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人的流水席!露天廚房架大鍋,城市裡難得一遇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最初接觸到假雜誌,是一本15年出版的《雙喜》。

裡面是一堆新郎新娘們,上百種表情和姿勢,在喜宴上被要求完成一些粗糙卻又充滿想象力的‘抽菸“遊戲。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橫向查看更多圖片

所有膠片來源於蘇文的ins賬號@北京銀礦,這有一個時代一個群體的愛情他們身後的餐桌,體現的又是另外一種集體回憶,即喜宴飲食文化

城市記憶流水席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上個月,我們到幾十裡開外的

後溪新村,參與了一場農村婚禮。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挑良辰、選吉時,置辦喜事,高掛燈籠,是每個家庭盤兒嫁女時早早操起的心。時辰一到,鞭炮噼裡啪啦一響,親友四鄰聚到一起。

露天廚房備宴席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在今次喜宴流水席上,最先見到,是露天廚房下這些準備著晚上宴席的人。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搭長棚砌爐子抬大鍋架案板,微皺眉頭正在忙碌的他們早早預備著今晚這四十八桌流水席。

上午九點封肉

處理羊肉。架起爐灶,點燃柴火,燃燃煲著。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下午四點前後,他們利索著起身,抬筐搬運剛從批發市場運來的跳騰著海鮮生物。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清洗、拆殼、剝腮,動作連貫、一氣呵成。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沒一陣,銀色大鐵盆裡裝滿漏著豐腴飽滿蟹黃的冬蟹。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這個時候,一旁剛放學的小學生們,像在看待什麼稀奇,一簇一簇地圍過來。

就像年幼時,村上所有敲鑼打鼓的擺宴請客,所有路人都會駐足觀望,即便事不關己,中國人愛熱鬧的獵奇心理一覽無餘。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長棚裡另一撥人,在紅色舊塑料凳搭起來的簡易案板上,處理、醃製剛運來的新鮮老虎斑。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此刻,整個廈門還是白色祥雲漫天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夜幕起宴席開

等臨近傍晚,天色轉暗,紅色長棚燈光亮起。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起鍋、顛大勺,負責這次喜宴的林廚在大鐵鍋裡炸第一道菜。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林廚從96年入行,接過父親手中的重擔,承襲衣缽,做得風生水起。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正好,我也是96年”,算算也是22年了。旁邊是林廚的父親,四十幾年一直忙活著鄉里鄉外的流水席

整場喜宴共12道菜,一甜湯一水果,寓意著好事成雙

油鍋里正在攪動的,是現炸五香條。未曾過油時,亮黃豆腐皮裹著飽滿肉餡。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炸得剛好,焦黃出鍋,色澤脆度就能分辨出,是不是一鍋好料。

長棚下的案板上,早早架起的鍋架,挨個擺上熱乎出爐的海參苦螺梗西藍花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澆上熬好的鮑汁,廚師一吼,“菜好了”,一群壯夥圍上

幾十秒就把案板上的鮑汁扣海參端個精光。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而我家鄉的流水席,上菜總是細細慢慢

後廚的女人們,挑挑揀揀,菜餚精緻、餐盤一端,出菜要穩,步步生花。

只有顛大勺的廚師,火急火燎,一道一道菜快速準確落盤。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在廈門,突如其來的壯夥們上菜卻是帶點北方人的作風了,行雲流水,四十幾桌菜在幾分鐘裡上齊。

上一道,客人們起一次筷,這幫上菜的壯夥又是行雲流水,馬上撤盤,桌上一空,客人們閒聊著又開始期待下一道了。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哄著自家小孩、閒聊侃家事,整個長棚鬧鬧哄哄又喜氣連連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緊接著,清蒸老虎斑、粉絲蒸龍蝦上菜,在澆油的滋滋滋聲裡,流水席進行到高潮。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還有燜了三四個小時的豬肚封,扣碗一翻。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看起來平平淡淡,不像是一道講究的菜式,裡面卻是滿滿的馬蹄肉餡目魚乾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敬酒禮、習俗倡

當晚喜宴,新娘一身中式喜服,兩人挨桌敬酒,在閩南習俗裡先敬主桌舅舅為大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他們盤旋在圓桌周遭,一行人從主桌敬酒,到敬親朋敬老友敬老輩敬父母,少了老式婚俗的刻板。

年少記憶

內地人的餐桌上盡是魚、雞、鴨,在閩南,餐桌上蝦蟹、海鮮顯得熠熠生輝。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兩米高的蒸籠裡出來的四十幾份紅花蟹,又被擺上案板,熱油一澆眼前寥寥煙火氣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等待了一下午的封肉,柴火燃燃地煲了好久,出鍋的時候被白紗布包著,拆開燉得酥爛、泛著油光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想到這種白紗布,小時候被媽媽用在蒸格上,上面是白花花的瀝米飯。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傳統瀝米飯(來自網絡)

到了夏季,提起網籃網上一堆樹上成熟的冰籽回家。

菜刀拍扁過後,也是用這種白紗布裝著冰籽揉搓出汁,一遍一遍,再放進涼水缸凍成烏黑色的冰粉。

現在想起來,只能在燒仙草凍身上找到點冰籽粉的味道了。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再看到這種白紗布,突然想到這些,本來已經不怎麼記得的東西。

餐桌上的約定俗成

閩南人喝湯,是件約定俗成的尋常事。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濃湯魚翅沙蟲幹湯,上桌就被舀進每個人的湯碗裡。顧不得燙嘴,這種天氣,得熱乎乎的湯,才能夠保暖。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待宴席進行到尾聲,最後一道海鮮,居然是道平平奇奇的白灼斑節蝦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但家常菜一出,整個餐桌即便有不認識的人,也變得十分親切。

先水果後甜湯——問了一旁的客人,才知道在閩南人宴席上,這最後兩道菜式,得按著尋常慣例來。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鮮蓮霧、葡萄堆在餐盤上,被人端上宴席餐桌,而甜湯緊接著——匆匆忙忙就被送上去。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花火祝福

菜齊之後,林廚和幫廚一行人,開始收拾著餐具,洗鍋、搓碗,就地整理著夜幕籠罩下來的“露天廚房“。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片刻之後,人潮開始退去,不遠處傳來砰砰砰煙火聲,抬眼望去,紅色婚禮拱橋後是長達幾分鐘的花火閃爍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等煙火燃盡最後一秒,轉頭對著同行的瓜子說:“祝他們新婚快樂!”

今日倍感慶幸

在不同城市,無論四川的壩壩宴蘇州的木園堂閩南的長棚婚禮,無論二十出頭的少年還是年過半百的老者,相信都會有關於流水席的記憶。

消失在城市中心的飲食記憶,再次碰上,反而激發起幾分若有如無緬念來。

能在城市邊角,碰到一場流水席,也有幾分慶幸了。

- 本期互動話題 -

你有吃過流水席嗎?

你對家鄉的流水席又有著怎樣的記憶呢?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點一下,你比情敵更好看

厦门人的流水席!露天厨房架大锅,城市里难得一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