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產業升級,產業園區如何轉型、重生?

用戶4474650761


產業園區是伴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而誕生、成長與發展起來的。如今,產業園區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各類產業成長的重要平臺,是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路徑,同時也是我國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主戰場。改革開放以來,產業園區(開發區)伴隨著世界產業轉移與中國高速城市化的推進,尤其是“園區+地產”商業模式催化,便如雨後春筍般的迅速崛起,成為了許多地方政府與地產企業的核心生產力,產業園區在不斷地轉型升級邁向新階段。而產業新城作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產物,其發展過程烙下了中國經濟發展和城鎮化過程的印記。2009年以來,以知識密集型的創新產業為引領,以多功能的城市綜合體為載體的現代化產業新城集中湧現,並逐漸成為當下中國產業園區的主要發展方向。


產業園向產業新城過渡

在中國,產業新城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產物,其發展過程也烙下中國經濟發展和城鎮化過程的印記。改革開放開啟了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新篇章,也成為中國城鎮化進程的重要推動力。隨著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工業園區——蛇口工業園創立,產業園區開始成為中國經濟創新和發展的重要載體。伴隨著全球化產業轉移分工的利好,中國逐步成為“世界工廠”。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產業園區和產業新城發展迅速,據統計,截止2017年7月,國務院共批准設立各類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綜合保稅區、邊境經濟合作區、出口加工區,旅遊度假區等五百多個,其中包括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19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156個,國家級保稅區12個;此外,各類省級產業園區約1600個,較大規模的市產業園1000個,縣以下的各類產業園上萬計。

中國產業新城的發展歷程

在產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園區逐步從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轉變,園區形態也不斷演進以適應當時的經濟發展環境。分階段來看,從最初傳統的產業園區發展到目前的產業新城,共經歷了四段發展歷程。

在產城融合階段,產業園區越來越向綜合化方向發展,園區逐漸成為集住宅、寫字樓、商業、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城市綜合體,聚集了大量的常住人口,產城關係得到了較好融合。在這種多功能的綜合體內,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同時完全得到滿足,本身就達到了一個新城的標準。此階段,以開發運營產業新城為發展方向的產業新城運營商也應運而生,他們憑藉市場化手段,依託專業化的服務平臺,高度重視產業發展與城市擴張之間的內在關係,使得“產城融合”成為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突出亮點,具備高勢能優勢的現代化產業新城已然成為產業園區運營的主要方向。例如,固安產業新城。

產業新城的建設目標

從產業新城的建設目標來看,首先是要實現產城融合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產業優先、完善居住、促進經濟發展,新城的進步又反過來促進產業調整與升級,進而實現產城促進、融合發展。其次,實現區域和諧、經濟高效、生態良性循環的人類居住形式。並且要實現企業盈利、社會和諧的政企雙贏模式。

產業新城成功的標準

1、城市均衡發展

城市升級與產業升級相結合的總體發展模式;完備的城市形態、完善的城市功能、完美的城市風貌相融合;城市建築與產業發展相結合。

2、多元化的產業結構

以一種或多種產業為驅動從而帶動整個城市發展的新型發展模式。產業結構非單一性,產業配套完善。

3、便捷的交通

新城與中心城之間要有便捷的交通系統相連接。新城內部的交通要充分考慮公交系統、步行系統和主要交通幹道的合理性和便捷性。

4、優惠的政策

政府在立法和政策上對新城建設給予支持

5、完善配套

高標準、完善的各類配套

6、市場化的運作機制

市場為導向的投資機制,政府職能的企業化運作利於新城造血機能的形成。

產業新城未來發展趨勢

由規模生產的傳統產業園模式向知識創新產業集聚轉變;由生產主導向產學研一體化轉變;由產業工人為主向創新人才為主轉變;從以物為中心向以生活為中心轉變;由政府派駐機構向法人治理結構轉變。要以提升品質為中心打造美好生活都市圈,成為促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中商產業研究院是一家“產業大數據+研究+規劃+招商+基金”的一體化產業諮詢服務機構,致力於為企業、地方政府、城市新區、園區管委會、開發商提供產業規劃、產業空間、產業平臺、產城運營、產業金融、產業申報及產業升級轉型領域的諮詢與解決方案。核心業務包括: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規劃、產業項目包裝策劃、產業園區升級轉型規劃、產業地產拿地策劃、特色小鎮申報及規劃、田園綜合體申報及規劃、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以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撰寫編制、行業研究報告及定製化調研報告、產業白皮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