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虎門銷煙時,為何拒絕火燒,而用海水泡?這才是他智慧之處

​清朝末年,清廷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切斷中國商人與外界的貿易聯繫。在這樣的情況下,外國列強為了打開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想方設法向中國傾銷了大量的鴉片。通過鴉片,列強如願打開了中國市場,獲取了大量的白銀。但這一切利益的背後卻是對當時中國老百姓身心的摧殘,哪怕時至今日,那些不堪的經歷依然刻在中華民族的記憶裡。

林則徐虎門銷煙時,為何拒絕火燒,而用海水泡?這才是他智慧之處

當時的鴉片讓中國大部分的白銀都流向歐洲國家,而中國卻到處是烏煙瘴氣,遍地狼藉的狀況。基於這種情況,道光皇帝終於忍無可忍,下令派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鴉片最為氾濫的廣州禁菸。林則徐為官一直頗具有威名,在聽到林則徐奉旨下廣州禁菸時,各鴉片商販及鴉片吸食者人人自危。期間有的商販低價儘快出售鴉片唯恐被沒收,而吸食鴉片者則用盡家財多屯鴉片。由此可見,當時吸食風氣已經到達了何種地步,由此便可看出林則徐此次前來任務的艱鉅性。

林則徐虎門銷煙時,為何拒絕火燒,而用海水泡?這才是他智慧之處

林則徐為官頗具威名,行事更是雷厲風行。他抵達廣州之後便向各大鴉片商販下令,要求他們三天之內上繳所有的鴉片,甚至還放言:“鴉片一日不絕,吾一日不回”。由此也可以看出林則徐禁鴉片的決心。對於林則徐的這種態度,那些商販雖稍有遲緩卻也依然不肯服從。這些商販對於清朝官場上的一些規矩還是比較瞭解的,他們熟門熟路的搬出一箱白銀送給林則徐,以為可以就此解決,沒成想此次前來的是剛正不阿的林則徐。

林則徐虎門銷煙時,為何拒絕火燒,而用海水泡?這才是他智慧之處

在林則徐的重壓之下,洋商們雖然十分恐懼,但還是不肯交出鴉片。畢竟面對巨大的利益,利益燻心的商販們是不會輕易放棄的。再者洋商眾多,沒有人願意成為第一個出頭鳥,他們全都在聞風觀望。對此,林則徐絲毫不慌,彷彿早已料到了如此局面,果斷地捉拿當時最大的鴉片洋商,斷其飲食,並且封鎖了英國商館。這樣的方法施行三天後,洋商們終於妥協。

林則徐虎門銷煙時,為何拒絕火燒,而用海水泡?這才是他智慧之處

之後洋商們紛紛交出了手中的鴉片,經過統計後一共有兩萬多箱的鴉片。林則徐立馬上奏道光皇帝如何處理相關事宜,鴉片數目如此之大,自然無法運輸,再說鴉片留下來也無用,道光皇帝下令就地銷燬。於是便開始了浩浩蕩蕩的銷煙活動,其實收繳鴉片只能算“開場戲”,怎樣銷燬鴉片才是重中之重。

林則徐虎門銷煙時,為何拒絕火燒,而用海水泡?這才是他智慧之處

在當時很多洋人都想看林則徐的笑話,他們認為閉關鎖國多年的清廷,並沒有能想出銷燬鴉片的辦法,最多就是用火燒。這樣的方法造成烏煙瘴氣不說,而且也根本做不到徹底銷燬。而林則徐的做法讓很多洋人都想不到,他在海邊挖出一個大池子,往裡面倒入鴉片,引入大量是海水浸泡,最後再倒進去一些生石灰熬煮,在持續了四十多天之後終於徹底銷燬鴉片,斷絕商販從中投機取巧的念想,這才是林則徐真正智慧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