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觉得高中的考试内容比书本内容难上一个难度?

于梦林


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无论是现在正在上高中还是已经毕业多年的我们回忆起高中的学习时,感觉都和下图一样。而原因有几点:

一、高中知识对于“理解”、“运用”更重于“记忆”。

很多人凭借着记忆力好,只要稍微用功,还是会取得不错的成绩,有的甚至到了中考的时候,这种偏重于记忆的学习方法依旧会取得成功。但是到了高中,理科方面的书本知识大部分都是基础理论型的,即使有书上例题,也都差不多都是定义的简单运用。如果想更深一部的学习,还需要书后及其他习题的巩固。文科方面更重视知识点的提炼、总结以及与时事的结合。同样一段材料,史地政三科都可以出题,并且花样多变。

二、高中考试难度比例和之前的考试不一样。

网上很多理论说高中考试难度比例是7:2:1,但是也有一部分说是3:5:2。应该很多人和我都会认为后者的比例更接近于我们的感受。高中再也不是拿下书本知识就可以考出好成绩的阶段,而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我上一点所说对于知识的理解运用,还有学习方面的时间管理,学科钻研的深入程度等等综合因素的考量。

除去一部分特殊人群,高中的确还是选拔之地。一方面我们的综合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另一方面我们通过高考走向理想的大学和专业。那么应该如何应付这种书本和考试难度不符的情况呢?

一、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高中所学的学科多,知识难度大,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非常必要。完成作业、预习、复习、错题整理,都需要合理的安排。

二、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

很多学生到了高中,原本不错的成绩开始下滑,有一部分是没有及时改变学习方法所导致的。可以慢慢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自己的学习更有效率。

三、不要偏科,但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

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是拿分大头,要多放点时间心思,另外几科也要好好学习。最不擅长的学科不要低于及格分。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临考前复习时对于科目的精力分配。我当时史地不错,政差的多。很多人都劝我补一补。我临高考前一个半月放弃前两科,主攻后一科,结果考的还是很差。所以如果是临考前,选择能够分数最大化的复习方式。复习短板或者加强长板,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说细水长流,还是不要偏科的好。

四、根据科目合理选择是题海战术好还是题型战术好。

题海战术未必不好,但是要对科目和阶段进行选择。像是加强阅读理解水平,自然是题海战术更能达到训练目的。如果是练习中难度的理科题,当然是题型战术更保险。

五、研究考试题型规律。

国外的留学相关方面表示,中国的学生是最会考试的学生。意思就是中国学生对于老师题型规律研究的透彻。我的语文老师曾经说过,《阿房宫赋》要全文背诵。如果不想背,那就自己分析哪些是考试重点。比如这篇卷子上考你“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这是正常的。如果考你“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咱们学校模拟考要是敢出这种题,你考完直接跑咱校教研组质问他们就行。高考的语文默写只会着重有意义的,而不是纯背诵顺序的。


张动之


高中还是要有选拔性质的,所以很多时候考试有难度,重点在于自己应该让自己学的内容更多一些,不要满足于课堂老师讲课的那些。英语可以看看自己喜欢的外文期刊,自己会有很好的提升


良子棒棒的


学生的书本知识与理论结合不够,无法选用合适的方式去做试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