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时间争吵 市场在一路奔跑

哪有时间争吵 市场在一路奔跑

我很累,我也很忙,我每天都在研究手里的个股,为自己的投资做决策;每天都在梳理所思所想,形成文字,发布出来供各位参考。尤其是最近2018年年报和2019年1季报密集披露的时间段,所以,我根本没有时间去跟任何人争吵。

一、中国经济没时间跟你争吵

不只是我没时间争吵,我发现很多人都没有时间跟人争吵,这太特么浪费时间了。回过头看中国经济,他也没有时间跟任何人争吵,在理智的质疑和指正中,中国经济不断的在向前中纠错、改正,更加努力的向前。但一些类似我这样什么都不懂草包,对着大船指手画脚的时候,你会发现,根本没人理你,人家没那个时间跟你浪费;就在周五,商务部传出,为了提高第八次谈判的效率,中美双方把欢迎晚宴换成了工作晚餐:大家别客套了,边吃边吵,尽快达成一致目标;加速吵架的效果是明显的,据说下周第九次谈判又要开始了。

你看,中国经济根本没有时间跟你争吵,美国也没有。所以,如果不能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还是不要胡说八道的比较好。

二、当前的市场没时间跟你争吵

在周中跟朋友的聊天沟通的时候我说过:这个行情根本不要担心,行情刚刚起步,就担心夭折和调整?让想下车的人下车,想上床的人上床,到了年报季报压不住了再来一把,顺带把注册制在放一放,对冲下1季度经济数据的压力。证券这样的重炮,不到关键时刻是不会用的。现在这个位置,让白马股和绩优股先挺住,技术图形调整调整,不挺好嘛!

哪有时间争吵 市场在一路奔跑

然而市场也没有时间跟我们争吵,他依然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往前。在本周五,贵州茅台的年报让王者异常威武,收涨5.85%在他的带领下,白酒板块全线大涨收涨4.77%;经过短暂的犹豫,证券板块开盘半小时全线上攻,最后收涨8.16%,11家涨停;猪肉、机场、保险等全部都启动。上证放量3867亿,周成交量1.68万亿(比上周进一步萎缩),站上3090.76点,完爆空头。

回头来看今年的行情,自2440点启动以来,可以看到在八连阳的同时,监管层在解除质押雷、推进科创板、打击违规资金、违法配资、违规炒作等方面,一直也没有停止脚步;而关于这些动作的讨论和争议,一直也没停过。可以看到,监管层根本没工夫搭理你,他们在按照既定的步伐一步一步的往前推进,到今天,科创板第3批9家公司的受理情况也出来了,注册制和上市违法行为治理估计都在路上了。

在看短期市场,市场的基本很难说就此直接拉升上去,毕竟从3100—3500点这个区域,有着数量巨大的历史套牢盘,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面支撑,再加上巨大资金流入,我不认为市场可以在这个区域快速的突破;就此反复震荡,等待包括明晟中国、罗素中国以及其他看多中国的场外资金进场,等待大批从P2P等地下理财、炒作房地产资金的逐步进场,这是上策;如果能配合1季报上市公司报告不是那么难看,上半年市场就算是稳定了。

可是,我真正要关心的不是指数,而是持有的个股是不是足够的低估,足够的优秀,我会继续复盘投资策略,明天早上发出来。

三、每个人的投资进化,也不需要争吵

投资这事儿,我喜欢跟知心的朋友探讨,尤其是那些水平比我高、擅长点各不相同的好朋友,在大声说出我的想法后,他们会发现我很多问题,给我指正出来;同时我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做人做事儿的道理。但投资归根到底还是一个人的事儿,需要你去不断的实践和提升。回想我2007年入市以来,磕磕绊绊直到2012/2013年开始形成不完全成熟体下的"成长价值投资体系",有收获更有辛酸,既有在桑德环境、康得新的巨大收益,也有冠昊生物、后期康得新的业绩雷;随后2015年年底3年创业开始,再到2018年10月份的全职投资。一路走下来,在不同的时间点很多好朋友给了我极其关键和重要的意见,但当时当下却不能吸收,最终的决策都还是由自己做出的。好在这些宝贵的意见我没有浪费,我把它和我的经历一样,消化成了我很重要的投资经验。这一次全职回来,总得得大于失,还是好运气先生照顾;在梳理实践自己的投资体系的过程中,我依然有对有错,但我已经不再去做无谓的争吵了,我真得没有时间去浪费,有这个时间,我会选择一路奔跑,让自己多错几次或者多对几次,最终结果是最好的教育。

最后,跟大家重温一下,我在 回顾的A股历史上5次牛市的基本情况。

【5次牛市的催生,都具有很强的周期性】A股28年来的5次牛市,基本上每一次大牛市都是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需要股市承担一定职能的时候(当然,国家经济整体向上是基础),会密集出台相关政策,配合估值、成长等,形成一波牛市。可以对照看下:

第一次大牛市的时间和催生因素: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从313.24点到1429.01点,区间涨幅356.2%;催生因素:上交所挂牌,只有老八股,取消涨跌幅。

第二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从512.82点,到重回1510.18点,区间涨幅194.49%;催生因素:《基金条例》出台,三年清理整顿初见成效,央行降息。

第三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以记忆深刻的"5·19"行情为起点,1047.83点,到2245.42点,区间涨幅114.29%;催生因素:亚洲金融危机过后,财政和货币政策双松的状态;1999年11月完成wto最终谈判,连续3次降息和征收利息税,制定转配股上市方案。

第四次大牛市:2005年06月06日至2007年10月16日,从998.23点开始,创出6124.04点的历史最高点,整整涨了513.49%;催生因素:货币政策极端宽松、房地产大发展、股权分置全流通改革等。

第五次大牛市:2014年7月11日至2015年6月12日,从2033点到5178.19点,区间涨幅154.7%;催生因素:天量M2、国企改革、QFII、沪港通、两融开通。

基本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在整体向上的情况下,每一轮牛市都是周期性收缩后,在需要+估值、业绩的支撑下,周期开始。这里面还有通胀的因素,但它跟经济发展是顺周期,可以作为经济周期的副产品看待。

从目前的趋势看,始于2018年10月19日的这一次行情,一样伴随着密集政策的出台,现在看到的力度不输于以往任何一次牛市启动。留给你犹豫的时间其实并不多,一眨眼的功夫,大盘从2440就来到了3100。

行路不易,初心不移。明早投资策略复盘见,祝大家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