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一段赠言,成为她人生一盏灯

雷锋一段赠言,成为她人生一盏灯

57年前,雷锋送给她的一段珍贵赠言,伴随她度过了短暂而快乐的一生……

雷锋一段赠言,成为她人生一盏灯

姓名:刘胜利

年龄:50

刘胜利,江西于都人,1943年12月出生,1965年9月考入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习,1970年毕业后入伍,历任排长、通信修理技师、车间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职,1993年10月因病去世,年仅50岁。

雷锋一段赠言,成为她人生一盏灯

遇见雷锋那年,她19岁,雷锋22岁,一个仅比她大3岁的“解放军叔叔”。

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邂逅半年之后,一场意外事故,让雷锋永远停留在了22岁。从此雷锋的名字,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成为几代中国人温暖的记忆。

这个故事的女主角,名叫刘胜利。故事是在26年前的初春时节,由她亲口对我讲述的。

当时,刘胜利是原第二炮兵司令部通信修理所一名高级工程师,我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的身份,前去对她进行采访。

采访的起因是,这一年的3月5日,是毛主席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30周年。为配合宣传,我从相关部门得到了一份表彰学雷锋标兵的名单,其中就有刘胜利。对于她与雷锋之间的那段渊源,事先我一无所知。

雷锋一段赠言,成为她人生一盏灯

少女时代的刘胜利

那时的刘胜利,五十岁上下,留着齐耳短发,面庞清瘦,显得很干练。

讲这个故事之前,她先递给我一份复印件,那正是人们非常熟悉的雷锋笔迹,上面写着这样一段话:“刘胜利同志:请您记住,伟大的理想产生于伟大的毅力,祝您在学习战线上创造出奇迹。雷锋。1962年2月22日。”

雷锋一段赠言,成为她人生一盏灯

雷锋赠言复印件

刘胜利有些歉意地解释道:“留有雷锋赠言的那个笔记本,送到军事博物馆展览去了,只好让您看复印件。”

这让我有些吃惊,如此珍贵的文物,以前从未听人提及过,今天才第一次见到它的“真容”。难道,这其中有什么隐情?

刘胜利笑道:“哪有什么隐情?只是觉得自己这些年做的工作,与雷锋同志赠言所期望的相差太多太远,实在不好意思拿出来给别人看。”

接着,她拢了拢额头的刘海,稍一思索,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采访录音回放

1962年年初,我是沈阳八一学校初三的学生。2月22号那天,沈阳军区在军区俱乐部召开团代会,特邀雷锋等一批先进模范人物,作为列席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开始前,学校一位老师让我们几个团员去做接待工作,大家听了都非常高兴。

在休息室里,我给代表们倒水的时候,一位个头不高的解放军同志走过来,把暖瓶接过去,接着给其他同志倒水。这时不知谁说了句:“雷锋同志总是闲不住啊!”这时我才知道,这位同志就是雷锋。

当时的雷锋,是沈阳军区的先进典型,到处做报告,也经常在报纸上露面,已经很有名了。所以,我特意仔细打量了一下,发现雷锋比我的个子略高一点,长得挺敦实的,面带笑容,显得和蔼可亲。

那个年代的人,有浓厚的英雄情结。我当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顺手把带在身边的一个笔记本递到雷锋跟前,请他给我留言,没想到雷锋爽快地答应了。他放下暖壶,接过本子,问我叫什么名字,在哪儿上学,我都一一告诉了他。接着,他就写下了这样一段很有意义的话。

雷锋一段赠言,成为她人生一盏灯

1962年5月,刘胜利在沈阳八一学校,与全班师生合影

岁月沧桑,转眼间30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天真单纯的姑娘,已早生华发。然而,提起那段往事,刘胜利仍激动不已。

原来,刘胜利本是将军的女儿,她父亲是1932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1965年9月,刘胜利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北京航空学院。以她的条件,毕业后完全可以留在北京,留在父母身边,但她却主动要求下部队,毅然从北京来到中原山区的一个基层连队接受锻炼,在那儿一干就是5年。

雷锋一段赠言,成为她人生一盏灯

在北京航空学院上学时的刘胜利(左一)

采访时,我有些好奇地问她:“你后来的人生选择,是不是受了雷锋这段赠言的影响?”她不愿过多地谈论自己,只是淡淡一笑,平静地说:“不能说是直接因素,但间接的影响肯定是有的。”

我们无从得知刘胜利得到这份珍贵赠言的时候,有没有今天年轻人那种“追星”的快感,或者像当年他们那一代人一样,只是出于对英模典型的敬重和崇拜?但可以肯定的是,雷锋的这段赠言,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刘胜利的一生。

采访之前,我从相关材料中得知,刘胜利在连队当排长时,连队器材仓库遭遇火灾,她奋不顾身冲进火海,抢救出十几台装备器材,而她自己的一头秀发,却被大火撩掉了半边。望着端坐在我面前的柔声细语的刘胜利,我暗自思忖:当年如果不是雷锋赠言的激励,这个瘦弱的女人怎么会奋身一搏,成为“救火英雄”?

在那场大火中,为了抢救连队的装备器材,刘胜利个人所有的财物毁于一旦,只留下一摞残缺不全的照片。

雷锋一段赠言,成为她人生一盏灯

这幅被烧掉一个角的残图,为刘胜利与三妹刘榕宾(左)合影

对于这个问题,刘胜利所在单位领导的一段话,也可以佐证。

采访录音回放

刘胜利最大的特点,就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她到通信修理所工作的20多年里,当过技师,搞过科研,干过车间主任,管过计划生育,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她先后参加或者领导过30多个科研革新项目,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却从未表过自己的功劳。

1980年以来,刘胜利几乎每年都要拖着瘦弱的身体,上高原,跨戈壁,穿丛林,钻山沟,到部队巡回检修通信设备,行程达 10多万公里。她因此被上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树为巾帼建功模范,并荣立三等功。她的一言一行,总是在努力践行着雷锋同志所倡导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一崇高理想。

是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最美丽的花朵,总是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绽放。就像那首《雷锋,我们的战友》所唱的那样——

雷锋我们的战友

我们亲爱的弟兄

雷锋我们的榜样

我们青年的标兵

学习雷锋 红心永向党……

1997年1月,为纪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记者站组建 10周年,中央台军事部策划出版了广播军事报道10年精品选《军旅之声》。接到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我第一时间兴冲冲地敲开了刘胜利的家,想把这本新书送给她,让她把这段珍贵的记忆保存下来。然而,走进刘家客厅,映入我眼帘的却是一幅镶着黑框的遗像,照片上那个面带微笑的女军人,竟是刘胜利!

雷锋一段赠言,成为她人生一盏灯

雷锋送给她的珍贵赠言,陪伴她度过了短暂而快乐的一生

她丈夫老朱告诉我,因积劳成疾,刘胜利已在1993年下半年病逝了……

我半晌无语,轻轻地将书放在桌上,然后缓缓地举起右手,对着遗像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心里默默念叨着:大姐,安息吧!有这样一段美好记忆相伴,相信您这一生是幸福而快乐的!

雷锋一段赠言,成为她人生一盏灯

主管 | 火箭军政治工作部

主办 | 宣传文化中心

刊期 | 第 15 期

监制:毛勋正

主编:王 涛

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010-6633866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