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不起眼的屋顶其实大有讲究,你见过几种?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不仅对建筑立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众多屋顶形式的变化,加上灿烂夺目的琉璃瓦,使建筑物产生独特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悬山屋顶干栏式铜屋(西汉): 铜屋为悬山式屋顶,大门设在正中,墙上不设窗。因为是干栏式住宅,所以门前设走廊,廊前围有栏杆。

悬山式又称“挑山式双面坡屋顶”,即屋前后两面都有坡,屋顶悬在山墙或山面屋架的外面,形成出檐,以保护墙内的木结构和墙体。悬山式屋顶一般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构成,也有无正脊的卷棚悬山式。悬山屋顶也是中国民居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

陶制楼庑殿式屋顶(西汉): 庑殿式屋顶为四面斜坡,正中有一条正脊,四角上各有一条垂脊,共有五脊,古又被称为“五脊殿”,俗称“吴殿”。西汉时期两层居室建筑有庑殿式屋顶。大约明清之前,有贵族住宅使用庑殿式屋顶,明清时等级制度更加严格,普通住宅中很少使用庑殿式屋顶。

硬山式屋顶: 硬山式屋顶是双面坡屋顶,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出山”。两侧山墙同屋面相交,或齐平,或略高于屋面,屋顶不悬出于山墙之外,将栋木梁架全部封砌在山墙里面。山墙大多采用砖石承重,墙头有各种形式。


卷棚式屋顶: 卷棚式屋顶是北方民居较为常见的屋顶形式,为双面坡式屋顶,屋顶前后两坡相交之处是正脊,但卷棚顶不采用正脊做法,而是用筒瓦做成弧线形曲面,称“元宝脊”,又称“罗锅脊”。根据两侧山墙的不同,卷棚式屋顶又可分为卷棚悬山式屋顶、卷棚硬山式屋顶和卷棚歇山式屋顶。(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