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瑞幸,中年的星巴克,终局之战在哪里?

年轻代表着希望与未来,年轻也代表着激进与冒失。

过去的一年瑞幸咖啡一路扩张,把竞争对手星巴克逼到了墙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年轻的瑞幸咖啡向竞争对手展现出了他激进的一面。但是,在激进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缺点与不足。

年轻的瑞幸,中年的星巴克,终局之战在哪里?

过去几年里,在共享经济的大潮下,资本裹挟着创业者,用钱烧出了一片新天地。快速的立项、快速的融资、快速的成为独角兽;只要概念赌对了风口,可以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也可以没有清晰的盈利时间表,或是将一个好好的项目玩成了击鼓传花的游戏。

2018年,对企业来说是如履薄冰的一年,对很多互联网从业者来说是战战兢兢的一年。摩拜被收购,ofo走入困局,从总部大楼排着宛若长龙退押金的队伍,从资本的宠儿到弃子共享经济的巨头仅仅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天晴递伞,下雨收伞,不止是银行的专利,也是所有资本的共性。两年烧出的滴滴,至今没有实现盈利。商业是有规律的,钱并不能打破所有的规律。小企业有小企业的玩法,大企业有大企业的管理,揠苗助长的道理谁都懂,但并不是谁都能忍得住诱惑。创业者的世界,快一步生,慢一步死的例子并不少见,很多创业者只能通过资本先烧出像滴滴一样的市场地位,再去慢慢调整。

年轻的瑞幸,中年的星巴克,终局之战在哪里?

2018年12月15日,瑞幸咖啡在上海开出了第2000家门店。这一数量星巴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瑞幸咖啡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15天后,瑞幸咖啡又多了73家门店。支撑起瑞幸咖啡的是资本的力量,截止2018年底,瑞幸咖啡已经完成了三轮接近4亿美元的融资,参与方包括中金公司、君联资本、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等。

资本的冲击下,有人选择扩张,自然就有人选择收缩。去年星巴克CEO凯文·约翰逊宣布,星巴克未来将做出重大改变。改变先从裁员开始!凯文认为,欧美市场目前已经趋于饱和,如今星巴克门店盈利性已经大不如以前,所以缩减门店和裁员就成了挽救星巴克利润最佳方式之一。

不仅如此,星巴克还将未来盈利的主要增长点放在了中国。欧美市场收缩,中国市场就要扩张。凯文称,到2022财年末,星巴克在华每年要新增600家门店。也就是说,星巴克不会放弃中国市场,瑞幸咖啡面临的是一场持久战。

年轻的瑞幸,中年的星巴克,终局之战在哪里?

面对每年700亿左右的咖啡市场份额,为什么中国会成为大品牌以及新兴品牌的重要战场?一份《2018中国咖啡行业洞察》的报告给出了答案。该报告称,中国目前咖啡消费市场份额约占全球市场的0.5%,但中国咖啡市场消费的年增长率却高达15%。且预计到2020年中国咖啡消费市场份额将达到3000亿元,2025年更是可以突破一万亿元。

如此大的蛋糕,中国市场显然已经成为巨头们拉开差距或者追赶差距最重要的战场之一。谁会不动心呢?

去年定位中高端的星巴克,送起了外卖。在此之前,星巴克对外卖一直是拒绝的,它认为外卖时间过长会影响咖啡的口感,而且外卖产生的利润并不是很高。在笔者看来,这些说辞并不能让人信服,说白了星巴克无非是认为外卖会降低品牌的影响力,不符合其中高端的市场定位。

年轻的瑞幸,中年的星巴克,终局之战在哪里?

商业环境中,挑战就意味着改变,而改变是痛苦的。4月1日瑞幸咖啡新增了一条动产抵押信息,这笔被担保债权数额为4500万元。对此,瑞幸咖啡回应称,这是一笔常规的设备融资租赁,符合瑞幸的轻资产运营思路。

这条消息让市场出现了不少声音,不少观点认为,瑞幸的扩张速度太快,烧钱补贴的模式并不能长久,瑞幸如果不专注于提升咖啡本身的口感,风口过后,脆弱的资金链将成为瑞幸不可承受之重。

巨头的转型需要时间,但是巨头相对安全。有了ofo的前车之鉴,瑞幸应该引以为戒,在扩张的路上走得更安全。笔者认为,如果瑞幸咖啡有幸能走到2025年,在这里它应该会和星巴克有一场终局之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