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卢塞恩《垂死的狮子》说说瑞士的雇佣军制度

圣莱奥德迦尔教堂往北不远,还有个卢塞恩的重要景点,一个岩石上的石刻,基本上旅行团都会带客人来这里,但导游是怎么解释的,游客是不是真感兴趣就不知道了。即使不知道它的典故,权且当做一件艺术品也是没有问题的。

由卢塞恩《垂死的狮子》说说瑞士的雇佣军制度

雕刻的名字叫《狮子纪念碑》(Lion Monument,Löwendenkmal),也叫做《垂死的狮子》或《卢塞恩狮子》,主要是为纪念1792年10月8日,瑞士雇佣军为保卫杜伊勒里宫而牺牲了近千人的那次事件有关。

由卢塞恩《垂死的狮子》说说瑞士的雇佣军制度

说狮子之前先说说长达数百年的瑞士雇佣军制度。

瑞士雇佣军(Swiss mercenaries,德语:Reisläufer),长期存在于欧洲的一支军事力量。从中世纪后期开始,到文艺复兴时期达到最盛,直到1874年被废止。大致在14-19世纪的几百年间,几乎全欧的战事都有瑞士雇佣军的身影,诸如英法百年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三十年战争,拿破仑战争,意大利统一战争等等,瑞士雇佣军为法国、神罗、教皇国、德意志诸侯、英国、西班牙和荷兰等国都作过战。

瑞士雇佣军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一个“穷”字,中世纪的瑞士估计景色和今天也差不多,但再美的景色也不能当饭吃,瑞士大多位于山区,那时没有旅游业,除了像卢塞恩这样的少数商路城市,大部分州比较贫穷落后。不过瑞士人自古就勇猛善战,他们的祖先赫尔维西亚人就敢与强大罗马军团叫板。

最初瑞士人打仗,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和自由,比如1386年的森帕赫之战,瑞士联邦军以少胜多打败了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大军,缴获的战旗放在卢塞恩的圣方济教堂内炫耀了数百年。

瑞士人以少胜多的战绩很快传遍了欧洲,瑞士周边的国家也比较忌惮进入瑞士的山区跟瑞士人作战。于是就有一些国家或领主出钱雇佣瑞士人为他们去打仗。当然,对于非常穷的瑞士人来说,这也是一件很有诱惑力的事。

像佛罗伦萨这类的城市共和国,是很难拥有军队的,加上他们又很有钱,所以只能靠雇佣军来作战。马基雅维利在他著名的《君主论》中曾详细介绍过雇佣兵制度和瑞士兵的作战特点。佛罗伦萨的佣兵凉廊就是因雇佣兵而得名,不过佛罗伦萨雇佣的好像是德国长矛兵,至于有没有瑞士人,这个我也不能确定了。

瑞士雇佣军出外参战主要还是通过各州政府组织,并不是个人行为,他们只服从于自己的领导(有点像包工头),他们讲原则,不糊弄事,又讲信用,给多少钱干多少事。谁给的钱多为谁卖命。敌方给的钱多,可能立马跳槽到对方,所以经常会有瑞士人在同瑞士人作战的情况发生。没办法,谁让瑞士人穷呢。他们还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留俘虏。

瑞士雇佣军还是高度专业化的军事组织,既能单兵作战,又懂得配合,尤以长枪阵最为出名,所以长枪兵也曾是瑞士雇佣军的代名词。

1474-77年的勃艮第战争中,瑞士雇佣军替法王路易十一打仗,居然打死了法王最头疼的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这场战事结果对法国国土扩张影响很大。

1499年的施瓦本战争,瑞士军的战绩也是尤为突出。

1527年5月6日,在罗马之劫中,教皇的瑞士卫队拼死保卫教皇,战死147人。

莎士比亚在他的《哈姆雷特》第四幕第五场中有,King:“Where are my Switzers,Let them guard the door”的台词。其中的Switzers就是国王的瑞士卫队。

16世纪后,欧洲一些地方开始有人效仿瑞士雇佣兵,甚至连服装也模仿瑞士兵,最主要的有德国长矛兵(Landsknechts,日耳曼雇佣兵),一度在战场上与瑞士雇佣兵势均力敌,让瑞士兵也吃了不少苦头。

17世纪后,随着火枪的大量应用,瑞士兵的冷兵器优势就不再突出了。不过瑞士士兵依旧是17-19世纪欧洲军队的重要雇佣军。其中最稳定和规模最大的雇主是法国,瑞士军队在这里成为步兵的精英,他们的薪金甚至远高于法国士兵。

法国大革命时期,瑞士军曾服务于国王路易十六(狮子雕刻就是与其有关),而日后的拿破仑军队中也有瑞士军团,拿破仑从莫斯科大撤退时,瑞士军团牺牲了八成。

由卢塞恩《垂死的狮子》说说瑞士的雇佣军制度

我们现在来说说这座狮子雕刻。

法国大革命爆发时,由于瑞士军队比法国军队还要可靠,1789年7月法王路易十六召集大批瑞士军团到巴黎的皇家军队中。其中还有一支瑞士掷弹兵队派去加强巴士底监狱的防守(当然还是没守住)。

从1789年大革命爆发,到1792年,国王路易十六被要求从凡尔赛宫搬到破旧的杜伊勒里宫居住(相当于软禁),但还有个国王的称号。但巴黎市民(还有唱着马赛曲从马赛赶来的义勇军)对立法议会及现状并不满意。1792年8月10日,巴黎市民(无套裤汉为主)发动起义袭击了杜伊勒里宫,起义之前路易十六已经离开了这里,驻守杜伊勒里宫的瑞士士兵完全可以放弃抵抗。但他们依然选择尽忠职守,结果有约760人战死,约三百多人受伤后被俘,而被俘者后来大多病死或被处死。其中的一位瑞士指挥官还被判处了枪决。

迫于形势的压力,立法议会废黜了国王,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成立,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被砍头。

近千名瑞士士兵死亡的消息传到瑞士,在瑞士人中产生了很大的震动,也让更多的瑞士人反对存在多年的雇佣军制度。

有位叫卡尔.费弗(Karl Pfyffer)的瑞士军官由于正在卢塞恩休假,而躲过了这次灾难。为了悼念他的战友,他计划建造一座纪念碑。1818年,他用募捐的方式来筹集资金,除了来自瑞士国内,还有来自俄罗斯沙皇、普鲁士国王、法国王室和丹麦王子的捐款。

纪念碑的地点选在了卢塞恩城外的一处采石场,前面提到的圣莱奥德迦尔教堂正门就是用这里的石头雕刻的。

至于纪念碑的形式,军官委托卢塞恩的一位政治家找到了常住罗马的丹麦著名雕刻家巴特尔.托瓦尔森,托瓦尔森为他们提供了设计草图和几件小样的模型。

最初军官费弗打算设计一只死去的狮子,但托瓦尔森不赞成,托瓦尔森说,狮子没有死,只是受了伤在休息。

石狮子的雕刻者并不是由托瓦尔森,是由其他两位雕刻师依照托瓦尔森的设计完成的。

1821年的8月10日,法王瑞士卫队牺牲的29年纪念日,卢塞恩狮子纪念碑举行的揭幕仪式。雕刻的尺寸长约10米,高约6米。最上方的拉丁文:HELVETIORUM FIDEI AC VIRTUTI,大意是忠诚、勇敢的瑞士人。HELVETIORUM源自拉丁语赫尔维西亚人(瑞士人)

由卢塞恩《垂死的狮子》说说瑞士的雇佣军制度

狮子纪念碑下方的文字是那次死难的军官的名字(共26人),其中就有被判处枪决的指挥官卡尔.约翰.巴赫曼(BACHMANN),还有幸存的军官名字(16人)。

拉丁文DCCLX表示死亡人数760,CCCL表示幸存人数350,其实这350人中大多数被法国革命者杀死,活着回到瑞士的只有一百来人。

最下方的C. Pfyffer表示的是委托人Karl Pfyffer,A.THORVALDSEN表示设计者托瓦尔森。还有雕刻者的名字等。

由卢塞恩《垂死的狮子》说说瑞士的雇佣军制度

疲惫的狮子似乎在沉睡,后背上还插着折断的矛(或箭),前面的盾牌上的十字代表瑞士,狮子身下压着的盾牌上有代表法国王室的鸢尾花,以及瑞士兵惯用的武器长矛和斧枪。如果你在世界其他地方看到相似的狮子,都是其模仿者。

由卢塞恩《垂死的狮子》说说瑞士的雇佣军制度

关于雕刻的设计者巴特尔.托瓦尔森(Bertel Thorvaldsen,1770-1844),我之前对他一无所知,巧的是不久前曾跟“留白群”的一些网友探讨一尊雕塑的内容时,知道了这位作者,原来是位出生在丹麦哥本哈根的著名雕刻家。2012年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内看到的教皇庇护七世的陵墓,就是他的作品,只是那时我更不可能关注陵墓的作者是谁。托瓦尔森虽然出生住在哥本哈根,但他一生中大多数的时间在罗马度过。比较有意思的是,他是位新教徒。

更巧的是去年我在德国柏林参观老国家艺术画廊时,居然意外地看到了和网友探讨的那尊雕塑的真迹,《赫利孔山上的缪斯女神》。是从丹麦去柏林临时展出的。

由卢塞恩《垂死的狮子》说说瑞士的雇佣军制度

后来从柏林去哥本哈根时,在克里斯蒂安堡宫旁边拍到的一个博物馆,居然就叫托瓦尔森博物馆,只是博物馆已经闭馆,没有进去看。里面肯定有非常多的托瓦尔森的雕塑作品,那尊《赫利孔山上的缪斯女神》估计是从这里借去柏林的。

由卢塞恩《垂死的狮子》说说瑞士的雇佣军制度

虽然瑞士雇佣兵在欧洲的名气很大,但许多瑞士人还是反对这种制度,比如苏黎世的宗教改革家茨温利等。他们不愿看到瑞士人在为他国卖命,甚至只是为了金钱在战场上互相残杀。尤其是几次惨败和大屠杀后,更是惊醒了瑞士人。1874年的瑞士联邦宪法,终于禁止了瑞士向国外派遣雇佣兵的这一数百年的传统。不过,有一个特例,那就是梵蒂冈教皇卫队。

教皇卫队的历史可追溯到15世纪的教皇西斯图四世(西斯廷礼拜堂因他得名),但瑞士卫队正式成立于1506年的战神教皇尤利乌斯二世(欺压米开朗基罗那位)。

教皇瑞士卫队延续到今的原因,与一个事件有很大关系。那就是1527年5月6日的罗马之劫。当时德意志国王查理五世的军队因为指挥官死亡得不到军饷而发生叛乱,转而进攻罗马,以劫掠财物。这其中也与德意志士兵中有大量新教徒有很大关系。查理五世最初只是想派军进入意大利与法军作战,以施压教皇克勒芒七世与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的结盟。但并未有伤害教皇的意图。而当时刚刚兴起的新教也正需要查理五世与教皇联手剿灭,所以这事有点尴尬。很多人将这件事说成是查理五世要攻打罗马,活捉或加害教皇,是不准确的。那次事件不久后的1530年,教皇克勒芒七世在博洛尼亚的圣白托略大教堂为查理五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意大利国王。

那次事件中,教皇的瑞士卫队拼死保卫教皇,189人中的147人战死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台阶上,其余的人通过梵蒂冈与圣天使堡的通道将教皇转移到圣天使堡。从那时起,梵蒂冈的教皇瑞士卫队一直持续到今天。这是几年前在梵蒂冈拍到的瑞士卫队。

由卢塞恩《垂死的狮子》说说瑞士的雇佣军制度

梵蒂冈站岗士兵的装束还是中世纪的样式,士兵手中的长枪就是瑞士人擅长使用的斧枪,有点像中国古代的兵器-戟。

瑞士卫队的服装是瑞士卫队队长朱尔·雷邦德(Jules Repond)1914年设计的,据说他参考了当年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一些绘画和当年的文字记录,兼顾了16世纪文艺复兴的样式并考虑到军事活动的方便而设计的。并非传说中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我之前也曾这么以为)。

由卢塞恩《垂死的狮子》说说瑞士的雇佣军制度

卢塞恩狮子旁边,还有一个小礼拜堂。

由卢塞恩《垂死的狮子》说说瑞士的雇佣军制度

INVICTIS不知何意,PAX是拉丁文和平的意思。

由卢塞恩《垂死的狮子》说说瑞士的雇佣军制度

我猜这个小堂可能与瑞士各界与外国捐赠者有关吧,因为有面旗子有法国王室的标志。

由卢塞恩《垂死的狮子》说说瑞士的雇佣军制度

下篇预告:瑞士温迪施,罗马时代莱茵河防线上的军团驻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