詞語。另一方面也應適當寬容。網絡縮略語言無論怎麼新奇,畢竟是以交際為目的,這一因素決定了它不可能太離譜,有一些有特色的新造縮略語也會沉澱下來,進入規範詞語之中。回到開頭說的大學簡稱,有以下解決辦法:一是尊重歷史,近幾十年裡,“南大”逐漸成為南京大學公認的的簡稱。嶺南大學、南開大學這兩所原來稱“南大”的學校也就分別改稱“嶺南”和“南開”。二是尊重權威,教育部先行批准的大學章程中確定的簡稱,後申報的學校應該回避,比如南昌大學、南通大學、南寧大學都不宜再簡稱“南大”。三是現在大家也接受了三音節詞和四音節詞,大學簡稱也無須非減到雙音節不可,像“北師大”“東北師大”也是很好的選擇。

(作者:吳長安、吳娜,分別系東北師範大學教授、中山大學博士後)

“南大”究竟是南京大學、南昌大學,還是南通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