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幾道絕美之作,最後一句化用杜牧千古名句,誰更高明被爭議千年

hello,又和大家見面啦,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極具特色的文章,小編每天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文章,同時也帶來了不一樣的快樂,能給大家帶來快樂,也是小編的榮幸,話不多說,下面就是給大家帶來的一篇文章,希望大家能給小編一點鼓勵,你的鼓勵就是小編前進的動力!

我國的詩詞史有幾千年的歷史,從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開始,歷經千百年的發展,名篇佳作層出不窮,詩詞大家更是不勝枚舉。但是能夠在筆下將深情演繹到極致的並不多,而北宋詞人晏幾道就是其中之一。

晏幾道絕美之作,最後一句化用杜牧千古名句,誰更高明被爭議千年


晏幾道出身高貴,是當時宰相晏殊的小兒子,可謂是含著“金湯匙”長大,可嘆命運多舛,在晏殊去世以後,家道中落,一度就連吃穿用度都成了問題。晏幾道對世態炎涼有著別樣深刻的體悟,這些經歷也在他的詞作中體現得淋漓盡致。而本期筆者要介紹的這首詞,就是晏幾道抒發離愁別恨的懷舊詞作,最後一句化用杜牧的經典名句,誰更高明爭議千年。下面就來和筆者一起走進這首詞。

晏幾道絕美之作,最後一句化用杜牧千古名句,誰更高明被爭議千年


晏幾道絕美之作,最後一句化用杜牧千古名句,誰更高明被爭議千年


這首詞作的白話譯文如下:喝醉在西樓離別的場景,醒來後已然全然記不得了,那些美好的事物虛幻又短暫。月兒斜斜掛在天邊,月光映照在窗戶上,讓人難以成眠,無所事事,閒看畫屏上的吳山青翠蔥鬱。衣衫上淡淡的酒水的痕跡和詩裡面的字句,一點點,一行行,都透露出難言的淒涼之意。紅燭自憐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只能在這悽清寒冷的孤夜默默為人垂淚。

晏幾道絕美之作,最後一句化用杜牧千古名句,誰更高明被爭議千年


這首詞上闋開篇便是回憶,曾經在西樓醉別,但是醒來後已然全然不記得,其實這何嘗不是詞人對於世情的描寫,家道中落後,曾經的一切就像是一場夢,現在夢醒,那些過往已然如過眼煙雲,讓人難以記起。

而緊接著則是詞人對於世事無常聚散不定的慨嘆,其中幾多無可奈何,看似寫的是情事,但其中也暗喻自己曾經的繁華生活。上闋最後一句,月兒斜斜映照在窗戶桑,說明已然是深夜,詞人久久不能成眠,只能閒看房中畫屏,而“閒”之一字卻恰恰表現出詞人內心的無奈傷感。

晏幾道絕美之作,最後一句化用杜牧千古名句,誰更高明被爭議千年


下闋開篇則是呼應上闋開篇,因為“醉別西樓”所以才有“衣上酒痕”,而“詩裡字”正是在酒宴上吟詩填詞所作,這些都是過往美好生活的象徵。這些“點點行行”,都成了詞人內心淒涼的來源。

晏幾道絕美之作,最後一句化用杜牧千古名句,誰更高明被爭議千年


最後一句則是化用杜牧的千古名句“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作為晚唐詩壇的扛把子,杜牧的這首《贈別》是經典中的經典,將蠟燭擬人化表達主人公的傷心,可謂神來之筆。晏幾道在此處的化用,抒發自己對於聚散無常和夜不能寐的愁苦,哪怕蠟燭想要替詞人排解傷感都沒有辦法,只能默默陪著他流淚,將“淒涼意”渲染到極致。

晏幾道絕美之作,最後一句化用杜牧千古名句,誰更高明被爭議千年


對於這次化用,誰更高明一直是後世文壇爭論的點,其實在小編眼中,兩首都經典,但晏幾道因為自己的切身體會更深,更加感人。大家覺得呢?

今天小編的文章就到這了,謝謝你顏值那麼高長得辣麼好看還耐心看完小編的文章,歡迎大家分享,留言發表你的看法,你們的每一個評論和點贊就是小編前進的動力!記得幫忙分享、收藏、加關注哦!小編這廂有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