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虎:爱尔铃克铃尔将发力燃料电池,2020年正式在华投产

陈虎:爱尔铃克铃尔将发力燃料电池,2020年正式在华投产

谈到爱尔铃克铃尔集团,也许外界并未听说过这样一家企业,实际上,即使是一些业内浸淫多年的人也对其十分陌生。然而,这家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德国零部件制造商早在1993年便进入国内,并已低调地在中国四座城市布局了生产基地。

未来,“低调”也许将不再是爱尔铃克铃尔的标签。4月3日,爱尔铃克铃尔组织了一次2019上海车展的展前沟通会,邀请数十家媒体前往其苏州工厂参观并与爱尔铃克铃尔汽车部件(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虎进行现场交流。这是该公司历史上首次在中国举行规模化的媒体活动,陈虎表示,这也将是该公司市场宣传业务升级的开端。

当然,选择当下这一时间节点进行宣传必有其原因。2019年3月,国家首次将推进氢能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样在2019年,爱尔铃克铃尔的氢燃料电池实验室建成,并将于下半年正式投入使用。据陈虎介绍,这家依靠密封性零部件起家的传统零部件制造商正在维持基础业务发展的同时向新能源方向转型,而燃料电池业务就是其今后发力的重点之一

2009年左右被部分业内人士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元年”,在陈虎看来,十年后的2019年就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元年”,而爱尔铃克铃尔就是氢燃料电池领域的标杆企业之一。

全国仅三家车企非客户

这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79年的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起家于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密封性产品。目前,该公司已在全球拥有45 家分公司和1万余名员工,并在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和底盘等关键汽车零部件相关技术领域拥有13种产品。同时,几乎所有跨国汽车制造巨头在均为其稳定的客户群。

此外,在涉及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轻量化、锂电池、燃料电池和新能源动力传动系统等方面,爱尔铃克铃尔也进行了多年研究,并已经实现部分技术产品的商业化。

而爱尔铃克铃尔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则从1993年在长春设立发动机垫片工厂开始。目前,该公司已在长春、青岛、苏州、重庆四座城市建立工厂。本次邀请媒体拜访的爱尔铃克铃尔汽车部件(中国)有限公司于2006年在苏州工业园区注册成立,2016年5月搬迁至苏州高新区,新址的面积达到了67,000平方米。其苏州工厂是国内大部分本土及合资整车厂的一级供应商,主要生产隔热降噪部件,塑料外壳模块,轻型塑料组件,高性能塑料部件(PTFE)等汽车零部件,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得益于二十余年来在中国汽车产业的深耕,陈虎表示,目前全国几乎所有传统整车厂都是爱尔铃克铃尔的客户,仅有三家例外

值得一提的是,爱尔铃克铃尔在苏州工厂内刚刚建成了燃料电池测试实验室。据陈虎透露,该实验室获得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而这一实验室的建成标志着该公司迈出了进入中国燃料电池市场的第一步。

国内测试资源紧缺,燃料电池实验室年内投入使用

2018年,爱尔铃克铃尔集团79%的业务来自传统汽车功能部件,轻量化组件和电动汽车业务占比仅为7%。根据该公司的规划,到2030年,集团传统汽车功能部件的业务占比将小于55%,轻量化组件和电动汽车业务占比超25%。

而在电动汽车市场扩张方面,该公司计划在5年内将锂电池系统与部件的业务提升至60%,燃料电池业务占比达30%,电驱动系统的占比达10%。“我们认为,汽车产业的未来肯定是新能源,但我们也坚信,锂电池与燃料电池这两个领域在接下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会共存、共荣。

”陈虎表示。

爱尔铃克铃尔在华建成的这间燃料电池测试实验室占地约 1000 平方米,一期投资金额3,000万人民币,包含氢气站和实验室主体建筑两个主要部分,氢气站主要用于鱼雷车(储氢车)的摆放,实验室部分主要用于测试台架的布置。这一实验室的测试范围涵盖30kW、80kW以及150kW的燃料电池堆,测试项目包括密封性测试、绝缘性测试、电池堆性能测试、电池一致性测试等。该实验室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投入使用。

爱尔铃克铃尔为何要选择这样一个时机建设燃料电池测试实验室?

首先,2009年1月,我国正式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并在十年后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破百万辆。2019年,燃料电池汽车的“十城千辆”工程预计也将正式启动。虽然受限于加氢站布局难,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很难赶上这一速度。但是,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欧阳明高的预测,到2030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产销量将100万辆。对比2018年仅千余辆的产销规模,这一领域无疑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据陈虎介绍,

目前国内的燃料电池测试资源极为紧缺,且测试情况不够稳定,很难满足客户的需求。而爱尔铃克铃尔的这一测试实验室完全依照其德国总部的测试标准建成,能够满足国内客户对燃料电池的测试验证需求。此外,该项目的建成将为其在该领域的进一步业务发展提供支持。

功率密度领先丰田,2020年在华投产燃料电池

“实验是第一步,生产是第二步。”陈虎表示。在计划于2020年底建成的燃料电池二期项目中,爱尔铃克铃尔将建设燃料电池全自动组装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年产电池堆万台以上。

2018年,该集团推出了450片单电池组成的功率高达150kW的第三代技术NM12电池堆,功率密度达到当前行业最高的4.8kW/L。作为对比,丰田Mirai当前所搭载的燃料电池堆功率密度仅能做到3.1kW/L,未来升级版Mirai的燃料电池堆功率借仅为4.0kW/L,为NM12功率密度的80%。据该公司介绍,NM12将能够做到使用寿命与整车相同。在陈虎看来,其燃料电池技术已经是全行业的标杆,至少也是标杆之一

陈虎坦言,爱尔铃克铃尔在燃料电池技术方面有着他们的技术优势,而这一优势在中国市场尤其明显。“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现实,国内的客户,特别是有些初创企业,在燃料电池技术方面的积累与国外客户仍有差距。”他表示,“所以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将尽我们所能帮助客户,让他们能够产品实现环节做得更好。”

据陈虎介绍,爱尔铃克铃尔已就该业务与国内超过20家主机厂进行合作洽谈,并取得了一定的合作意向。他预测,该集团首个海外燃料电池项目的客户极有可能来自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