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儘早地發現胃癌?

用戶4474646264


目前在我國,大到七八十歲的老年人,小到十幾歲的年輕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惡性腫瘤的知識。這主要是因為惡性腫瘤發病率和病死率確實比較高,身邊的朋友或者親戚,可能正受此困擾。 回到問題中來,既然大家都害怕癌症,而且癌症早期發現和治療,預後會比較好,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早發現腫瘤呢?今天咱們來說一說胃癌。 我們應該重視平時我們的身體。



首先應該說,胃癌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的不適。當存在消化道不適,如腹脹,胃痛,噁心等症狀時,尤其是出現體重明顯下降時,請及時就醫,雖然這些症狀沒有太大的特異性。

尤其有以下病史的患者:幽門螺桿菌陽性的朋友;既往患有胃潰瘍、手術後殘胃、惡性貧血等疾病的朋友;有胃癌家族史的朋友;長期攝入攝入醃製飲食及吸菸的朋友。 出現這些不適時,我們可以考慮化驗腫瘤標誌物癌胚抗原、胃鏡等檢查,來進行診斷和鑑別診斷。當存在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時,張大夫建議您進行根除治療。


因此,胃癌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是體檢以及出現消化道症狀時及時就醫,尤其對於胃癌高發人群,是非常有必要的。


張之瀛大夫


胃癌有呈“窮癌”,胃癌是消化系統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而且病發率還是比較高的,雖然現在醫療科技發達,胃癌能治癒,但是預後還是不太理想,胃癌最主要的元兇就是幽門螺桿菌。



胃癌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發生在胃粘膜上皮的惡性腫瘤,主要好發於50歲左右的人群,胃癌不僅能夠造成消化系統的破壞,而且晚期癌細胞發生轉移,也會影響到臨近組織器官的惡變。

胃癌主要的發病原因有→

1、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是寄存與人體胃粘膜的一種細菌,能夠促進亞硝酸鹽轉化為亞硝胺而導致胃癌,幽門螺旋桿菌也會導致胃粘膜上皮細胞過度增殖導致畸變致癌。

2、遺傳,癌症的遺傳率是很高的。

3、飲食習慣及環境因素,長期飲酒吸菸,進食辛辣刺激食物,進食一些醃製品、燻烤食物、發黴食物等都會導致胃癌。

4、萎縮性胃炎(胃粘膜腸上皮的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胃息肉、殘胃等病變也是導致胃癌的一個因素。

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到了中晚期會出現噁心嘔吐、上腹部隱痛不適、飽脹痛、食慾不振、乏力納差、消瘦、嘔血黑便、貧血等症狀。也會隨癌細胞的轉移,甚至會出現全身症狀。



胃癌的檢查主要有X線鋇餐檢查、纖維胃鏡檢查、B超、CT、癌胚抗原的測定等檢查來確定胃癌,因此胃癌要通過出現的症狀以及相應的檢查來發現及確診。

關注小克,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識,謝謝!


小克大夫


早期胃癌治療效果好,5年生存率超過90%。所以,需要儘早地發現胃癌。但是早期胃癌沒有明顯的不適,想要儘早發現胃癌,還是需要以體檢為主,根據大量的臨床數據,人在40歲以後,如果符合以下情況的任意一條,那就是胃癌的高危人群:①胃癌高發地區的人群;②感染了幽門螺桿菌;③曾經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後殘胃等胃的癌前疾病;④胃癌患者的一級親屬;⑤存在胃癌的其他風險因素(例如攝入高鹽、醃製飲食、吸菸、重度飲酒等)。

對於上述的胃癌高危患者,需要從40歲開始,定期接受胃鏡的檢查,明確有沒有胃的病變,有沒有胃癌。

如果不是胃癌的高危患者,需不需要接受胃鏡的篩查呢?我的答案是需要,如果你出現了消化不良,大便發黑,長期的胃痛,胃脹,反酸,燒心,貧血,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不明原因的口臭,噁心,嘔吐等不舒服的症狀,應該去醫院檢查一下。

很多人都認為胃鏡檢查很痛苦,不願意做胃鏡,其實,大部分人都是可以耐受的,胃鏡檢查沒有大家想象的難受,如果你無法忍受,可以做一個無痛的胃鏡檢查,這樣就沒有一點痛苦了。除了胃鏡檢查,還有膠囊胃鏡,吞一個小膠囊,就可以檢查整個胃還有小腸,沒有痛苦。但是,膠囊胃鏡價格較高,如果發現了問題,還需要做普通的胃鏡檢查,才能確診。

總而言之,胃鏡是發現早期胃癌最主要的手段,其他的檢查都存在較大的誤差。


普外科曾醫生


胃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我國每年每10萬人中約有16人死於胃癌,而且目前我國早期胃癌的診斷率仍不足10%,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經是中晚期,而中晚期胃癌,確診後能存活5年的患者,僅為總患病人數的7%-34%。


早期胃癌有何症狀?

癌症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其早期症狀不明顯。胃癌同樣如此,早期胃癌多無症狀,部分患者可有消化不良症狀,這種不典型表現,通常不會引起人們重視。只有到了進展期胃癌,才會表現出較為明顯的症狀,可有上腹痛、餐後加重、納差、厭食、乏力及體重減輕等,而此時多為中晚期。

儘早發現胃癌,關乎患者生死

胃癌的治療,仍以手術徹底切除為主。而手術治療的機會以及手術治療的效果,都取決於發現的是否及時。儘早發現胃癌,關乎患者生死。


而目前,胃鏡檢查,是發現早期胃癌的最佳手段。對有中上腹痛、消化不良、嘔血或黑便的人群,應及時行胃鏡檢查。而有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或異型增生者、良性潰瘍經正規治療2個月無效者,胃切除術後10年以上者,應根據具體病情,定期行胃鏡檢查。

對身體健康的人來說,胃鏡檢查也要作為常規查體內容,如果沒有胃癌家族史,也無特殊不適,胃鏡檢查頻率可適當放寬,如每3-5年做一次胃鏡。

另外,做C13呼氣試驗,查幽門螺桿菌,也是必要的。幽門螺桿菌感染,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


張醫生在線---讓老百姓也能看懂的醫學科普---歡迎關注、評論!


張醫生在線


儘早發現胃癌,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當然是心理重視,心裡有這根弦。這事實上是廢話,但還是要先說一下,因為這是一個基本前提,你心裡不重視這個問題,那麼以下說的幾點也就不會去做,或者不會堅持做。

其次,對於胃癌高危人群,應主動進行胃癌篩查。哪些人是胃癌高危人群?年齡≥40歲,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條者,建議作為胃癌篩查對象人群:①胃癌高發地區人群;②Hp感染者;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後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的癌前疾病;④胃癌患者一級親屬;⑤存在胃癌其他風險因素(如攝入高鹽、醃製飲食、吸菸、重度飲酒等)。

最後,對於身體的異常症狀表現,要及時就診,不要拖延。比如,上腹部輕度不適感,上腹部飽脹不適、鈍痛、隱痛,有時表現為進食後加重。食慾減退或食慾不振、厭食、噯氣、返酸。噁心,嘔吐,上腹部疼痛,黑便,嘔血等等。儘管有症狀,不一定是癌,但你得重視。有的人會說,有症狀就表示晚期了,這個倒不一定,也可能是早期,當然晚期的可能性不小,所以才要主動篩查。但重視症狀表現還是很有必要,如果有症狀表現,你都還不去看,那就會拖得更晚。所謂早期發現,就是盡最大可能做到。


腫瘤專科醫生


如果想盡早發現胃癌,就要注意癌前狀態,就要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慢性萎縮性胃炎。這個一般胃鏡都可以看得到,這種病主要是由螺旋桿菌感染以後到導致,出現慢性萎縮性胃炎就要及時治療。

第二,胃息肉。胃息肉分增生性息肉和腺囊性息肉。腺囊性息肉的惡變率更高。

第三,殘胃,也就是說做過手術後的胃。

第四,胃潰瘍。

第五,胃巨壁皺症。

第六,惡性貧血。

有以上病變的人得癌症的幾率會增高很多,所以檢查的頻率最好高點。

普通人如果有胃不舒服,只有最好的醫院到醫院檢查。年紀上40歲以後,最好定期做檢查。


勤快的小醫生謀事在人



儘早的發現胃癌當然是做好癌症的篩查,也就是說提前發現胃癌的一些危險信號、癌前病變。

可能一說癌前病變,很多人就感覺很恐慌。癌前病變,指的是一些可能會誘發癌症的危險因素,但它並不是必然會誘發癌症,這一點一定要弄清楚。

不管是預防治療胃癌還是為了一些胃的其他疾病,作胃鏡檢查是一個通用的金標準,也是最常用的一種方式,有普通胃鏡和無痛胃鏡兩種。

胃潰瘍、胃息肉,萎縮性胃炎等等都可以通過胃鏡篩查得到一個明確的一個診斷。

哪些人需要做胃鏡篩查?那需要看一些報警的症狀,比如說年齡超過45歲,便潛血經常是陽性,胃疼持續不能緩解,或者有基礎胃病沒有得到系統的治療和規範的管理,都要定期做胃鏡檢查。

那些有不良飲食習慣的,比如經常吃燒烤,火鍋,燻醬或者是辛辣食物的人,也要提高對胃鏡檢查的重視。

無痛胃鏡和普通胃鏡其實本質上沒有什麼大的區別,但是很多人對普通胃鏡檢查會覺得有恐懼感,另外可能有些人會噁心嘔吐,所以會不適應。

那麼這樣的人,就應該建議做無痛的胃鏡好一點,另外胃鏡檢查需要做心電圖檢查,血壓高的人要跟醫生做好交代,可以提前吃一些舌下含服的藥物,另外要平復心情,避免檢查時血壓突然升高等等。這些是不利於檢查的效果的,也會可能出現一些想不到的意外。

更多健康科普問答關注我們吧,遼瀋名醫每日更新!


遼瀋名醫


胃癌作為消化系統常見的惡性疾病,隨著人們不良的飲食習慣的養成。癌症患者的數目已經逐漸增加,我們不僅需要著眼於疾病的治療,術後恢復,更要重視疾病的預防,這就要我們知道怎麼樣才能儘早的發現胃癌?

我們臨床工作中發現疾病可以通過症狀,輔助檢查,體格檢查來對於疾病進行診斷。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通過這些方式。

胃癌早期的表現有可能類似於胃炎的症狀,譬如進食後尾部產生胃部疼痛。或者平時時不時的胃部發生一定的疼痛症狀,進食後食物倒流,或者有類似於血便的發生,老年患者癌症發生後可能體重會減輕。

然後胃癌的話,我們需要明白的是胃鏡檢查活檢是診斷的金標準,我們遇到有類似癌症的症狀時儘快去醫院行內鏡檢查進行疾病鑑別,排除癌症。

小科普:胃癌已經是一個大家比較熟知的疾病,對於儘早的發現我們需要做出的是症狀和輔助檢查相結合。但是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的優化其實對於預防疾病更為重要。



企鵝郭醫生


其實說白了,要想發現早期胃癌就是做胃鏡檢查。目前沒有什麼其它的方法。比如CT、彩超、MRI磁共振 等都都無法發現早期胃癌,只有做胃鏡才能發現早期胃癌。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90%早期胃癌都沒有症狀,有的只是非特異性的胃炎的臨床表現,比如打嗝、噯氣、消化不良等表現,這些症狀普通胃炎也都有。

其實身體其它器官的早期癌症也幾乎都沒有症狀的,因為身體各個器官都有很強大潛能,都是能屈能伸的,女媧在造人的時候已經給我們人類留了很長的退路了。比如我們有兩個腎、兩個肺、兩片肝臟,胃也非常有彈性,就是切除一個省,切除一個肺、切除半個胃、切除半個肝剩下的一半器官依然可以正常的執行新陳代謝,讓我們正常的活著。所以大部分早期的癌症都沒有任何症狀。比如一個肺長肺結節,很多人都沒有症狀,一個腎臟或者肝臟上面如果長了一個小腫瘤結節大部分人也沒有症狀。對應的,在胃裡面一部分的胃粘膜細胞出現基因突變長出癌細胞很多人也是沒有特異性症狀的。只有到了中晚期侵犯到神經、腫瘤出現潰瘍、破潰了才會出現疼痛、難受的表現。

那各個器官早期腫瘤怎麼發現?只有通過全面的體檢來發現。

所以目前臨床上都建議大家即使沒什麼難受40歲以後每1-2年都全面體檢一下,以前有科普過,全面體檢不僅僅就是抽血體檢,還有有臨床上輔助儀器檢查的體檢。比如彩超、CT、磁共振等等。

回到題主提問的問題:如何儘早地發現胃癌?

胃是比較特別多器官,在我們肚子裡面,我們人都眼睛看不到,因為胃平常是皺縮的,表面有很多皺褶隆起,所以 CT、磁共振、彩超都看不清楚,特別是多在皺褶裡面的早期胃癌CT、磁共振根本就看不到。但自從胃鏡的發明,使得人類可能非常清洗直觀的看到胃腸道內部的情況。胃鏡說看到的其實就是人得眼睛說看到的。因為就是通過鏡子反射出來投送到電腦屏幕上。所以胃鏡下去胃粘膜有沒有潰瘍、糜爛、腫瘤都看的比較清楚明白。

下圖就是胃鏡下看到清晰的胃粘膜(中間的黑洞是胃和小腸連接的地方),有沒有問題一眼就可以看出來。比彩超、磁共振、CT 清晰的多。

但並不是說做 CT、磁共振、彩超沒什麼用,這些檢查對觀察實質性的器官還是很有幫助的,彩超看肝臟、膽囊、腎臟、女性的乳腺、子宮、卵巢等還是很有用的,CT檢查 看雙肺、大腦看的比較清楚。磁共振看血管、神經比較有優勢等等。所以具體要讓醫生評估一下具體要做哪些體檢。

大概就是這樣子,歡迎關注並留言討論。


消化內科葉醫生


定期做胃鏡和幽門螺旋桿菌檢查比較可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