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云南的省会城市是昆明而不是大理?

古今纪闻



【历史大势】

云南有两个【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那就是昆明和大理,两个城市都有着辉煌的历史和文化,而且在历史上都做过云南的政治中心(郡治/首都/省会)是云南最有历史底蕴的两座双子星城市。历史上云南的统治中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脉络大致是,先是在今昆明地区滇池流域(王城/郡治),后移至曲靖地区(郡治),又到大理(首都),最后又回昆明(省会)。

▲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牛虎铜案】(网络图片)

【 古滇文明 】是云南3000年青铜文明最耀眼的文明代表。初期范围为滇中地区(今昆明地区+今玉溪地区),楚将庄蹻建国后打败了滇西昆明族,势力扩展至滇西地区。

▲云南最古老的画《南诏图传》(网络图片)

【 南诏国时代 】的彩云之南,是云南地方政权最强大的时代,疆域约79万平方公里(面积是现在云南面积(39万)的约一倍大,而且军事实力也不容小视,堪称地区小霸,外交游走于大唐和吐蕃两大国之间)。

历史脉络大致如下:


【今昆明地区】

【文明之光】公元前475年—公元220年

*【时间跨度】战国——秦——前/后汉【约600年】

*【政治地位】古滇王国王城 /郡治(益州郡)

*【古滇国奠基人】楚将-庄蹻(第一代滇王)

*【昆明地名渊源】" 昆明 "最早是指滇西洱海流域的部落【昆明人】,而非地名。 " 昆明 "即【昆明千户所】在元朝时正式成为官方地名记载于史书中。

*【最早文明的诞生】滇池地区拥有3000年的文明史,滇中地区湖泊众多(高原5大湖泊环布四周)加上宽阔的盆地等先天自然优势,让滇中滇池流域诞生了云南最早最悠久的【古滇青铜文明】。古滇先民率先结束茹毛饮血的游猎生活进入初级文明时代,成为当时云南相对先进的农耕民族。

*【云南最早的城池出现】(纪元前298~277年间)楚将庄蹻入滇征服当地土著后,返途被秦国所阻,索性建国筑城名为【苴兰城】也称庄蹻故城(今晋宁区晋城镇),因此今昆明拥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有此开始。

【延伸点一】先秦时代云南大致诞生了三个相对强大的地方势力,分别是:

1.滇中地区—古滇国(古滇人)

2.滇西北—昆明族部落(昆明人)

3.滇西南—古哀牢国(傣族先民)


▲庄蹻故城想象复原图(网络图片)

▲益州郡地图(网络图片)



【今曲靖地区】

【南中大姓—爨文化】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时间跨度】三国—两晋—南北朝【约500余年】

*【爨(cuàn)文化】公元339年-公元794年


*【政治地位】郡治(益州郡/建宁郡)

*【地方政权奠基人】爨琛,(三国末期生人,跨越西晋,东晋时云南地方爨氏政权创建者)

▲爨宝子碑


▲建宁郡地图(网络图片)

【延伸点二】【南中大姓】有爨、孟、李、董、雍、毛、朱、吕等大姓,为(公元前1世纪—公元4世纪两汉至东晋时期)定居南中地区的汉族豪强势力。



【今大理地区】

【地区小霸—妙香佛国】公元581—公元1279年

*【时间跨度】隋唐—五代十国—两宋【约700年】

*【政治地位】国家首都(南诏国/大理国)

*【南诏国奠基人】皮罗阁 (彝族先民贵族政权)

*【大理国奠基人】段思平 (白族先民贵族政权)

【延伸点三】今昆明(拓东城\\鄯阐城)此时为东都,国家副中心。

【延伸点四】" 大理 "作为正式地方地名(洱海流域)始于元朝时,大理国原国都原名为【羊苴咩城】

▲天龙八部影视城中的(大理王宫殿群)

▲南诏国时期是云南地方政权最强盛的时期(网络图片)


【昆明地区】

【边疆大省】公元1271年 — 今

*【时间跨度】元—明—清—民国—今,约700年】

*【政治地位】行省省会

*【省会改迁主导者】赛典赤-瞻思丁

▲云南省第一任省长【赛典赤-瞻思丁】(网络图片)

▲明朝云南府~府城-【龟城】(网络图片)



【云南政治中心城市演变】

{前秦时代}:【庄蹻故城(苴兰城)】今晋宁区晋城镇——至——{两汉时代}:【滇池县】今晋宁区晋城镇 ——至——(魏晋南北朝时代}:【味县】今曲靖市——至——【同乐县】今曲靖陆良县——至——【味县】今曲靖市——至—— {南诏国时期}:【太和城】(今大理市)——至——{大理国时期}【羊苴咩城】(今大理市)——至——{蒙元时期}【中庆路(鸭池)】(今昆明市区)——至——{明清时期}【云南府】(今昆明市区)——昆明县(民国)——昆明市(民国)——地级昆明市(今)


▲昆明老城晚清影像(网络图片)

▲大理古城(网络图片)

▲曲靖南城门(网络图片)


昆明重新成为云南政治中心大致有以下原因:

*1.【地理位置优越】昆明的地理位置绝佳,大致处于云南的中心位置偏东,便于全省统筹管理,( 云南多山古代交通极为不便,为了减少行政成本和效率,“居中而治”绝对是居中的昆明也就更容易受到统治者的青睐。还有在一个就是,昆明地理上比滇西的大理更靠近中原,与元大都往来更方便,利于中央政府统治。)

▲元朝时期的云南行省地图(网络图片)


*2.【自然环境、水利、农耕等条件优越】昆明周围自然环境优越,坝子更加宽阔,且周围湖泊众多,水利灌溉条件比较好,利于农耕,(滇池、阳宗海、抚仙湖、星云湖等),古代滇池流域之所以产生了云南最早的农耕民族古滇人和青铜文明【古滇文明】,离不开肥沃的土地和湖水的滋养,所以【云南有大坝区+大湖】的粮食高产地在云南并不多。

<strong><strong>▲整个滇池盆地约1000多平方公里(排除旱坝子)是云南最大的平原地区


*3.【滇池衰退,北岸城建崛起】古滇池是衰减性湖泊因此平均水位较浅,随着历史的发展,古滇池水位也在不停的下降,唐朝时滇池面积约500里,到了近代,约330里。北岸大片丘陵和平地已露出水面,北岸平坝面积不断扩大。农耕和交通条件均优于空间相对狭小的滇池南岸,北岸取代南岸从此成为昆明地区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自然条件的巨大改观,也让后续的统治者越来越重视滇池北岸的开发。南诏大理国时代作为东都的【拓东城】、【鄯阐城】在滇池北岸得到空前开发。到大理国末期,东都鄯阐城已发展成为滇中一座“商工颇众”的繁华城市,为后来政治中心转移奠定了基础。

▲滇池流域城市建设北岸代替南岸成为中心

▲古滇池水位变化图


*4.【便于削弱和控制前朝影响】为了统治,元朝在灭亡大理国后,并没有对前朝皇族赶尽杀绝,而是在大理设立大理总管(段氏世袭),为了防范和摆脱前朝大理国时代的影响,加强控制云南全局,搬迁行政中心到昆明地区无疑是最佳的决定。

*5.【昆明在后续(明清)政治文化人口等资源的高度集中和加强】明朝时期大量中原人口迁入昆明,昆明汉族首次超过本地土著,明清大力并推行了改土归流,加强对西南边陲的控制。特别清朝将云贵总督署设置在昆明,不但提高了昆明的政治地位,而且大量的外来移民带来了中原文化,也促进了云南与内地省份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无疑加强了昆明政治、经济、文化,的地位,而偏西的大理地位越来越边缘化,仅仅作为滇西重镇,再无力与昆明竞争。

▲清朝总督署分布图

▲云贵总督署旧址(今云南胜利堂)



*总之云南历史的行政区中心虽有变化,但相对稳定,并不频繁(比如河北省的省会可以了解一下),做了700年省会的昆明历史沉淀厚重,也造成了云南资源(经济、文化、医疗、教育)高度集中昆明,一城独大的格局。当然话又说回来,事务发展有两面性,大理虽然中心地位下降,但也大致保住了自己城市的文化特色和青山绿水,成为全国最知名的旅游城市之一,也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比昆明古城的消失)

我的解答结束了,了解更多云南地方志,可以关注我的相关解答,欢迎大家补充讨论。


倮倮族大纳言510


昆明和大理,都是历史文化名城,两座城市的历史差不多悠久,至于为什么省会是昆明而不是大理,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有以下几个比较大的原因吧。

一、历史原因:自古以来,自从元朝灭亡大理国之后,以昆明为中心建立云南省,大理就再没有成为云南的中心。

二、地理原因:一是昆明的地理位置好于大理,昆明属于滇中,大理偏向滇西,昆明更靠近中国的中东部地区,且云南的东部经济发展好于西部,且昆明从历史上一直是云南交通的枢纽,区位优势好于大理。二是昆明地势平坦,发展空间比大理更大,大理四面环山,核心区域面积太小,发展空间受限制。三是大理更靠近环喜马拉雅地震带,发生地震灾害的风险大于昆明。

三、经济发展:昆明所在的滇中地区工业发展远好于大理,大理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以农业、手工艺、旅游业为主,缺乏较强的支柱产业。

四、交通:昆明是云南的交通枢纽,航空、铁路、公路均较为发达,大理相比之下交通发展水平差距比较明显。

其实成为中心城市也是一把双刃剑,发展和环保之间的矛盾不好解决,昆明作为中心城市,在环境方面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曾经碧波浩渺的五百里滇池,现在情况很不好,大量的湖面被填湖造地侵蚀而且剩余湖面也污染严重,虽然近年来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治理,情况依旧不容乐观,除了少部分区域水质达到三类之外,很多区域都是劣五类水质,其实跟污水区别不大。而大理的洱海这几年随着经济发展也开始受到巨大影响,今年政府下定决心进行治理,效果如何还需拭目以待。


不冷红尘


作为云南,大理是云南的省会比昆明好,原因如下:

1.交通,如大理是省会,大理到上海,北京,广州,南宁的高铁,高速是肯定会开通,这样昆明,曲靖地区也被带动,反之滇西现在交通落后。

2.经济,作为省会,不一定就是全省的经济老大,昆明开阔好发展,成为经济上的大哥,大理,曲靖作为经济上的二,三位,更容易带动全省的经济提升,如江苏,山东等。

3.政治,当然也是中央认为最重要的,当初元,明,清的云南省会在昆明,是认为中央好管理,现在是开明的中产党领导的新社会,作为大理在思想上也是相当先进的,肯定是中央说一不二的。

综合以上几点,现在是全国,全世界拼经济的时代,如果大理是省会,楚雄,昆明,曲靖,红河,昭通,都是大理到内地必须经过的城市,发展肯定不错,然后大理周边的,丽江,怒江,临沧,保山,经济必定被带动,大发展,那时整个云南的经济就不会是这样了!


听番也谈


金庸先生的笔下的大理国,年谷丰稔,百姓安乐,俨然是一片世外乐土,令人无比向往。彩云之南,由于地处偏远,虽然贵为旅游圣地,但与世无争,少有人关注它的历史。其实在云南的历史上,昆明、大理以及曲靖都成为过云南地方政权的政治中心,尤其是是大理曾经在云南的历史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下面我们就看一下云南历史的变迁,从中你会发现统治者选择统治中心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多方面考虑的结果。

远在170万年前,云南就已经有人类居住和活动,但是在先秦时期,这里并没有统一的政权,人们以部落的形式过着群居的生活。到了战国末期,楚国大将庄蹻率军征服滇池地区,但因归路被秦国所断,不得以留在这里,并建立滇国,都城位于在今昆明市晋宁区晋城镇。当时滇国疆域仅是以滇池为中心的云南中、东部地区,因为受中原文明的影响,使昆明地区成为当时云南最先进的地区之一,这也成为云南逐渐融入中央政权的开始。

秦一统天下后,为了加强对西南的控制,便开凿了五尺道,使云南通过巴蜀与中原连通。

西汉初年,汉武帝派兵征讨云南,滇王降汉,结束了滇国500年的统治。汉王朝在云南设益州郡,并将大理纳入管辖,郡治仍设在原滇国首都所在今昆明晋城镇,昆明依然是云南的行政中心。尽管当时汉王朝已经设郡并派遣官吏,但是管理上还是依靠当地部族势力。

东汉时期,原益州郡西部的六个县与哀牢县、博南县合并为永昌郡,其中就管辖着今大理地区。

蜀汉时期,诸葛亮平定南中,并调整郡县建置,改益州为建宁,又置云南、永昌等七个郡,其中昆明地区属建宁郡,大理地区属云南郡。蜀汉为了便于统治云南,将建宁郡的治所迁到更靠近四川的味县(今云南曲靖市内),而云南郡的治所设在云南县(今大理祥云县)。

政权更迭频繁的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权对云南的控制有所减弱,云南再次出现地方氏族的割据统治,滇中的爨氏势力逐渐强大,逐渐成为该地区的统治者,也让滇池地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发展。

隋朝时期,云南重新置于中央政府的统治之下。为了消除地方势力,滇中的夔氏受到打击,逐渐走向衰败,而滇西的部族开始日益强盛。

唐朝时期,因为吐蕃的崛起,让中央政府开始扶植西南地方力量,以牵制吐蕃的扩张。洱海地区六诏之一的南诏蒙氏,得到了唐朝的支持,他们不仅统一了洱海各部,消灭了滇中的夔氏,还协助唐朝军队阻止了南侵洱海的吐蕃势力。到了唐玄宗时期,南诏占领云南全境,建立南诏国,定都洱海西岸的太和城(今大理市),成为云南的统治中心。

原来云南的政治中心曲靖味县,因为距离大理太远,不利于管理,所以在公元765年南诏国王在滇池北岸修建了拓东城,并由太子驻守,成为南诏国的东京。拓东城的建立,不仅加强了南诏对滇东、滇中的控制,还成为南诏伺机东进的重要军事据点。

由于南诏的强大和不断扩张,最终引发战争,唐朝也数次派兵征讨。到了唐末,南诏与唐的长期战争,使其衰落。公元902年,南诏灭亡,南诏的汉人权臣郑买嗣创立大长和国,建都羊苴咩城(今大理)。

公元907年,唐朝覆灭,中原地区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而云南也非常动荡,大长和国仅存在27年后灭亡,随后的大天兴国短暂维持了10个月,就被大义宁国取代,但大义宁国也仅仅延续了8年。

公元937年,大理的段氏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仍定都于羊苴咩城,因国号“大理”,该城又被称作大理城。与南诏的开疆拓土不同,大理国对内推崇佛教,厉行改革,发展生产,对外与中原宋朝修好,保持臣属关系,就这样大理国维持了在云南三百多年的统治。

宋末,元军为了迂回夹击南宋,忽必烈帅兵从宁夏、甘肃南下,经四川跨过金沙江,直逼大理城,大理国灭亡。二十年之后,元朝建立云南行省,统治中心也从原来的大理迁至昆明。

当时元朝放弃大理选择昆明,我想有以下几点原因:

  1. 蒙古铁骑攻占云南后,并没有进行大规模清洗,原大理国的残余势力仍然生活在大理。

  2. 蒙古占领云南的目的就是为了迂回攻打南宋,所以更靠近东部、交通更加便利的昆明,更适合作为军事和政治中心,即可对外扩张,又方便与中原地区往来。

  3. 昆明的地理条件较大理更好,历史上打下的基础,农业灌溉发达,不仅可以扩大城市规模,养活更多的人口,还可以有效的维持城市运转。

自从元朝确定昆明成为云南省会之后,再也没有改变。明清两朝,为了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解决土司管理的弊端,实行改土归流政策,云南本地氏族势力不断下降,而大量移民不断迁入云南,让昆明与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也越来越发达,而地处滇西的大理在政治上越来越边缘化,与昆明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无法与其竞争。

纵观云南的历史,可以发现云南的政治中心左右摇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统治的需要,中央政权希望将行政中心放在更靠近中原的地区,地方政权则选择自己氏族势力的发源地。昆明比大理拥有更好的地缘优势,所以昆明最终成为云南的经济、文化、政治上的中心,而大理逐渐成为“风花雪月”的浪漫之地。


任何关于斯里兰卡的问题,欢迎向我提问,我是“最懂兰卡旅行的人”:斯里兰卡小妞。


斯里兰卡小妞


一、云南历史上的中心曾是大理

首先,在笔者看来,对于大理市这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上长期是云南一带的中心城市。比如对于南诏、大理国这两个国家,都曾定都今大理市一带。不过,自从元朝之后,中心城市从大理变成了昆明。

具体来说,到了公元1274年,也即元朝建立后,在押赤城(又名中庆路,今云南省昆明市)设置了云南行省,从此云南的中心城市便由大理转移到了昆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派沐英坐镇昆明,镇守云南,期间大量从江苏南京等地经贵州移民到云南东部,不断开发云南的滇中、滇东地区。而这,进一步促进云南的经济和文化中心逐渐从滇西大理转移到滇中的昆明。

二、昆明在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上优于大理

如今,昆明的地理位置好于大理,这是其成为云南省省会的重要原因。在地理位置上,昆明属于滇中,大理偏向滇西,昆明更靠近我国的中东部地区,且云南的东部经济发展好于西部。并且,就交通来说,昆明从历史上一直是云南交通的枢纽,区位优势好于大理。此外,相对于县级大理市,昆明地势平坦,发展空间比大理更大,大理四面环山,核心区域面积太小,发展空间受限制。

三、相对于大理,省会设在昆明有助于和东部发达地区的交流和联系

最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南诏国和大理国之所以定都大理,存在防御的中原王朝,比如唐朝和宋朝的考虑,也即将都城设立在远离中原王朝的滇西地区,提升都城的安全性。但是,自元朝之后,为了促进云南和中原地区的交流和联系,自然希望将省会城市放在靠近中原、地理位置更优越的地区。而这,促使昆明最终脱颖而出。


情怀历史


在东汉时期,云南归化中原,三国时蜀汉的诸葛亮南征,从四川经过凉山彝族自治州进入云南,在丽江、大理等滇西地区七擒孟获,平定南中叛乱。到元朝灭掉宋朝以前,云南与中原的交往都是由四川盆地,再经过凉山彝族自治州,到丽江、大理,过保山,再通过缅甸进入印度,就是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期间出现过南诏、大理等王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是滇西的大理。受攀枝花、昭通等地的高山阻隔,无法从四川盆地南部进入当时滇池周围的地区,只能经赤水河进入偏僻的夜郎国(贵州)。而从贵州西进,受阻与霸凌河,到关索岭为止,再南西进。从大理东出,也都受到高山峡谷的阻隔,无商路可通,当时的古滇国相对比较封闭。直到元朝灭了大理国以后,因为东进攻宋受阻于重庆附近的合川石头城,只好绕过贵州,从云南的文山经广西攻入南宋,最终灭了南宋。从此,开通了云南与中原沟通的另一条向东的通道。到明朝时期,朱元璋定都南京,继承了元朝的云南地盘,派沐英坐镇昆明,镇守云南,因此大量从南京等地经贵州移民到云南东部,实行军屯和民屯,不断开发云南的滇中、滇东地区,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逐渐从滇西大理转移到滇中的昆明。


正阳资讯


省会是昆明而不是在大理我觉得有一下几点:1,当时昆明大学比大理多,自古至今青年人才一直都是国家发展的重点.2,从明朝起昆明就有很多外地移民了~是汉族最多的地方,定昆明为省会有助于维护地区稳定(PS:现在就不会有这种问题了~56个民族56只花~~)3,1884年(晚清)昆明就创立了云南机器局,之后还有了造币厂、制革厂、官印局、电报局、邮政局等官办企业,1919年设立云南市政公所1928年成立昆明市政府~而1911中华民国成立后就把当时的大理府改为大理县了一直到昆明成省会那年才设市~一个县城跟一个市争省会结果可想而知.4,1937年,抗日军兴,外地的工厂、学校内迁,大量的资金、设备和人才流入昆明~5.卢汉将军是在昆明宣布云南解放的~昆明定为省会更具有革命意义~6,重点:争什么争~从元朝开始昆明就已经算是云南的省会了只是叫法不一样而已~经济什么的都甩开了大理一大截好伐?

大理不是省会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保留了青山绿水~保留了良好的品性不会被全省人骂(大理人跟姚安人性格好是公认的~我认识的好几个昆明女生都想嫁到大理去~不知道她们哪里听说的~大理男生脾气好住四合院还都会画壁画😅)~而且就云南的发展来看难保大理不会成为下一个昆明背上全国唯一一个二线城市省会的名头想想就尴尬😓


阳光彩虹小白马626


数千年来,中原王朝的威胁都来自于北方,秦汉时期的匈奴,两晋时期的五胡乱华,隋唐时期的突厥、吐蕃,宋明时期的蒙古、女真。当然盛唐和大理国的战役使盛唐元气大伤。但自满清立国以来,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就已经不再只是北方,而变成了西南。满清入主中原后,又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才彻底平定张献忠及其余部李定国等,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张献忠占据着以蜀地为核心的西南,是以清初欧阳直在《蜀警录》一书中留下了“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的名言。张献忠和李定国的反抗,这是顺治年间的事。到康熙年间,又有吴三桂在云南起兵造反,同样是来自于西南。三藩之乱后,大清的江山就基本稳定下来,直至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又是来自于西南。清朝最终的覆灭是源于武昌起义,而武昌起义之所以爆发,亦是因四川爆发保路运动,湖北新军入川弹压,导致湖北防务空虚,才有了后来的辛亥革命。清朝覆灭后,政权到了袁世凯手里,而在袁世凯恢复帝制时发动护国战争的蔡锷就是在云南起兵,同样是来自西南。由此观之,三百多年来,西南虽然最终没有出现过真命天子,却一直存在真命天子的挑战者,真是片神奇的土地。另外有老师说过,大理风水和桂林风水太好。

这个问题和广西省会为何不是桂林而是南宁一样啦。

选择昆明,利于中原更好维护祖国统一。

希望今日中国更加强大,像明朝一样控东南亚。


耀杰111


第一、历史的选择

熟悉云南历史的读者都知道,自楚国庄蹻入滇以来,中国内地中央政权对云南地区的统治始终是局部的和形式上的,云南大部分地区依然处在地方少数民族部落政权实际统治之下,这个地方产生过古滇国、哀牢国、句町国、南中国、 南诏国、大理国、象乘国等多个少数民族政权。 从东晋至唐初400年间, 爨氏家族建立以曲靖为中心的南中政权, 统治疆域包括今天的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曲靖事实上是云南第一个首府;后来南诏国崛起到大理国衰落七百余年间,形成比较强大的割据政权,南诏国和大理国都定都于大理,大理成了云南的第二个首府;昆明城开拓于南诏国时代,为南诏国和大理国的别都,今天来讲就是副省级中心城市,直到1276年,元朝统一中国 ,在云南行中书省,云南的首府才由大理迁至昆明,但受元朝中央政府的委托,云南的统治实际上一直控制在段氏家族手中,所以云南有两个统治中心,昆明是首府,大理是别都。


洪武1382年,明軍入滇,结束段氏对云南的统治,昆明才成为云南唯一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就是云南省的首府。可以说作为省府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曲靖开创四百年云南首府史,此后,大理和昆明各领风骚700年。



第二、经济社会发展的选择。元代以后,云南省府定都于昆明主要原因是昆明土地肥沃,农耕发达,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比较高。另一方面,昆明地处滇中,地势开阔,东西南北的交通出行便利,便于中央政府驻京屯兵,对云南全局进行控制。随着元朝赛典赤经略云南,在昆明兴修水利、交通驿站等基础设施,昆明与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成为云南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第三、历史的轮回。首府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通过对人才、资本、技术、管理等优势资源的吸纳,会产生巨大的发展能量,对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但再强大的首府,也需要其它城市群支撑平衡,否则会加剧地区资源空间配置和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均衡,影响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2000多年里,曲靖、大理、昆明,都曾经是云南的首府,在每个历史时段,对云南的发展都作出过杰出的贡献,而今昆明一家独大,整个经济的总量占云南省近1/3;曲靖是云南第二大的工商城市,经济总量不到昆明一半,大理经济总量仅排行全省第五,不到昆明的1/4,三大城市发展极度不均衡,三市之间产业同构化较高,对全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能力和辐射能力比较弱。



大理、曲靖都是云南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要支撑起云南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除了加速昆明区域国际中心发展外,要对连结内地的交通枢纽中心城市曲靖和西出东南亚、南亚的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大理给予资源配置上的政策倾斜,发展成云南经济的两个副中心,形成云南经济发展的铁三角,三强鼎立,三大增长极、一大东西经济带,辐射东西南北中,辐射东南亚南亚,云南的经济起飞,指日可待也。


牛哥的天空


昆明以前500里滇池(可以说上百公里范围的雨水自然流进滇池,如果没有昆明城区,滇池还是人间天堂呢!)对气候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四季如春。前些年围湖造田夺取了不少滇池,滇池变得越来越小,造成现在气候不如从前了,昆明城区风貌品位,五华山云大山圆通山翠湖,昆明城被人们称之为全中国有那个城市中心有小三山一湖一江和三十五条河道,其实昆明主要是多民族的地盘(小小的昆明城就有二十六个民族)大理是少数民族的地盘。

现在昆明是云南省省会城市,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大理无可比拟,昆明是包容的城市,各族人民都有,而大理更多的是白族。

昆明还是通火车最早的城市,云南十八怪,昆明的火车国内不通先通国外,确实昆越铁路1910年昆明至越南就开通火车了。1910年昆明城东西南北就有四个火车站。现在来昆明游览的人们查看昆明城地名感觉,东站西站有名无站,南站在得胜桥旁边的塘子巷,北站有火车博物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