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早先就有很多人都在推薦這部紀錄片。

這部被成為正版的《舌尖上的中國3》,是《舌尖》系列導演陳曉卿新作:《風味人間》。

如今已經更新到第六集。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今年春節時期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3》因為種種原因得到大量批評。

豆瓣評分僅僅3.7。

連第一季的9.3的一半都不到。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許多人都將《舌尖上的中國3》斷崖式口碑下滑的原因歸結為:導演換了。

《舌尖》系列導演陳曉卿已經成為觀眾心中“美食類紀錄片”的扛把子。

因此,《風味人間》雖然低調開播,但口碑一路上升。許多觀眾表示或許這才是真·舌尖3。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風味人間》獲得好評,究其原因,除了這部紀錄片本身的品質確實很不錯之外,大概還有另外一層原因:誰又能拒絕美食的誘惑呢?

《風味人間》仍然採用《舌尖上的中國》的模式:根據一個主題,通過全國不同地區,不同人的生活飲食習慣,展現不同的食材之間碰撞出的特色美味。

不同的地方在於《風味人間》將視野擴大到全球:不僅僅展現中國的美食特色,同時也會對比其他國家的美食。

比如第一集《山海之間》中的西班牙火腿。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之後的每一集都有國外的特色。

來自伊朗的一種麵食:拉文什。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還有這種大成狗的烤饢。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摩洛哥的特色塔吉鍋。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法國的藍紋奶酪。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佈雷斯膀胱雞。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泰國的冬陰功。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獨特的紅咖喱。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看時要小心翼翼的控制口水,不要流在屏幕上。

對於中國胃來說,外國美食固然吸引人,但更喜歡的大概還是這些——

小龍蝦: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美國人吃的小龍蝦,它們大多隻是和土豆玉米之類的煮一煮,再加上拌料。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對比一下,中國人的吃法簡直不要太豐富。

麻辣。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清蒸。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蒜蓉。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十三香。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除了小龍蝦,夜宵佳品有很多。比如:雞爪。

雞爪。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燒烤,羊肉小串。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提起對於燒烤,不得不提前一陣有一部在B站比較火的首部燒烤紀錄片《人生一串》,

裡面的夜宵更為饞人。

豬鼻筋。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心管。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海腸。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肉串。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言歸正傳。

總的來說,《風味人間》依舊涵括各式各樣的食材,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海里遊的,應有盡有。

比如這道黃翅魚。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蒸花蟹。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椒鹽九肚魚。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炸犛牛肉乾。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雙椒牛肉粒。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美食的甚至包括在許多人眼中起輔助角色的香料:花椒、八角、姜等等。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插一樓,說到海鮮,不得不再推薦一部陳曉卿擔任製片人的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每一秒都是好吃的。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越看越餓。

為什麼我們愛看美食紀錄片?

因為整部片子只有一個讓人幸福的主題:吃。

不是在找好吃的的路上,就是在做好吃的、吃好吃的。

本身就是吃貨的總導演陳曉卿對於食物有著自己的獨到哲學。

在他的作品中,食物不僅僅是一種滿足口腹之慾存在,還被寄託了種種情感,成為一個情感宣洩的出口。

之前陳曉卿出過一本書,叫《至味在人間》。

如果還沒看到這部紀錄片,那要抓緊了

字裡行間同樣透著好吃的,加上腦補的圖片儼然又是一部《舌尖上的中國》。

書中同樣展現出陳曉卿的美食哲學:當口腹之慾被我們賦予更復雜的一層情感之後,吃,變得不再只是滿足生理需求那麼簡單。

說到這裡,真的好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