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一年的河蟹养殖效益,第一壳开始了,这些问题要注意!

这阵子,已经有不少河蟹塘口进入了脱一壳的阶段,有的还没有脱,每一壳都关系重大,养殖户这个时候一定要多巡塘,加强塘口管理,该做的一样都别落下,不该做的尽量不要做,以免节外生枝。

一、河蟹脱壳的判断

1、规律:养殖过程中,脱壳前河蟹体色深,体色为黄褐色、黑褐色、腹甲水锈色多。脱壳后,河蟹体色变淡,腹甲白色,无水锈,步足软。

2、个体:脱壳后比脱壳前个体增大约20%左右,体重增长一倍左右。发现个体变大、体色变淡的河蟹,表明河蟹已有脱壳了。

3、空壳:巡塘时发现空壳,表明河蟹已有脱壳了。

4、吃食:河蟹脱壳前一般不吃食,几天投饵后,如发现饵料剩余量大大增加(在无病的情况下),表明河蟹即将开始脱壳。

二、河蟹脱壳期注意事项

1、脱壳前饲料中添加多维和补钙产品,如果一壳温度低、吃料少、没有添加,则在脱壳期及时外泼补充营养。河蟹脱壳期长,易造成自相残食,成活率就会低,因此要缩短脱壳时间,脱壳来临前,并力求同步脱壳。

2、脱壳时要及时补2次钙:发现个别河蟹脱壳则泼洒补钙产品,隔5-7天或大量脱壳时再补一次补钙产品。脱壳期一定要补钙,这个成本一定不能节省,而且还要二次补钙这样效果更好。


3、减少或停止换水。脱壳期需保持水位稳定,一般不需要换水。如确需换水应做到微流水,不能大起大落,预防应激反应。换水之前要测一下外源水,水质一定要良好才行。

4、禁止使用杀虫、杀菌类药物。可以适当补肥补藻+补菌防病菌感染,严禁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如果蟹塘有虫子,只要水质不是过分浑浊,可以用灯光诱捕虫子,先不用忙着肥水,虫子多的话肥水效果不太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