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報志願,看懂以下選擇不後悔

在填報高考志願時,考生和家長們總會面臨很多選擇,是首選學校還是首選專業?是選擇就業好的專業還是有興趣的專業?是報熱門專業還是冷門專業?看完本文,讓你面對“魚”和“熊掌”時不再進退兩難,志願填報就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

填報志願,看懂以下選擇不後悔


一、首選學校VS首選專業

填志願看學校還是看專業,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能兼顧當然最好,產生矛盾時要綜合考慮。

1、首選學校

首選學校就是隻要能錄取入更高一批次或級別的學校,可以不考慮專業安排,甚至不惜服從調劑。從以下幾個角度考量首選學校:

綜合實力

一所好的院校綜合實力一定強,名校具有普通院校無法比擬的資源優勢,能夠培養全方位人才。

就業門檻

名校情結是大多數企業都會有的心態,畢業院校的好壞是一個就職門檻。畢業院校為211、985,這一條招聘要求被很多名企奉為金科玉律,許多畢業生的簡歷因此而篩除,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校友資源

校友就是將來重要的人脈資源,認識怎樣的人決定將來有怎樣的生活。

2、首選專業

首選專業就是隻要能錄取入理想專業,可以降低對學校的要求,甚至不惜降低批次。從以下幾個角度考量首選專業:

降低風險,保險起見

如果你的分數剛過線,那就沒必要跟名校死磕了,如果被分配到“偏遠地區”的專業就得不償失了。考生可按自身情況適當降低學校層次,力求“一矢中的”。

能幹什麼比從哪裡來重要

專業決定了畢業後的就業方向,就業單位在選擇應聘畢業生時,當然希望招聘上來的人能夠立即上手,恨不得新人馬上就能“當騾子當馬”。想要跨行就業,需要浪費很多時間精力,對於高技術含量的行業,跨行更難。

轉專業可能是個坑

很多學生和家長都會抱著“先考入學校再轉專業”的心態,但不同高校對於轉專業的規定、對學生的要求都不同。轉專業可能要付出更多代價,考生在升入大學後受各方面影響,最後能夠成功轉專業的幾率很低。

對於很多大部分考生,學校和專業難兼顧,需要考生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我們建議高分學生首選學校,兼顧專業;中低分學生首選專業,兼顧學校。

二、就業前景VS興趣

興趣是做好一件事的助力,但也不是“非你不可”,興趣這件事在高考志願填報時要理性分析:

多年來都在狠學數理化這些基礎學科,你是否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對學科的愛好可並不等同於專業愛好。

就業形勢嚴峻,選擇專業更應考慮就業前景,否則學無所用,有興趣的專業不一定有競爭優勢。

有面包才能談理想。

所以,我們建議考生在填報專業時應主要考慮就業形勢,理性結合興趣。

三、熱門VS冷門

所謂專業的“冷門”和“熱門”,其實是由報考人數決定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需求。考生在選擇專業的“冷”與“熱”時,需要注意:

冷熱是相對的,社會發展,市場形勢改變,“熱”專業可能變成“冷”專業,“冷”專業也可能變成“熱”專業。而有些專業會在幾十年內保持平穩,熱度不減。

為什麼熱門專業報考人數多?競爭多的地方機會也多。

冷門專業分數不一定“冷”,冷門可能是由於學校招生人數少,不要以為分數低報冷門專業就一定能夠錄取。

大多數考生都希望報考熱門專業,但需結合自身實力,選擇適合自己並有利於將來職業發展的專業。

四、招多VS招少

報考人數與招生人數之比直接影響錄取機會。招生多的學校不一定意味容易被錄取,招生少的學校也不一定代表難考進。但招生人數少的院校,報考人數多一人或少一人一定會對錄取結果產生較大影響。

五、提前批VS本科批次

全國高考錄取工作是分批次進行的,按提前批(軍事、航海、藝術等對錄取考生有特殊要求的院校和專業等),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和專科高職批依次錄取。前面批次不錄取不影響後面批次錄取,但前面批次錄取了就不能再被後面的批次錄取。對於不同批次間的選擇需要考生特別注意:

1、提前批的院校也不都是“高大上”,同樣有專科批層次的。

2、不要因為某一批次穩拿,而忽略後面批次的填報,否則可能被自己隨意填的學校錄取。

總之,任何一個批次的填報都要認真對待,以備萬全之策。

六、經濟發達地區VS欠發達地區

選擇讀書城市,在某種程度上也就是選擇工作的城市。經濟發達地區在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都具有優越性,在發達城市讀書能夠享受優質的教學資源,未來也能夠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可是名校不一定都在北上廣,很多具有前沿學科和高新技術的重點本科院校分佈在二線三線這些經濟欠發達的城市。這些低調的學校在某些領域有卓越的成績,同樣人才輩出。

若考生實力不足以報考經濟發達地區的名校名專業,不妨考慮下欠發達城市中綜合實力不俗的高等院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