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孝顺的人,却得不到认可,相反不怎么孝顺的人却处处得到认可?

xhenmingxun


谁家没有难念的经,难说的理?幸福之家理一般,矛盾之家各不同。似乎谁说谁有理,不说理难容。越孝顺越不被认可,越不孝顺越被认可,说起这些家里长,邻里短,兄错妹对弟不孝什么的,就有共鸣,有怨气说不尽。什么儿多不养娘,龙多不治水,儿多儿不孝什么的真不少,各说各有理,真的清官难断家中事。

父母有生养之恩,也是人生最大之恩,父母恩不报还是人吗?父母大恩必图报才对。所以孝顺父母是人的义务责任,不可推卸,应尽最大努力去做。但如何去做,便出现了种种问题,特别儿女多的,有了对比,在比较之下,便产生了心理上的种种不平,特别有的父母有偏爱偏溺偏宠,给儿女的关爱有不同,造成了兄弟姐妹妯娌间意见矛盾百出,各有说词,各执一理,理不清,分不明,越说越糊涂越乱。

从现象看,确实很多如此,越孝顺越对父母做得越多那个,付出的是最多,而被埋怨责怪的也最多,不被认可也成了最多,甚至还成了毛病最多,真的是越孝越吃力越不讨好。越对父母好,越被使唤,越成为当然,而越不对好的,父母越去溺宠,巴结,越孝顺做得越多的那个越成了不讨好不受宠的那一个。越被父母宠爱的越不孝敬父母就越被父母说好。这都是人的心理在作怪,远香近臭,高贵低贱等等心理总在有意有形或无意无形的影响着人的思想行为。父爱大儿,母爱小子,亲女疏媳等也是导致矛盾百发之因,如果日常忽略这些,各种矛盾必会出现的更多。儿女多,父母有偏宠不公,是最大原因。人都好面子,也好捧不受责,这与人品性很有关,有的善于讨好父母,会做表面功夫,有的太实诚,不会讨好,不知做表面文章,自然得不到父母宠爱,你怎么孝顺父母,在父母眼里心里都是不讨喜那一个。形形式式,林林总总,如此种种的,要说,谁都可以说出一堆来,都能引发共鸣。




树德汉硕


我个人认为孝顺的分两种的,一种是发自内心的孝顺,一种是表面的孝顺,以我们村的一家为例。我们村里有一位老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和大儿媳妇为人老实,不会做人面子的上得功夫,二儿子和二儿媳就不一样的,人前人后会做人的很会做人,老人在世的时候,大儿子和媳妇整天都端死端尿,经常给洗衣服,翻身子擦擦洗洗,虽然没做什么鸡鸭鱼肉的好吃的好喝的,但也是尽自己的全力,能给的好吃的尽自己的全力给老人做着吃,可是老二和媳妇平日里就不闻不问,只有在亲戚朋友来看老人的时候才拿些钱买点鸡啊,鱼啊的给老人做着吃,给老人做了件新衣服也只有来人看的时候才会给老人穿上,老人过世的时候,老大两口子感情内敛,只是心里难过,不断的抽噎,而老二两口子就不同了,嚎啕大哭的,哭的山崩地裂的,甭提有多伤心了。这时候在一旁的人就议论起来了。看老二多孝顺,在世的时候给老人吃好的,穿好的,而且老人去世还哭的那么伤心,老大就不孝顺,哭的也不难过。可是实际上呢?大家都不知道,到底是谁孝顺,恐怕也只有老天爷和老人自己知道了。但是我个人觉得人生在世做事情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议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雾雨尔晴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十个手指不一般齐。

在孝敬老人方面,我觉得大家只要各尽各心就好,没必要平均主义,做老人的也要明白每个子女经济状况和身体情况不一样,可能奉献的孝心也不大相同,只要努力就好。

我婆家在帝都,我们在石家庄,所以相对其他兄弟姐妹来说,跟老人相处的机会也少,虽然每个节假日都回去,但也不过那么点时间,所以每每回去都是搬家一样带尽量多的东西,除了给老人的,还有给兄弟姐妹的好酒好烟好茶鸡鸭鱼肉,以表达我们对他们照顾老人的谢意。

有时回去,老人会悄悄述说一些不如意,对有的哥哥姐姐不满意,我和先生都是细心倾听着,放在心里什么也不说,回家后交流起来,觉得老人也就是说说,其实经常在一个锅里搅勺,哪有不碰锅沿的道理。而之所以跟我们说,也是我们不常在跟前的原因。

记得有一次我和大姑姐在家看护老人,说是要一条擦手的毛巾,六七十多岁的大姑姐拿来一条,九十多岁的老太太摸了摸说太厚,大姑姐笑笑又拿出一条,老太太看了看说太大,于是大姑姐出去买了两条回来,结果说一条不软乎,另一条不是纯棉的。这时嫂子回来了,看到这样马上回家拿了五条小毛巾过来,老太太才选好了。

有时老人就像小孩子一样,跟妈妈最亲也最爱跟妈妈发脾气,所以老人也一样,嘴上埋怨唠叨着那个经常照顾他的孩子,其实也离不开那个孩子。对离得远又不能经常照顾他的孩子只是一时稀罕罢了,不经常在一起所以说不出什么好或者不好,于是就不说了。

所以,不管离得远近,不要在意老人的厚此薄彼,也许有的老人喜欢有孝心的孩子,有的老人喜欢顺从的孩子,做子女的多尽心就是了。离得远的要清楚别人照顾老人的不易,不要听老人念叨就挑毛病。守着老人的就当老人是孩子一样撒娇了。


我的房子我做主


这样的事情还是比较少见的,谁对老人好不好,老人自己最清楚。特别是不能自理,需要照顾的老人。如果老人感觉你做的不好,肯定是有不妥的地方。我家老婆婆很喜欢我,我照顾的时间也没有别人多。别人给老人吃完饭就自己去玩自己的事情去了。我不喜欢对老人报怨她不给看孩子,偏哪个了。都过去了,报怨有什么用。我会和她互动,给她梳头,拉着她扭秧歌,我们离得很近,在别的班不高兴了就让人扶着到我家住两天,还要和我睡一个床上。老人很孤单,有人和她互动心里很开心。不要想过去不开心的事情,只想到老了就是我们伺候的责任。


荣990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

1,真正孝顺的人做事不计后果,没有贪图,只知付出不知索取,所以心怀坦荡不会顺情说好话;我们称之为“傻人”。但“傻人”一般比较有福,就是人们常说的“傻人有傻福”

2.假孝顺的人有心机,做事有一定的目的性,话说的好听,会花言巧语,但事情不一定做到。我们称之为“精明人”。精明人也许暂时得到好处,但一定会家道中落,这叫“德不配位”。


健康大家庭


想说的只是无奈。提起孝顺是中国人最在意的传统美德,把孝顺放在第一位,孩子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只有感恩父母的孩子才能立足道德纲上,立足社会,得到赞美祝福。

道理都懂,为什么还说无奈呢?举几个例子吧,平时从来不说的事,因为好像中国只有老人说孩子的不是,孩子却不能说老人的不对。因为有一句:没有不是的父母。说的是父母给了你生命就都得听从父母的,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嗨,还是说说事实,大伙儿听听,不是摆理,也不是状告,就是说出来痛快痛快!

娘家我就不说了,我自己的爹妈对我好,我也对他们没有私心。我在娘家谦虚地说,在我能力范围我算孝顺了,就是一个信念:只要我能做的,父母那里我什么都不计较,我就做、干,不攀不比。

可是在婆家,情况相当复杂。

他家两哥三姐,他最小,都说老小好,父母疼,我们却没感到。

刚结婚第一年回他们家过年(说明一下,我们不在一起住,我们在城乡结合部,公公婆婆在农村,大概相距3,40里地)因为过年我们得住他家,他家东屋土炕,西屋床铺,西屋到冬天阴凉,基本不住人,中间弄堂一间。我们住火炕,他爸妈就得住床铺,所以心里不悦,公公大三十早晨就得骂他儿子一通,在院子里嗓门可大了!我们刚结婚没有什么钱,他也是看不上我们,总说我们在好地方住,回家得整车东西带回来给村里人看才行。过年饭也是能救活一口就救活一口,舍不得给你吃。第二年过年,就更别提了。这时我们变三个人了,孩子4个多月还不会翻身,三十这一宿我们三口辗转难眠,最后抱着孩子做了一宿。婆婆到三十一直蒸馒头,我记得不太清了是10多锅还是9锅,炕头炕被下放了一块铁板,她拿一勺凉水浇铁板上,铁板就和刚掀开热锅一样冒出一股白烟还伴随着呲啦声。现在可笑地说,孩子睡到半夜不会翻身直颠屁股,我们只好做起来抱着孩子睡。过年真是吃没吃的,喝没喝的(舍不得给你,你又不大车拉来)还惹气。后来就老公三十去,晚上回家,我们初一才去,不吃不喝他们的,他大哥还说风凉话,说过年我们不回家挑理。其实二哥家四间房就在他们家前院,大哥家也离着不太远,第二年本来他二哥说让我们去他家睡,来了让我们上他家吃涮羊肉,他媳妇说窗户有窟窿不让去,涮羊肉也成了泡沫。(此处应该有掌声或眼泪,括号里是我逗着玩说的)。过年过年也就是我们一个痛处,老大总在他姑姑们面前说我们,公公也是说人家千里过年都往家赶,我就自己默默的心念,那得是个家!无奈!

本来家丑不可外扬,我就觉得我们都不认识,说出来痛快一下,我就更释然了!

其实最想说的,不是不想孝顺,他们不给你机会,老人,大哥大姐,三姐。但是只要可以有机会我们一样会尽心尽力。做小的好难!孝顺落好好难,还是做个厉害的坏人容易,老人也不敢惹!就个人情况观点,有偏颇之处勿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自己努力变强大,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尊严!


用户5279227477794


观察周围的亲戚朋友确实这样,不孝之子一般比较会理财,也就爱财如命吧,这类型的人也比较实干吧,他们会把每一分钱都管得死死的,另外这种人又有夫妻像,男尖女刁,除了子女其它人根本就别想占他半点好处,包括父母亲,但是这种人在外会交际,搞关系有一套,所以在黑白两道有点关系,往往谁有困难找到这种人还是可行的,因为他有门路,所以在人前有的份量,表面有人尊重,加上平常有点钱亲戚朋友真的有大难时能拿得出来,这类型的人死要面子,小恩惠是会给的。其实帮人办事也有好处,官场给利又不用自己付,有时还能得利。总之不孝之人并非是不智之人,相反这类人整天脑子里在算计着钱钱钱,有钱那肯定有人尊重。


榕树情结2


关于孝顺,下面有两个例子,不知该怎么分谁孝顺谁不孝顺。

1,物质上的孝顺。

有位儿子很努力挣钱,他的理想是光宗耀祖,为父争光。他购买房子给父母住,也经常送米送油给父母,每年过年给父母购买新衣服鞋袜。送孩子出国留学,邀请父母出国旅游。但他脾气不好,只要父母一说话他就喝斥父母闭嘴,经常拍桌子辱骂父母,他永远要父母听他说,父母所有事情都要臣服于他。他甚至要求父母与自己的妹妹断绝父女关系,原因是父母言语上偏爱妹妹。和亲友一说起女儿老两口就眉开眼笑,他们真心高兴。

2,精神上的孝顺。

一位女儿自小孝顺父母,帮父母干农活做家务,读书成绩好,毕业后工作很努力刻苦,得上司赏识一路升职加薪,工作之余,回家陪伴父母,聆听父母教诲,听父母唠叨日常喜乐。父母年纪大了,经常会重复自己曾经的经历和值得骄傲的事情。女儿都几十年如一日聆听他们说话,陪他们一起高兴。休息日早早去父母家带父母出游,带上父母早早起床煮的饭团,零食,便携暖水瓶,和父母早晚需要添加的衣服,全部装一个大背包里背上,带上父母在县市附近一日游。下雨天就陪父母饮茶聊天。

父母经常在女儿面前炫耀他们谁做的饭好吃,谁又做了很笨的事情。父母还会把自己吃过觉得好吃的东西藏起来,打电话喊女儿偷偷回来尝一口。之后大家都高兴地大笑。

上述都是孝顺,儿子五十岁时曾哭着说父母吃他的用他的都不疼他,咬牙切齿骂父母是不知死活的东西。

每次哥哥在父母面前吵闹,女儿默默看着,不出声。她知道如果自己谴责哥哥,自己离开父母的家后,哥哥会将愤怒发泄在父母身上,父母更加不得安宁。毕竟女儿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家,并不能时时守护在父母身边。


民间故事荟


小孩需要哄,老人一样,一般老人都喜欢嘴巴甜的儿女,但老实忠厚的儿女不会甜言密语,他们做事实在,不哄人,孝敬老人实实在在,老人在外人面前却不喜欢这种不会哄人,不能给自己面孑上增光的个性。其实他们不是不喜欢你,平时对你放心,有些事情你会做得很好,就不管你,让你觉得他们不喜欢里。倒是甜言密语的他们不放心,外处照应着他们。让你觉得对他们好。甚至有时儿女们吵嘴有矛盾父母总是说你,是因为你懂事有退让听话,不听话的父母说也没用,他们明白的很,不要怨父母,他们也是为你们好,希望你们大的带小的,好的教坏的,大家合合气气一家人。


永不言败141058546


我觉得,孝顺就犹如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越是干的多,你就活越多,老人对你的不满也就越多;越是不干反而也找不出什么问题,因为问啥不知道,至于哪里不周到当然和人家也没关系!每个家里的情况也不一样,总有些偷奸耍滑的,也有些觉得拿了钱就已经很孝顺了,但是也不否认有些老人真的是高看经济条件好的孩子,低看生活差点的孩子,总觉得你没人家有出息你就多出几分力,其实不然我认为出钱出力对于孩子们来说尽心就好,他有一千万确只给你十万,和他有一百万也给你十万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孝顺与金钱无关,与本性有关!无论别人怎么说,我们只要对的起自己的心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