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層為什麼會變化,釣魚人怎樣判斷,釣魚人應該如何應對

魚的種類不同,生活習性和遺傳基因有所不同。我們知道不一樣的魚種,生活的水層有所不同,比如草魚,鰱魚就是生活在水域的上層,鯉魚,鯽魚是生活在水域底層的魚類。就是同一種魚類在生長的不同階段,也會改變生活的水層比如鯽魚小的時候就會喜歡到水域上層覓食,長大後就會在水底覓食。對於我們垂釣者來說,明確的知道目標魚的水層,是我們必須做到的。但是出於某種原因魚層會發生變化,這樣的變化我們也必須瞭解,今天我們就聊聊這些。

魚層為什麼會變化,釣魚人怎樣判斷,釣魚人應該如何應對

先來說說什麼原因引起魚層的變化。首先的原因就是極端的溫度變化。我個人以為溫度如果不是極端的變化是不會引起魚層的變化的,只有驟然的大幅度的變化,才有可能引魚層發生變化。這樣的天氣狀況基本也就無法釣魚了(同樣的道理,環境發生劇烈的變化也會引起魚層變化,比如劇烈的水位變化,這也不適合垂釣)咱就不多說了。

魚層為什麼會變化,釣魚人怎樣判斷,釣魚人應該如何應對

再有就是氧氣的問題了,這是自然界中引起魚層上浮最主要的也是最普遍的原因。水中的氧氣不足,魚兒就會尋找氧氣相對豐富的水層活動。生活的底層的魚類就會上浮,如果極度缺氧的話,還會出現浮頭的情況。這種情況在夏季比較容易發生,在悶熱的夏季氣壓低就會引起水中氧氣缺乏,這種情況下魚兒還是會開口的,只不過食慾不會太好。

魚層為什麼會變化,釣魚人怎樣判斷,釣魚人應該如何應對

我們通過截口的頻率來判斷(截口的頻率過高,餌料到位後沒口,基本就是魚層已經上浮了。),是否需要採取釣浮的方式來垂釣。判斷魚層已經上浮了,就要按照每次五到十釐米左右的距離來下拉浮漂,從下往上拉,直到找到浮漂頓口的信號出現了,如果有了實口魚的情況下也就說明找到了魚兒所在的水層。

魚層為什麼會變化,釣魚人怎樣判斷,釣魚人應該如何應對

​再有就是食物也會引起魚層的上浮。這種食物也包括我們使用的餌料。如果水的中上層有豐富的食物,就會引來魚兒的搶食,即使是生活在水底層的魚類也會上浮搶食。我們的餌料入水後在水的中上層就完全霧化,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解決辦法就是改變餌料的狀態,比如將拉餌改為搓餌使用,加入一些拉絲粉增加一些粘度。還可以加快餌料入水後的到位速度,來避免餌料到位前霧化,比如釣鈍,釣跑鉛,等等(如果我們想將魚誘離底層的話就反著來,就增加餌料的霧化,使用飛鉛釣法等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