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条锈病如何防治?

长江老农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众所周知小麦赤霉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大多数时候小麦赤霉病的病菌可以侵染植株生长的任何部位,但是在我们南方小麦赤霉病最主要的侵染部位还是麦穗。每年当小麦开始抽穗杨花的时节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那么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几率将大大的增加。严重时它可引起麦穗腐烂、麦秆腐烂或苗腐等一系列无法挽留的损失。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手段……

一、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虽然目前市场还没有很好的小麦赤霉病的抗病品种,但是有些高抗病的优质品种还是可以考虑的,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很好的效果与作用。

二、化学防治(农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化学防治选择的时间是小麦刚开始抽穗杨花期之前的几天,这一段时间对于化学防治小麦赤霉病有很多的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如果一旦错过这个时节,那么接下下来的防治效果可能不及之前防治的10%甚至会更差。

三、轮做对于病害的防治也具有可行的效果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首先小麦的锈病具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小麦叶锈病、小麦秆锈病、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最主要发生部位是小麦的叶片,偶尔严重时可能会发生在小麦植株的茎干、叶鞘和麦穗之间。发病植株的叶片呈现出一行行像波纹一样的条带整齐的排列着,叶片表面成黄色但是又不是枯萎时的那种黄色。病害本身的传染能力较强,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病害可以在几天的时间里传播一大片田地,这种速度绝对会超出你的想象。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一、小麦的秧苗适时播种,其中晚种不妨是很好的一种选择,这样小麦的生长期可以充分的错开病害发生的高峰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害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

二、科学的水肥管理模式对于病害的防治也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科学的正确的合理的增施钾肥磷肥可以增加小麦植株的抗病性。

三、化学防治(农药防治),其中最长的药剂便是三唑酮乳油,春季每逢小麦植株的拔节期和孕穗期也正是病害的高峰期,这时适当的防治小麦条锈病具有很好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职业农民小强的故事


农村的老百姓最担心的是什么事?我想只要是做过农民的人,可能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种的粮食得病吧,尤其是北方的农民最担心小麦得两种疾病,一种是小麦赤霉病,另一种则是所谓的条锈病,那么这两种病该怎么防治呢?下面我就这两种病防止谈谈农事农忙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们要采用农业防治的方法,就是在种植小麦犁地的时候,略微的把那种犁地的耙子下的深那么一点,这样以来呢可以把土地里的害虫通通的给翻出来,然后经过阳光的暴晒以后可以有效的杀死很多的害虫,这样以来就会大大的减少小麦得病的机率,而且还要做好清理土地的工作,把用犁子翻出来的东西通通的装进三轮车里面拉走,不要继续的放在田地里面,然后大家在选择种子的时候也一定要多加的注意,一定要选择那些种子好,质量好的种子,这样能够大大的减少后续的小麦的患病率!

第二个方面呢就是通过药剂的防止,下面我说的这些农药呀农事农忙我建议大家记一下,就是用百分之五十的二硝散一斤,然后加上200斤的水,通过大力的搅拌直到调到最均匀,这样一亩地打上200斤的水,基本上就能够防止的主小麦的条锈病,如果还不放心的话,还可以再加入一些灭菌丹之类的药物,对其进行喷洒,几轮下来玩以后赤霉病基本上在这茬的生长周期之内是不会再复发的!

第三个方面就是人防,这里讲的人防就是指种地的人要勤快,要经常往自己家地里跑,你指望那些十天半个月不下地一次的人,就算是他打了农药,进行防治了也是没有办法能够照顾好自己的小麦的,必须得一个星期去两次自己的地里,多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是否好,如果发现赤霉病还有条锈病有复杂的情况,就要及时的进行两次的喷药处理。或者是像有关的管理部门进行及时的报备,尽最大可能的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任何的损失!

以上就是农事农忙我对赤霉病,还有条锈病的个人防治方法,如果有哪里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地方请大家多多的给我留言,并分享你的方法,大家共同的学习一下小麦疾病的防治知识,谢谢大家!

农事农忙


小麦是我们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那么对于小麦来说,生育期比较长,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利因素导致小麦产量不高、品质不好。尤其是小麦的病虫害、生理性病害导致小麦白穗问题,最近农民朋友咨询小麦成熟时候出现白穗的情况越来越多,我通过近几年的田查看总结了一下几点原因:

1、病害

(1) 小麦根部病害——全蚀病、根腐病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土传性病害,全蚀病一般病菌在适宜的温度12-16℃侵入小麦体内,主要侵染小麦茎基部1-2节和根部,侵染以后的小麦根部出现黑褐色的菌丝层,类似黑膏药一样。那么发病以后小麦的苗期和灌浆乳熟期均可表现出来,最明显的时候就是在小麦灌浆至乳熟期田间出现一片一片的白穗枯死症状。一般严重的减产30%—50%;最近几年尤其在旱旱轮作区的小麦发生面积逐渐扩大,这个病害也被称为小麦癌症,毁灭性比较强。

预防技术:小麦全蚀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种子包衣来提前预防,可以选择硅噻菌胺或者含有苯甲丙环唑的种衣剂,用足药量;不建议在全蚀病发生之后选择茎叶喷雾或者灌根,因为没有更有效的药剂能治疗全蚀病。如果进行土壤处理,成本太高而且不太现实。

小麦的根腐病是一种土传性病害,种子可带菌传病,种子发芽后,病菌由芽鞘侵入,危害根颈及地下茎部分,致茎杆受害,严重时萎黄枯死,返青后,根系及茎基部变褐腐烂,抽穗后根部受害加重,次生根大量变褐坏死,茎基部出现褐色侵润状腐烂,导致地上部植株枯死,形成枯株白穗。高温多湿有利于地上部分发病,24-28℃C时,叶斑的发生和坏死率迅速上升,在25-30℃时,有利于发生穗枯,减产严重。

防治技术:越晚越难以防治,应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由于小麦根腐病在小麦根部,出苗后期我们没有办法通过茎叶喷雾来更好更快的解决,我们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选择种子包衣来解决,可以选择含有戊唑醇、咯菌腈之类的种衣剂拌种,同时也可以更好预防苗期纹枯病的发生,可以培育壮苗。

(2) 小麦杆子病害——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是比较常见的病害,在生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发生,开春后温度(15-20℃)迅速回升,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遇到阴雨不断的气候,这个时候有利于纹枯病重发!尤其种植密度过大的田块;在小麦植株基部开始出现时是黄色或者黄褐色小病斑;它的发生主要从小麦的叶鞘和茎秆上,表现在小麦基部第一、第二节及叶鞘上出现像开水烫过一样的云纹状斑;导致花杆烂茎。它严重阻碍根部营养输送,还容易出现倒伏,成熟收割时出现白穗情况严重,减产达50%以上!

防治技术:开好三沟,注意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同时选择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与三唑类复配的药剂效果更好。(烯肟菌酯.戊唑醇/嘧菌酯.戊唑醇/肟菌酯.戊唑醇)

(3) 小麦穗子病害——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气候性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穗部,小麦成熟时变现比较明显,麦粒和颖壳上有粉红色霉层。它的发生主要因数与小麦抽穗扬花时候是否遇到持续下雨有极大关系,如果遇到雨天、雾天我们的防治次数2-3遍。当然与其他因素也有关系(菌源数量、品种抗性等);如果不进行防治严重年份可以导致小麦减产70%以上,而且小麦感染赤霉毒素品质很差。

防治技术:按照正常年份我们说“晴天见花打、阴天见穗打药、雨前抢先打、雨停间隙打”。同时按照植保角度和书本来说小麦齐穗到扬花5%-10%开始打药,同时药剂选择也要注意,对于目前市面上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很多,首先主要正式登记小麦赤霉病的药剂,其次我们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药剂的复配和能否兼治白粉病、纹枯病、锈病。这些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的最上面三片功能叶。

1、氰烯菌酯(防效单一、抗性增加)

2、戊唑.多菌灵(多菌灵抗性大、超剂量使用有残留)

3、戊唑.咪鲜胺 (产品质量混轮,尤其在剂型和溶剂上)

4、戊唑.噻霉酮(水乳剂型、安全高效、防治病害多样性)

5、戊唑.肟菌酯 (调节增产比较明显、唯一登记赤霉病)

2、虫害

(1) 麦秆蝇

麦秆蝇在我国的北部春麦区常发,在华北冬麦区偶发。以幼虫钻蛀茎秆,造成枯心苗、白穗;它一般把卵产在茎秆上的 卵和刚孵化出来的幼虫,很快就会钻蛀进茎内,以幼虫在披碱草、星星草、拂子草、茅香等里越冬。五六月化蛹、羽化,飞到麦田里产卵。六月上、中旬孵化为害,幼虫经过20多天老熟化蛹。麦收以前出现第二次成虫,飞到越冬杂草上产卵,幼虫孵化以后蛀入寄主上越冬。然后在小麦成熟时候表现白穗比较明显!

防治技术:麦秆蝇属于双翅目害虫,可以选择辛硫磷拌土撒施,同时也可以36%克螨蝇喷施。

(2) 麦茎蜂

麦茎谷峨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和甘肃等地有发生,个别年份爆发。以幼虫蛀食小麦穗节基部,造成白穗;一般在5月下旬~6月上旬,小麦进入成熟期成虫开始羽化,成虫羽化喜在晴天上午进行,羽化历期约10天。初孵幼虫在心叶内为害,小麦拔节后为害心叶,咬成残缺状,卷心,短缩和枯心,造成白穗,影响结实。

防治技术:麦茎蜂 属于鳞翅目害虫,可以选择菊酯类药剂,同时可以复配灭多威对麦秆蝇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 地下害虫

旱旱轮作区的田块,尤其玉米、大豆等旱茬小麦田地下害虫常发生较重,主要有蛴螬、金针虫、蝼蛄3种,在入冬前或开春气温回升后发生,秋季危害造成小麦缺苗断垄,春季危害导致枯心苗,使植株提前枯死、导致白穗。

入冬后天气转冷,地下害虫危害减轻。

防治技术:防治地下害虫,播种前可采用药剂拌种可以选择以吡虫啉、噻虫嗪为主的种衣剂,另外也可以选择毒死蜱颗粒剂对土壤处理方法,出苗后可药剂灌根或撒施毒土等,适用药有辛硫磷等

3、药害

由于杂草近些年抗性不断增加,农民朋友在盲目的增加药量,导致小麦药害时常发生,那么药害引起的小麦枯白穗主要发生在地头,出现成片的低矮枯白穗,这种植株根系和茎基部往往生长正常,只是因为农户习惯在地头配药,药液还未摇匀或泄露导致局部用药浓度过大或药液重喷造成的。

防治技术:正确选择除草剂、合适复配使用除草剂应注意均匀施药,不重喷,不漏喷。


农作物农技110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严重的病害,小麦得了赤霉病,若不及时防治,将大量减产甚至绝收。

那么赤霉病是如何发生的呢?赤霉病主要发生在阴雨潮湿的天气里,阴雨连绵,雾气不断,就滋生大量的赤霉菌,危害小麦的麦穗,造成减产或绝收。

那么如何进行防治小麦赤霉病和锈病呢?

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绣病的药物很多,如;多菌灵丶三唑酮丶戊唑醇丶咪鲜胺丶乙蒜素丶吡唑醚菌脂丶戊唑肟菌脂等等。

使用这些药物,要按照说明进行配制,在开始扬花期进行喷雾防治,药物要轮换使用,不能总用一种药剂,每隔七天喷雾一次,这样连喷三次,就能彻底铲除赤霉病病菌和绣病,从而使小麦健康成长,获得丰收。




15961319390


预防为主,小麦赤霉病用咪鲜胺,戊唑醇,多菌灵等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