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看懂以下选择不后悔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考生和家长们总会面临很多选择,是首选学校还是首选专业?是选择就业好的专业还是有兴趣的专业?是报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看完本文,让你面对“鱼”和“熊掌”时不再进退两难,志愿填报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

填报志愿,看懂以下选择不后悔


一、首选学校VS首选专业

填志愿看学校还是看专业,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能兼顾当然最好,产生矛盾时要综合考虑。

1、首选学校

首选学校就是只要能录取入更高一批次或级别的学校,可以不考虑专业安排,甚至不惜服从调剂。从以下几个角度考量首选学校:

综合实力

一所好的院校综合实力一定强,名校具有普通院校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能够培养全方位人才。

就业门槛

名校情结是大多数企业都会有的心态,毕业院校的好坏是一个就职门槛。毕业院校为211、985,这一条招聘要求被很多名企奉为金科玉律,许多毕业生的简历因此而筛除,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校友资源

校友就是将来重要的人脉资源,认识怎样的人决定将来有怎样的生活。

2、首选专业

首选专业就是只要能录取入理想专业,可以降低对学校的要求,甚至不惜降低批次。从以下几个角度考量首选专业:

降低风险,保险起见

如果你的分数刚过线,那就没必要跟名校死磕了,如果被分配到“偏远地区”的专业就得不偿失了。考生可按自身情况适当降低学校层次,力求“一矢中的”。

能干什么比从哪里来重要

专业决定了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就业单位在选择应聘毕业生时,当然希望招聘上来的人能够立即上手,恨不得新人马上就能“当骡子当马”。想要跨行就业,需要浪费很多时间精力,对于高技术含量的行业,跨行更难。

转专业可能是个坑

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会抱着“先考入学校再转专业”的心态,但不同高校对于转专业的规定、对学生的要求都不同。转专业可能要付出更多代价,考生在升入大学后受各方面影响,最后能够成功转专业的几率很低。

对于很多大部分考生,学校和专业难兼顾,需要考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我们建议高分学生首选学校,兼顾专业;中低分学生首选专业,兼顾学校。

二、就业前景VS兴趣

兴趣是做好一件事的助力,但也不是“非你不可”,兴趣这件事在高考志愿填报时要理性分析:

多年来都在狠学数理化这些基础学科,你是否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对学科的爱好可并不等同于专业爱好。

就业形势严峻,选择专业更应考虑就业前景,否则学无所用,有兴趣的专业不一定有竞争优势。

有面包才能谈理想。

所以,我们建议考生在填报专业时应主要考虑就业形势,理性结合兴趣。

三、热门VS冷门

所谓专业的“冷门”和“热门”,其实是由报考人数决定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需求。考生在选择专业的“冷”与“热”时,需要注意:

冷热是相对的,社会发展,市场形势改变,“热”专业可能变成“冷”专业,“冷”专业也可能变成“热”专业。而有些专业会在几十年内保持平稳,热度不减。

为什么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多?竞争多的地方机会也多。

冷门专业分数不一定“冷”,冷门可能是由于学校招生人数少,不要以为分数低报冷门专业就一定能够录取。

大多数考生都希望报考热门专业,但需结合自身实力,选择适合自己并有利于将来职业发展的专业。

四、招多VS招少

报考人数与招生人数之比直接影响录取机会。招生多的学校不一定意味容易被录取,招生少的学校也不一定代表难考进。但招生人数少的院校,报考人数多一人或少一人一定会对录取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五、提前批VS本科批次

全国高考录取工作是分批次进行的,按提前批(军事、航海、艺术等对录取考生有特殊要求的院校和专业等),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和专科高职批依次录取。前面批次不录取不影响后面批次录取,但前面批次录取了就不能再被后面的批次录取。对于不同批次间的选择需要考生特别注意:

1、提前批的院校也不都是“高大上”,同样有专科批层次的。

2、不要因为某一批次稳拿,而忽略后面批次的填报,否则可能被自己随意填的学校录取。

总之,任何一个批次的填报都要认真对待,以备万全之策。

六、经济发达地区VS欠发达地区

选择读书城市,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选择工作的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都具有优越性,在发达城市读书能够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未来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可是名校不一定都在北上广,很多具有前沿学科和高新技术的重点本科院校分布在二线三线这些经济欠发达的城市。这些低调的学校在某些领域有卓越的成绩,同样人才辈出。

若考生实力不足以报考经济发达地区的名校名专业,不妨考虑下欠发达城市中综合实力不俗的高等院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