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40年洗禮 田間相遇80年代內蒙古老長途臥鋪車

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四通發達的高鐵列車和飛機網絡已經成為了人們出行的首選,也不再像以前,只有綠皮火車或者長途車,在高鐵和航班的普及後,可以說現在從南到北,都能又快又舒服的到達你想去的大多數地方,但有了新事物,自然而然的要淘汰掉一些舊東西,那些速度慢,且並不舒適,也不經濟的交通工具,是必然要遭到淘汰的!前段時間筆者就在田地裡看到了一款依然在世的老長途臥鋪車,不妨來一起看看。

歷經40年洗禮 田間相遇80年代內蒙古老長途臥鋪車


這款出自內蒙古包頭客場廠的長途車,真的連廠子都消失殆盡了,這輛車基本完好的保留到現在確實是個奇蹟。


歷經40年洗禮 田間相遇80年代內蒙古老長途臥鋪車


“內蒙古”幾個大字尤其醒目,這輛車的具體型號為NM662A,但是要在網上查到這款車的資料,可以說是幾乎都沒有了。


歷經40年洗禮 田間相遇80年代內蒙古老長途臥鋪車


但是看到車內這個熟悉的駕駛室,就會勾起很多人的回憶,無論是駕校學車還是曾經的運輸工作,這個環境都是不少人最最熟悉的地方。方向盤為三幅式,並且中間有“二汽”標誌。這輛客車應該是基於老東風EQ140型卡車底盤改裝而來。


歷經40年洗禮 田間相遇80年代內蒙古老長途臥鋪車


只有滿是塵土的儀表盤可以看到東風雙飛燕的標誌印記。


歷經40年洗禮 田間相遇80年代內蒙古老長途臥鋪車


老前置客車的發動機艙“大包”,也是多少人無法抹掉的青春記憶,由於當時這種客車是更多老百姓近遠途主要的出行工具,擁擠的時候就會無奈的坐到大包上,普遍人多擁擠車內環境很差,但現在回想起那個年代的過往,真的還是別有情調的,只是因為再也回不去了。


歷經40年洗禮 田間相遇80年代內蒙古老長途臥鋪車


掀開發動機蓋,5.42升的EQ6100汽油發動機出現在面前,缸徑X行程:100X115mm,99千瓦的功率爆發出352N.m的扭力,這款經典的汽油發動機直到進入21世紀仍在量產,它的改進型還在給很多車型配套。


歷經40年洗禮 田間相遇80年代內蒙古老長途臥鋪車


發動機銘牌顯示出廠時間為1980年的9月,記錄著這這輛車的滄桑,歷經近40年的風雨飄搖,留存至今確實不易。


歷經40年洗禮 田間相遇80年代內蒙古老長途臥鋪車


這是車內僅存的唯一軟座,也是公交迷眼裡的“寶座”。那時候的大客車,全是人工製造,生產工藝一流。大頭枕式的海綿靠墊座椅,也全是人工縫製。


歷經40年洗禮 田間相遇80年代內蒙古老長途臥鋪車


車內唯一一處雙扇摺頁內擺門,符合當時長途客車的佈置形式。


歷經40年洗禮 田間相遇80年代內蒙古老長途臥鋪車


臥鋪車的車內環境很差,當時的臥鋪車可以說是打工潮流中的首選交通工具,所以車內基本上人都會坐滿,加上當時的人們衛生條件和講究方面都比較差,這樣一來,大家就都無所謂了,幾天不洗腳的也把鞋一脫,吃東西的也還是自顧自的吃東西,加上車內空間本身就小,這樣一來車內的空氣就會變得非常差。(這輛很可能是停靠後拆掉座椅的臨時"宿舍"車)


歷經40年洗禮 田間相遇80年代內蒙古老長途臥鋪車


老式方形車頂燈以及頂部壓條設計都可以找到80年代客車內飾的影子。


歷經40年洗禮 田間相遇80年代內蒙古老長途臥鋪車


那時還沒有專用的長途大巴,都是通過普通的公交車改裝而來,所以大量的行李也只能爬上後面的梯子放置到車頂存放,而不是後來的地板下面有儲物倉的高地板大巴車,各種條件都極其艱苦。


歷經40年洗禮 田間相遇80年代內蒙古老長途臥鋪車


車輛的尾部一角,看到它,似乎又回到了內蒙大草原,那個當時連直達的綠皮火車都不甚發達的年代,一趟就是十來個小時,搖搖晃晃的,躺在那個空間十分有限的床鋪上,雖然不是很舒服,但現在回想起來,在那時已經是滿滿的幸福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