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的水是海水嗎?

“海水稻”的水是海水嗎?

近年來,媒體與各級政府對“海水稻”給予鋪天蓋地的超常關注。如果真能夠用海水來生產水稻,將是人類歷史上舉世無雙的偉大成就,怎樣評價都不過分。既然專家把這種水稻稱作“海水稻”,並由此獲得超常的關注和轟動效應,理應先從什麼是海水、什麼是水稻講起。

雖然地球上的水很多,但並非什麼水都可以被稱作海水。海水通常都是特指海洋裡的水。而海水最顯著的特徵就是鹹,每1000克海水中含有35克鹽,其餘965克是H2O或曰淡水。

相比對海水的瞭解,人們對水稻的認識更多。因為水稻是中國人的主糧,也稱大米。其產區從南至北、從東到西,幾乎全國一切具有水資源條件的地區都有水稻的身影。

所謂“海水稻”,據說是20世紀80年代,廣東湛江陳日勝先生在遂溪海邊蘆葦蕩裡發現的一種野生稻穀類植物(也有報道說,其實就是遂溪古已有之的地方特產“長毛谷”或曰“長毛紅米”)。從蘆葦能夠在這裡形成大面積群落推測,應該不是純海水,而是內陸河流入海形成的溼地,其水應是淡水與海水的混合水。

廣東海洋大學海水稻項目負責人稱其“海紅12”能夠在含鹽量4.5‰以下的土壤中種植。通常每天為潮水所淹沒的灘塗,其土壤含鹽量一般應與潮水鹽度一致,因此推測這裡的所謂“海水”鹽度應在4‰~6‰或更低。這一點也可以從袁隆平院士稱其“海水稻”能耐6‰以下的含鹽量得到印證。

但奇怪的是,不知何故一直未見人們對該區域水體含鹽量的直接測定。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並非靠海的水就一定是海水。同時,雖然都是海邊,其實無論土壤還是水體其鹽含量會相差甚大。考慮到湛江地處我國降雨最充沛、河流最發達、淡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缺乏北方普遍存在的形成鹽鹼地和鹽鹼環境的氣候條件。天然“海水稻”生長的環境雖然可能混合有海水,但其鹽度並不足以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海水,而只能稱為鹹水或微鹹水的“兩合水”。

應該說,發現並馴化培育這一具有一定耐鹽能力的野生稻種非常有意義。據說,陳先生曾在室內用含鹽2.2‰~8.0‰的水試種過,證實該稻種能生根發芽。但即便其真能耐受8‰的含鹽量,距離耐受海水鹽度也還相差甚遠。因此“海水稻”的叫法具有強烈的誤導性,使人誤以為該水稻能在海水裡生長。須知,4‰或8‰與30‰已經是量級上的差距,如果不明就裡的老百姓相信這種奪人眼球式的宣傳,真的以為用海水灌溉就能栽培這種所謂的“海水稻”,必然會造成顆粒無收的悲慘結局。

由於“海水稻”的炒作者深知其並不能耐受海水,所以其生產模式實際是採用在淡水中摻海水的方式勾兌出所需要的鹽度,而眾所周知,我國淡水資源尤其是北方地區極其貧乏,某地連引入的黃河水都已經不能支持城市生活和工農業需求,在此背景下,再將極其珍貴的淡水摻雜進所謂1/8或一半的海水,必然使來之不易的淡水資源受到海水汙染,由此造成海水入侵和次生鹽漬化擴散,對周邊水源和農田構成持續的環境危害。

同時,“海水稻”的炒作者還聲稱,能夠實現在15億畝鹽鹼地種水稻,從而多養活2億人的宏偉藍圖。這說明他們並不清楚鹽鹼地的成因是因為乾旱缺水。事實上,如果有水,廣大的鹽鹼地區早就種上了水稻,這在至少四千年前就已經被古人大力實施推廣了,無須等到“海水稻”的問世。

雖然近幾十年來生物學技術正比以往更加突飛猛進地發展,基因測序、基因組、轉基因技術也已經被廣泛應用到提高作物耐鹽能力的研究中,但依然沒有太多實質性進展。可見,“海水稻”未來是否能在海水裡生長還不清楚,也還需要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