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AI Fabric打造AI時代數據中心的“最強大腦”

眾所周知,數據中心有三大類資源:計算、存儲和網絡。存儲資源主要用於存儲業務應用的各類數據。計算資源從存儲資源獲取數據,並對簡單枯燥的數據進行處理、提取信息,從而獲得知識和智慧。網絡就是把這些計算和存儲資源連接起來,實現快速高效的計算和存儲。

數據中心的工作原理與人類大腦非常相似。存儲像大腦的海馬體,計算像大腦的神經元,網絡像大腦的神經纖維,把神經元和海馬體聯結起來。海馬體記憶的信息越多,神經元越多,神經纖維聯結越高效,大腦反應越靈敏,人就越聰明。在企業的ICT(信息通信技術)系統中,數據中心就像企業的“大腦”。這裡運行著企業的核心業務數據,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當前,人類正在進入以工業4.0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這是一個以“高速通信+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VR應用+自動駕駛”為代表的AI時代。創新技術正為社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華為AI Fabric打造AI時代數據中心的“最強大腦”


打造數據中心“最強大腦”,成為企業贏得AI時代發展先機的關鍵。

數據中心內分佈式系統正成為潮流,因為它充分發揮每個計算單元和存儲單元的價值,提升了資源的利用率。但是,計算和存儲資源之間的網絡連接還停留傳統以太網模式。傳統以太網由於TCP/IP協議工作原理,天然會出現數據丟包。丟包之後會不計代價、反覆不斷地重傳,直到數據包傳輸成功為止。這種既容易丟失數據又耗時的傳輸機制對於高效的分佈式系統來說是個桎梏,限制了IT的高效運轉。

誠然,對於網絡來說,這些問題早已有之,並不鮮見。也有網絡廠商曾試圖解決這些問題,但沒有成功。原因在於,傳統以太網傳輸耗時和容易丟失數據的問題就像“蹺蹺板”的兩端,單獨解決某一個問題並不難,難點在於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如何找到“蹺蹺板”的平衡點需要創新的技術。

有這種新技術嗎?答案是有的。華為深入洞察技術發展趨勢,創新推出面向AI時代的AI Fabric智能無損數據中心網絡解決方案,首次解決了這個兩難的問題。華為首次給CloudEngine數據中心交換機裝上了智慧的“芯”,並獨創了iLossless智能無損算法。交換機可以根據不同的應用流特徵為其動態分配相應的流隊列進行數據傳輸,這樣既沒有傳輸過程中的數據丟失還可以快速高效地傳送數據。

華為AI Fabric可以打造數據中心“最強大腦”嗎?答案是肯定的。近日華為AI Fabric智能無損數據中心網絡解決方案通過了國際權威測試機構Tolly Group的對比測試驗證。(點擊閱讀原文,免費閱讀完整報告)測試結果表明,部署了華為AI Fabric之後,數據中心“大腦”處理速度(HPC高性能計算)更快了,比業界提高了30%;“記憶”能力(存儲IOPS)更高了,比業界提高了30%;“認知”能力(分佈式AI訓練)更強了,比業界提高了27%。華為AI Fabric使數據中心“大腦”真正做到了“更快、更高、更強”。

有沒有企業使用華為AI Fabric升級他們的數據中心“大腦”呢?答案同樣是肯定的。目前,華為AI Fabric在互聯網和金融領域已有了成功實踐。比如:某互聯網巨頭採用了華為AI Fabric之後,無人駕駛應用的計算效率提升了40%。招行部署了華為AI Fabric之後,存儲的IOPS性能提高了20%。

隨著人類邁入AI時代步伐的加快,各種AI應用會越來越廣泛。你在火車站可以方便快捷地刷臉完成身份認證,你可以使用指紋快速高效地通關,你經常收到商家為你量身定製的個性化服務,這種體驗提升的背後也許正是華為AI Fabric智能無損數據中心網絡解決方案在加速普惠A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