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縣城標本,慈孝文化之鄉——寧波慈城

一、慈城古縣城旅遊總體介紹

慈城古縣城地處最為神秘的北緯30°線,是江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縣城,被譽為“江南第一古縣城”、“中國古縣城標本”,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國唯一的慈孝文化之鄉。

慈城始建於公元前473年,古名“句章”,是古越國最早的故都,也是寧波城市的發祥地。自唐開元26年建縣至1954年1200多年一直是慈溪縣城,因縣城建此得名“慈城”。


中國古縣城標本,慈孝文化之鄉——寧波慈城


慈城歷史悠久,鍾靈毓秀。全城山水相映成趣,獨特的區位佈局構成“九龍戲珠、四靈圍合”的樸素形態,周邊江河湖溪造就“四水歸堂”的水系格局,城區穹隆起頂,街衢坤龜成形,生態環境十分清幽秀麗,集中體現了古人追求“天人合一、人傑地靈”的美好願望。

經過2500多年的歷史積澱,慈城擁有極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人文資源,歷史上出了5名狀元,1名榜眼,3名探花,519名進士,因而又被譽為“中國進士第一城”。有戲說“滿朝朱紫貴,盡是慈城人”,慈城如此文風鼎盛、人傑地靈,讓人歎為觀止。慈城的歷代先賢名人有吳越國丞相林鼎、南宋哲學家、心學大師楊簡、明兵部尚書、大清藥王樂顯揚,清代沈萬山——馮雲濠、京劇大師周信芳,書法家梅調鼎,教育家何育傑, “寧波幫”的開山鼻祖嚴信厚,金融家金潤卿,實業家應昌期。另外兩院院士談家楨、朱祖祥、餘松烈、顏明皋、童志鵬、計亮年以及著名作家馮驥才都是慈城人的驕傲。

千百年來,慈城歷代出現了許多的孝子(女),形成了具有明顯地域特色的慈孝民間文化。出現了很多以“慈”為首的地名,如:慈江、慈湖以及張孝子祠、節孝祠、孝子井等遺址,昭示著慈城“慈孝文化”的深厚與悠遠。

古縣城內留存有縣衙考棚、官宦宅第、祠堂牌坊、學宮書院等大量文物古蹟,有60餘萬平方米的古建築。2009年慈城古建築群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遺產保護榮譽獎”。

二、慈城古縣城各景點介紹

1、孔廟

位於城內中心位置上,建於北宋雍熙元年,是浙東地區惟一保存最完整的學宮,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比現今北京孔廟的歷史還要早318年,是慈城中國儒家文化傳統的重要見證,建築佈局處處體現著儒家“中和為美”的審美標準,建築佈局完整,氣勢宏大。


中國古縣城標本,慈孝文化之鄉——寧波慈城


2、古縣衙

據清光緒年間縣誌記載:慈城縣衙創建於唐開元26年(公元738年),是第一任知縣房琯所建,初建在浮碧山上,由於外敵入侵和自然災害的關係,屢建屢毀,現存的縣衙是按照光緒年間《慈谿縣誌》上詳圖重建的,佔地四萬多平方米。其彌足珍貴的縣治文化展示是遊客探知古代縣政的一本生動形象的教科書。

3、校士館

民間稱考棚,是封建科舉制童試之地。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慈城當地鄉賢鄭廷榮父子慷慨捐銀二萬四千兩建造校士館,後被毀。現存的校士館是按照光緒年間《慈谿縣誌》上詳圖重建的。她坐北朝南,佔地面積近8000平方米,整組建築為中國傳統的中軸對稱佈局,採用傳統的明清建築風格。

4、清道觀

位於慈城東門外塔山之上,始建於唐天寶八年(公元749年),是江浙最負盛名的道觀。元以後,歷經毀壞、重修和擴建,在文革期間再次遭到拆毀。現清道觀景區是08年剛重新修建,重建後的清道觀著眼於對中國傳統道教文化精神內涵的挖掘和展現。

5、慈湖

慈湖是體現了江南山水書院式園林風格的縣城後花園,位於慈城東北,由慈溪首任縣令——房琯下令開鑿,用以灌溉農田,當時面積有150畝之廣。宋時,普濟寺的僧人在湖心築堤直貫南北,以便往來,二湖之間用碶相通。慈湖不僅以風光秀麗著稱,而且還有許多人文景觀和美麗的傳說代代相傳,如師古亭、慈湖先生楊簡遺韻、水上墳等等。


中國古縣城標本,慈孝文化之鄉——寧波慈城


6、馮俞宅

馮俞宅是慈城古縣城代表性的古建築群,佈置有代表中國泥文化最高水平的景德鎮青花瓷展、無錫惠山泥人展和宜興紫砂壺展、代表中國木文化和坐具工藝的中國坐具文化展和呆掉中國服飾工藝和布文化的例外服飾展等五大主題博物館。

7、馮嶽彩繪臺門

位於慈城古縣城太湖路歷史街區,是明朝刑部尚書馮嶽的故居,現佈置有六個主題的藝術展館—陳曹倩.中國女紅館、陳夏生.中國結館、粘碧華.中國刺繡館、吳元新.藍印花布館、紡織館、漢聲.母親剪紙館等,涵蓋了國際級華人藝術大師們的精心之作,遊客在館裡可親手體驗精湛的手工打中國結、剪紙等傳統工藝。

8、太湖路太陽殿路歷史街區

太湖路太陽殿路歷史街區位於慈城古縣城東部側,街區內休閒氛圍濃厚,古宅格調高雅品位雋永,古色古香的街道、獨具特色的官宦宅邸和傳統民居以及古縣城人們的生活、傳統的民俗節事等都形成了淡宜休閒氛圍,適合漫步和休閒,成為古縣城永恆的吸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