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三旗擁有很大的特權,依靠皇帝,為何能夠一直壓制下五旗?

鳶飛九天2018




首先,我們講一下清朝八旗制度的由來。在明朝統治的末期,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在東北地區建立了後金政權。起初,雙方的實力非常懸殊。明朝擁有將近1億人口,但後金政權的人口不到100萬。為了整個各方面的力量,提高協同能力,努爾哈赤建立了正紅、正白、正藍、正黃、正黑5個旗。在政權建立的初期,確實出現了滿洲正黑旗。但是黑色旗幟很難區分,因此,後來又取消了正黑旗。隨著後金政權實力的增強,4個旗變成了8個旗,也就是正黃旗、鑲黃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正白旗和鑲白旗。



在八旗中,正黃旗和鑲黃旗的地位最高,因為由努爾哈赤親自兼任旗主。 既然大汗親自擔任旗主,正黃旗和鑲黃旗自然擁有各種便利條件。在武器裝備和後勤保障上,兩黃旗得到了很大的補充。在官員和將領的選擇上,優先選擇兩黃旗。在皇太極執政時期,後金政權的國號改成了大清,為了照顧其他兄弟的意見,正藍旗開始享受兩黃旗同樣的待遇。正黃旗、鑲黃旗和正藍旗形成了上三旗,其他五旗則被稱為下五旗。



在上三旗中,兩黃旗對皇帝忠心耿耿,正藍旗則要差很多。在清朝皇帝皇太極突然去世以後,兩黃旗幾萬官兵堅持要求必須擁立皇帝的兒子繼位,拒不接受兄終弟及,間接阻礙了多爾袞等級。 多爾袞依靠正白旗和鑲白旗起家,雖然實力不弱,但面對兵強馬壯的兩黃旗,仍沒有必勝的把握。因此,最終選擇了皇太極的兒子福臨繼承皇位。但多爾袞成為了攝政王,依靠各種手段,多爾袞掌握了清朝的軍政大權。在此以後,多爾袞改變了上三旗的編制。正黃旗和鑲黃旗沒有變化,但由正白旗取代了原來的正藍旗。



兩黃旗和正白旗組成了新的上三旗,多爾袞去世以後,順治皇帝曾經試圖改變這一結構。但由於遭到了一系列的反對,連順治皇帝也無力改變,上三旗的結構一直持續到了清朝滅亡。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老八胤祀聯絡了關外的4位旗主王爺,準備對雍正皇帝逼宮。但首先需要接管豐臺大營的武裝,在接管的過程中,統軍將領表示“自己只服從十三爺的命令。”一位關外的旗主王爺勃然大怒,直接詢問其屬於哪個旗。當時,各個旗的旗主王爺都在,可以直接訓斥和管理。



統軍將領直接說“末將是正黃旗,”旗主王爺脫口而出“上三旗的。”按照清朝的規矩,上三旗直接隸屬於皇帝,其他旗的旗主王爺也無權管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上三旗屬於皇帝的嫡系班底,雍正皇帝在選拔豐臺大營將領的過程中,自然需要任命自己信得過的上三旗將領。 其實在上三旗中,也是有高低貴賤的。在傳統印象中,正黃旗的地位最高。但其實並不是這樣,鑲黃旗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逐步成為了八旗中的首旗。



也就是地位最高的一個旗,其次才是正白旗和正黃旗。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寵臣,兼任40多項重要職務,可以說是權傾朝野。但出身是和珅的硬傷,因為和珅不屬於上三旗,和珅是正紅旗出身,屬於下五旗。至於乾隆皇帝的小舅子傅恆,則是鑲黃旗。對於普通的上三旗人來說,雖然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在就業機會和俸祿待遇上都有優勢。由於皇帝一直管理上三旗,因此,上三旗能夠長期壓制下五旗,直到清朝的滅亡。

本人不是歷史學家,不過是根據電視劇和一些清代歷史資料的情節做出猜想,故事為主,歡迎網友吐槽!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